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杜甫诗中的一截骨头
·雷平阳
读杜甫的诗歌让我明白,人的身体上有两样东西永远是白的:骨头和头发。没有人统计过,在一本《杜工部全集》里,杜甫到底使用了多少次“白骨”与“白发”这两个词。轻描淡写地说,当他看见了现实生活中遍野的“白骨”,他的骨头也有了那些白骨的命运,他的诗稿上也堆满了白骨,而他的头发,也因此被骨灰染白了。谁不想像李白和王维那么写诗?谁不想优雅、高贵、追求语言的音韵之美?杜甫并不缺少这方面的才华与想象力,但他选择了诗歌的现场,于现实中写出了“诗歌的现实”。整个演讲,我都处于失控状态,以疯狂的方式向杜甫致敬。
蜀地诗人彭志强这两年自费重走了杜甫从生到死走过的路,他根据杜甫诗歌的时间史和心灵史,重绘了一张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诗歌地图,并将史实、诗情、考察见闻、研究心得和杜甫的生活境况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和现代诗的视角与方式,展开了一次令人心惊肉跳的灵魂独白。诗中的“我”,在杜甫的诗中,在杜甫足迹所到之处,仿佛是杜甫的影子,却又在一千三百多年后仍然保留着杜甫的热血与体温。登高望远时,“我”是那个一览众山小的青年才俊;贫病交加时,“我”是那个鸡骨支床的怀乡病患者;家园离乱时,“我”是哭号泣血的亡命徒。彭志强泪是杜甫泪,彭志强骨是杜甫骨,彭志强冲天而起的豪情亦是杜甫的豪情,甚至这用现代汉语写就的彭志强的诗歌,也让我觉得它们是杜甫坟头上的青草,是杜甫茅屋上被秋风吹入天空的乱茅。它们咏叹、追问、伤怀,于现世中追讨旧债,于旧世中挖掘新厄,今亦古,古亦今,在同一条流亡路上,走着不同时代的流亡者。“在玉垒山,头上三分之一的白发/比我更着急,亲近你额头/上面春风雕刻的皱纹。”彭志强的头发也该白了,其心上头发似乎早已经白尽。
唐代的另一个诗人张籍,他把杜工部诗稿烧成灰,拌在饭里果腹。走了一遍杜甫路,对诗稿不满意,彭志强又全部放弃,重新出发再走一遍,二度考察创作。这样的“致敬”,不仅是对诗圣杜甫的致敬,还是对大地和诗歌的致敬。“从不相信灵魂脱窍的我围着墓园刚走一半/墓上树丛,一只巨大的鸟冲天一跃/我的思路瞬间被这尖锐的鸟鸣锯断//未来的我与过去的我,从此各奔前程/时间,就只是受惊的一秒/会凝固……诗回答不了的问题,歌也回答不了/比如眼里的闪电为何那么碰巧就击中了/我和鸟相互不安的飞翔。”一路上,彭志强在杜甫的影子里写诗,魂魄自然也跟着杜甫走了。从成都到绵州、利州、梁州、长安、华州、潼关、新安、邺城、孟州、洛阳、偃师、巩县、郾城、岳州、潭州、夔州、忠州、阆州、梓州、兴州、凤州、同谷、成州、秦州、延州、鄜州、邠州、凤翔、泰山、兖州……这些陌生的唐朝地名,在彭志强的诗歌中,照亮的不仅是杜甫走过的路,也是他在杜甫路上重新走出的一条诗歌之路。
纵观彭志强《秋风破》九九八十一首气韵连贯的新诗,如同观赏一件笔断意连的书法长卷,几乎每一首诗都能找到杜甫的烙印,贯穿着杜甫的生与死、爱与恨、笑与哭。其中,他的大多新诗初看是从杜甫的古诗生育而出,但这不是翻译,而是长出了自己新鲜的骨肉,有着属于自己的叙事和抒情语言。“如今的秋风遇水而凉,我因此爱上黄酒/配蟹黄,呼话梅,唤生姜/邀三五挚友分享。无非是想/捂热你的诗句,返回语言的故乡。”回望历史,重塑历史,更难得的是他返回唐朝诗歌语言的故乡,返回历史的某个时间节点,还深深插入自己的现实遭遇和当代思考。类似这样表达现实生活的悲喜,与杜甫的生平踪迹、起伏情感可以说遥相呼应,互为果因。
《秋风破》堪称杜甫踪迹的诗歌传记。作为诗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参观过杜甫遗留下来的遗迹,但是把杜甫从生到死的遗迹走遍,并且不止一次田野考察,还极其用心地创作一部致敬杜甫的诗集,这在国内国外都尚属首次。杜甫及其诗歌,指引着彭志强完成了从“文物诗人”,到“中国系统性行走考察杜甫踪迹第一人”的蜕变。
有人定义,彭志强是书写杜甫诗歌的战士。曾经跟彭志强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什么时候在杜甫走过的路上,我们遇上了,一定要彼此敲打一下对方,看肉身上是否有带铜的声音传出。”我期待着那一场奇遇,也愿这部诗集的出版为我们带来奇遇。
新闻推荐
《惊蛰之后》是李育善的第三部散文集,该书以近乎实录的方式,呈现工作和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多了一份社会忧患和责任意识。从书写个人情感,到扩大写作视野,反映农村生活发展再到在作品中表达忧患和责任意...
潼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潼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