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北大街印迹 □刘 平

西安晚报 2017-04-23 06:02 大字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大街示意图

作者所在的西安中学高六一级己班全体同学在教室前留影

作者所在的市30中学初58级戊班全体同学在学校操场留影

在西安城里的四条大街中,我对北大街最为熟悉,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先后就读于西安市西一路小学、西安市三十中学、陕西省西安中学(即现在的西安爱知中学校址)。从地理位置讲,这三所学校均位于北大街东侧。从小学到高中这漫长的12个春秋里,我与北大街结下了不解之缘。

解放初的北大街仅十几米宽

解放那一年,我刚满6岁,随父母住在西一路中段一个院内。这一年, 父亲送我到位于西一路西头的“西安市五区一小”(西一路小学前身)读一年级。

五区一小位于西一路路北,斜对面就是闻名远近的秦腔剧团易俗社。学校东邻是西北文工团(后改名为陕西省歌舞剧院),那时我们同学常能听到隔壁演员在练声,路南是西安市政协大院。从学校往西走百余米,就到了北大街与西一路交会的路口。那时,北大街与东、西、南大街一样,其宽度仅十几米,两边房屋低矮破旧,行人稀少,汽车更为罕见,农村的马车也能进城通行,钟楼四周的盘道很小。

我们小学的背后,坐落着西安标志性建筑西安人民剧院。剧院前的小广场常有文艺团体在此进行“街头演出”,有一次我有幸看到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在这里清唱《白毛女》呢。当时我因年龄小,没机会进入人民剧院。而真正进入剧院,坐到柔软舒适的皮座椅上,惬意地欣赏陕西省歌舞剧院演出的节目,已是我上大学之后的事了。

人民剧院对面有一家照相馆,为西安市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影像回忆。照相馆南边有一个食品店,销售蛋糕等多种食品,常常让我们馋涎欲滴呢!

聆听报话大楼的《东方红》乐曲

1955年秋季我小学毕业后,考进西新街北的西安市第十初级中学(建于原教会学校圣路中学原址,现西安市三十中前身)。学校距北大街也是一步之遥。

我们学校斜对面的老电信局,是一座与西京招待所同步建起的民国建筑,黄墙黑瓦古朴庄重,钢筋围就的透光庭院里栽着冬青和松柏。大约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政府在此建起了现在的报话大楼,也是西安一标志性建筑。它的钟面有6平米见方,仅分针就长约2.6米。它整点报时发出洪亮悦耳的《东方红》乐曲声远播天际,离很远也能听到。

从学校向西过了北大街就是西华门。西华门西头当时商铺众多,商品五花八门。因此地靠近回民街区,各种小吃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早晨上学,我特别爱吃街口一家回民店炸的油条,个头粗大,酥脆可口,当时5分钱一根。豆浆很浓,豆香宜人,也是5分钱一碗。花1角5分钱就能饱餐一顿,到中午还不饿呢!十字北边路西不远处,还有一家“梁记甜食店”,它卖的醪糟酒味浓郁,甘甜醇美,口味独特,颇受欢迎。

从西华门十字向北走约300米路东,矗立着当时西安家喻户晓的通济坊百货大楼。大楼琉璃的彩砖地面和色彩斑斓的窗户,看着仿佛是座宫殿,从大楼中间门洞可进入通济坊街区内。通济坊分中坊、南坊、北坊,南坊、北坊都东通新民街,只有通济中坊西通北大街。中坊西北处的单位是十九兵团留守处,中间有一片大而平坦的空地,周末这里经常放露天电影,四周百姓蜂拥而至,前去观看,展现了当时融洽亲密的军民关系。通济坊的北边原是一片空旷的荒地,苏州同法动物园曾到西安在这个地方巡展,后来的西安动物园是由同法动物园发展而来的。这片布满瓦砾的空场,后来成了省(市)广播电台等单位的建设用地。广播电台对面,坐落着省立第二中学,即师大附中前身。解放前这里曾是我党在西安活动的中心,许多杰出人物在这里留下可歌可泣的革命印记。通济坊南邻有一家老字号荃馨斋酱菜园,其所售酱菜质优价廉,品种众多,特别是它腌制的潼关酱笋和什锦咸菜口味纯正鲜美,颇受顾客欢迎,常常顾客盈门。有时柜台处酱菜卖完,顾客还可进后院将菜缸揭盖自己取货。

常常在和平电影院包场看电影

到了“大跃进”的1958年秋季,我初中毕业后考进了西七路北的陕西省西安中学读高中。这是一所省上的重点中学,也距北大街不远。学校的北墙外就是西安北城墙了。

学校的西邻是西北建筑设计院,上世纪五十年代,该院的“薄壳”大屋顶曾在西安风光一时。我们进校后,学校曾邀请西北建筑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徐永基给师生做报告,讲述她攻克“薄壳结构”的事迹。

西七路的西头十字路口,是在西安规模一流的和平电影院。它具有明显的苏式建筑风格,在西北当属第一家立体声影院,第一家宽银幕影院。因距我校较近,学校包电影几乎都在和平电影院。国产宽银幕电影《老兵新传》由崔嵬主演,是国庆十周年献礼片。学校给我们包场,虽在晚上12点,但同学们都因“先睹为快”而兴奋异常。我看第一部宽银幕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也是在这家影院。

在现在北大街新华书店的斜对面,也就是青年路路口,有一家规模不大的新华书店,因距我们学校不远,我和同学们成了这里的常客。虽然有时也买书,但主要还是在这里免费阅读。几十年过去了,我与同学忆及这些往事时还难以忘怀。   本文图片由刘俊奇提供

(我在撰写此文时,得到苏志纬、刘俊奇、黄仙莲、康毅等老同学提供的宝贵素材,谨表谢意。)

新闻推荐

回望李正敏先生 □周 媛

在秦腔艺术的天空上,李正敏是一颗璀璨的巨星。一20多年前,大约1995年,陕西省秦腔名家杨凤兰主演的戏曲艺术片《王宝钏》与观众见面了。杨凤兰的演唱风格委婉深情,令人陶醉。当时有人告诉...

潼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潼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