千年古镇转型思变 荻港欲打造“香菜小镇”

大江晚报 2018-08-25 01:06 大字

位于长江之滨的繁昌县荻港镇,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工业强镇、经济发达。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收紧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荻港人主动进行产业调整,开始不卖石头卖香菜。这种“香菜”,不是芫荽菜,而是由高秆白菜腌制而成。目前,荻港香菜经营户已达90多户,占据了芜湖市场上70%的份额,将曾经的对手裕溪口香菜甩在身后。而荻港人的雄心是,把香菜作为一个产业来抓,着力打造“一镇一品”,将香菜作为乡村振兴、带领农民致富的一个抓手。

产业转型发展香菜

荻港石灰石资源比较丰富,储量10亿吨以上。过去,荻港人常听到开山放炮声,经济发展以水泥建材及矿山开采为主。如今,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荻港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文旅兴镇、和谐安镇”,挖掘工业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在此背景下,发展香菜产业应运而生。

香菜制作是皖南地区的一个特殊工艺,荻港香菜的制作工艺在皖南地区又别树一帜。荻港位于长江边上,古代是交通要道,香菜制作历史已有几百年。这里属于长江冲击洲,沙土地特别适合高秆白菜的种植。目前,荻港镇境内的香菜制作厂家有31家,此外还有六十多户家庭作坊,其中尤以荻港老许香菜、甘氏香菜上规模。老许香菜是芜湖市知名商标,其制作工艺属于繁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非遗正在申报中,其在2015年注册了电子商务公司,经过三年的运营,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额逐年增加,已占总销售额的30%,并在繁昌县经营了10家线下实体店,在池州、铜陵、马鞍山和南京均有实体店进行销售。

数据显示,到2017年,荻港镇白菜种植面积由2015年的300亩增加到1000亩,为荻港香菜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荻港香菜的加工能力,由2015年的150吨增加至330吨,年加工产值由2015年的400万元增加至800万元,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因势利导政策扶持

目前,荻港香菜进入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人对荻港香菜有了进一步了解,荻港香菜的总产值在近几年成倍地增长,各种家庭式作坊也如雨后春笋般一一出现。荻港镇因势利导,进行政策扶持,降低行业风险,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以形成产业链。

今年6月份,荻港香菜行业协会成立。行业协会成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被别人抢注的“荻港香菜”这一商标夺回,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今后,各企业在协会的指导下健康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委托省农业工程设计院编制的荻港香菜产业发展规划,初稿已经出炉,政府、协会、经营户等进行了初步讨论,未来将成为荻港香菜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目前,荻港镇正在酝酿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以扶持香菜产业健康发展。荻港镇还有意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以做大做强,带动产业整体茁壮发展。

“下一步,就发展壮大香菜产业,我们希望实现几个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上下游相关产业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监管与服务相结合。今后我们要提高门槛,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荻港镇分管农业的工作人员说。

打造特色“香菜小镇”

即将出炉的荻港镇香菜产业扶持政策规定,电商销售、注册商标、积极参加市县农展、带动蔬菜基地发展、获得国家省市级表彰、科技创新等,都有相应补助。荻港人准备把荻港香菜由作坊小微向中小企业发展;把当地菜农的无序无计划种植向有质量有协议有保障的供给上发展;把由厂家实体直销向电商平台供应发展;把由一味的抓产量、销售量向兼顾质量、绿色、安全上发展;把零散户向做强做大成为纳税大户上发展。

按照荻港人的设想,力争到2025年,荻港香菜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带动4000亩基地,帮扶1000名农民,把荻港香菜做成像“老干妈”“胡玉美”“金菜地”那样老少妇孺皆知的印象品牌产品,成为荻港的支柱产业之一,从而将荻港香菜打造成有奔头的产业、荻港菜农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荻港菜乡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未来,荻港人还希望统筹兼顾香菜产业的各个环节,使得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三产方面,荻港有意挖掘香菜文化,开发香菜旅游,举办荻港香菜文化节,打造特色“香菜小镇”。

图为荻港甘氏香菜的工作人员正在给产品贴商标。记者 马正超 文 赵亚玲 摄

新闻推荐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地 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本报讯8月14日,省委副书记信长星到芜湖市繁昌县、芜湖县就推动乡村振兴进行调研。他强调,要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新时...

繁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繁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