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爱之情润心田以善意之举动人心 ——渭南市实验小学成功探索慈善教育实践之路纪实
本报记者彭斌见习记者赵颖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从年开始,陕西省千校慈善教育项目工作现场会、中华慈善总会临渭区观摩会等一些中省慈善教育的大型会议都选在了临渭区,放到了渭南市实验小学。临渭区的慈善教育基本实现了区域内全覆盖。这得益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一面旗帜,一个样板”,这是省上有关方面对临渭区慈善教育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唤醒学生心中的爱,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宽和待人、孝亲敬长,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懂得奉献。临渭区以渭南市实验小学校长乔丰年为代表,用爱浇灌出艳丽的慈善之花,成功探索出小学慈善教育实践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系列操作性强、易于推广的策略,成为临渭慈善教育的一朵奇葩。
以爱灌溉静静等待花开时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慈爱仁爱、乐施好善的民族。年3月日,省教育厅和省慈善协会在全省慈善教育工作会上提出,到年,将在全省中小学校基本普及开展慈善教育。这一点上,临渭区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据了解,年9月,临渭区积极响应省教育厅、省慈善协会实施“千校慈善教育”的号召,向学校免费配发《慈善读本》,启动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以《慈善读本》为教材,按照“六纳入、三结合”要求具体实施,实现了慈善教育课程化。由开始试点的7所学校,扩增到所学校,慈善教育课由最初的每学年7课时增加为课时。年底,区慈善协会免费配发《慈善读本》6万册,全区所中小学校全部开设了慈善教育课,受教学生达到8.3万名,实现了全省唯一慈善教育的全覆盖。
《慈善读本》学校都配发了,但几乎没有学校系统研究过小学慈善教育实践的途径,也没有形成操作性强、可借鉴的方法。慈善教育课怎么上?慈善教育怎么落实?
临渭区慈善协会会长周新民说过这样一句话:“《慈善读本》进校园,没上课等于没进。”的确,有了一本《慈善读本》,对于开展慈善教育来说远远不够。
学生到底需要什么?乔丰年有他的理解和认识,那就是需要人文关怀和人性的培养。基于此,就提出了“以爱育爱、爱心相传,以学论教、教学相长”的办学理念,组织师生开展以“爱的教育”为内容的课题研究、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逐步摸索探索,坚持把“关注未成年人成长,提升道德建设水平”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找到了慈善教育这个突破口,把慈善教育课程化、研修化、辐射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次偶然的机会,乔丰年从《水知道答案》一书中得到灵感。水告诉我们———“一份爱的震动能产生两份感动的回应”。那么,想要让学生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爱”与“感谢”势必不可少,这,就需要全校教师心怀感恩与仁爱,以关心和爱护为“活水”,灌溉每位孩子的心田,为他们成长的道路保驾护航。以此为源头,确定了实验小学的教育理念———“以爱育爱、爱心相传”。他认为,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爱学生。以教师之仁爱播种学生之仁爱,以教师之善心滋润学生之善心,让爱从心底出发,在学生中得到传承,而学生将感受到的爱,回馈给老师、家长及社会,形成一种“大爱”的局面。
找准切入释放课程化之美
以前,学校对于慈善教育主要是通过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现已改成道德与法治),对于慈善不会系统地阐述。关于学生的慈善教育除了学校举办的慈善活动,就是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等方式传达爱心,缺乏对学生慈善情感的引导,单纯的参加慈善活动并不能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培养慈善之心。
慈善教育课怎么上,乔丰年提出,想办法找切入点,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我们把慈善教育纳入综合实践课范畴,用国家课程的标准来支撑慈善教育。”实验小学结合综合实践课有《课程标准》无教材依托的现状,将《慈善读本》作为综合实践课的教材安排进课表,班主任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依据教材进行备课、上课、辅导、评价。
同时,学校注重将慈善课程的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走向校外,使慈善教育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提供多渠道综合实践机会。
在校内,学校依托《慈善读本》,听故事、看图片、写感受,开展了“我的出生故事”“家庭爱心树”“爱心书法”“爱心画”等实践活动;分年级开展了慈善故事、简笔画、手抄报、硬笔书法、征文、演讲比赛等。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将慈善理念内化为孩子的感性体验,形成了慈善教育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在校外,学校先后组织多次爱心捐赠活动:组织学生向留守儿童捐赠玩具件、书籍本;向残疾儿童捐赠图书多册;为闫村、大王山区小学捐赠书本、文具、衣物上万件;邀请南师、崇凝农村两校留守儿童来学校共度“六一”……
着眼发展慈善教育研修化
乔丰年对慈善教育的思考,那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社会责任”的培养,强调学生应该: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实验小学不断培养学生的仁爱、包容、感恩、诚信、责任、合作等意识,这样的慈善教育,对于学生成人后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慈善捐赠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区教育局副局长邢唯远提出,全区学校要将慈善教育课纳入校本研修。实验小学每个教研组开辟专门时间进行慈善教育研修活动。组织教师登陆慈善教育网进行学习,研读《慈善读本》,集体备课,合作磨课,评课议课,课后反思,提高了教师慈善教育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学校落实所需图书、影像、教材等,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课堂是校本研修的显性呈现,课堂是慈善教育的主战场,是对学生渗透慈善理念的主渠道。学校把每月一节的慈善课和语文、数学等学科同样对待,坚持做到“五有”,即有教材、有师资、有教案、有考核、有评比。
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学校探索出了慈善教育课的有效教法,提炼了“导—读—行”三步教学法:即情境导入、细节品读、活动践行。孩子们在“爱心图片”“爱心歌曲”“爱心故事”的熏陶、感染下,接受着仁爱教育,践行着慈善之举,使学校的慈善教育课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精彩格局。
如何能将慈善教育长期坚持下来,有发展有创新,也是乔丰年思考的问题。目前,乔丰年带领的团队进行《慈善读本》“一本多教”,即同一本教材如何在不同年级学生针对性地开展慈善教育,并研究低年级段的操作办法。前不久,乔丰年把对慈善教育的理解结集出版,自己的第三本专著——《用爱陪伴教育》问世,同时,还正在申请国家级课题———《西部小学慈善教育实践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此外,临渭区为了激励学校和广大师生参与慈善教育的热情,开展了慈善课赛教活动,课堂观摩活动、慈善教育课送教活动。去年,区教育局局长闵渭安提出,上慈善教育课优秀的老师列入区级职称评定考核范围,今年4月正式实施,并对名慈善教育课教学能手进行表彰,有力地增强了慈善教育的实效性。
以爱育爱花开满园遍地春
以前,实验小学给共同体成员校送教多以语数等基础学科为主,如今,送上一节慈善教育课,效果却更为明显,这也成了许多薄弱校的企盼。
乔丰年表示,对小学生开展慈善教育,最主要是培养他们的慈善意识、向善之心,塑造良好的人格和品德,成为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张张爱心图片、一个个爱心故事、一份份爱心卡片,给孩子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的涤荡,唤起了他们心中的善意与同情心……”月日上午,实验小学慈善课老师盛娜正在给三张镇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上慈善教育课《爱心图片》。
应潼关县慈善协会和教育局邀请,渭南市实验小学近日为潼关县实验小学送去一堂题为《爱,在生命诞生的时刻》的慈善教育课。
实验小学正是通过一位位慈善课老师的送教,把慈善教育成果更多的分享出来,让慈善之花开得更盛开得更久。
爱心相传赠人玫瑰手留香
慈善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老师们在将爱播撒在学生心间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正能量与幸福感。
实验小学的教师都把慈善教育内化为自觉行动,主动请愿为偏远农村学校送课下乡;校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无偿献血”“义务劳动”“疏导交通”等活动;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担任代理家长,“一对一”帮扶;教师牺牲休息时间,走进千家万户进行家访……
“慈善教育的过程就是播种爱、培育爱、践行爱的过程。”马婉秋老师在崇凝中心小学支教期间,拿出自己的钱,成立了一个公益助学组织,奖励和帮助学校的贫困儿童。最近,她在支教过程中,发现塬区孩子冬天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严重,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建议为每位孩子定制采用特殊反光材料制成的“安全书包”。这一想法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支持,纷纷募捐。
在实验小学像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仅一个学期,位老师就收到了位家长送来的封感谢信、6面锦旗。
与此同时,随着慈善教育的开展,仁爱之花从校长、教师的手中传递出去,学生、家长也伴随着这慈善的浸润,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的“日行一善、善行天下”收效明显。王凤老师告诉我们,今年月,有一位学生检查出来患有白血病,在学校没有统一组织下,学生们纷纷献出爱心。有家长通过家校群得知此事,想让孩子带去一份爱心,结果,孩子的回答令他吃惊。“爸爸你放心吧,我已经把自己的压岁钱全部捐给他了。”这句话让这位家长突然热泪盈眶,与老师的交流中,家长表示,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会怀有如此仁善之心,这一行为让他感受到在学校慈善教育下形成的良好善举,孩子们成了生活中的“小小慈善家”“小小爱心家”。
正是学生的辐射作用,带动了家长们的善举。实验小学五年级三班蒋家豪家长自发地向南师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捐赠了副床被,三年级五班石傲文家长自发向班级捐赠元图书。家长们走进校园,参与志愿活动、协助体质监测、课堂宣讲……
慈善教育辐射化,让爱的教育与社会教育相得益彰。慈善教育的接力棒就是这样,由教师传给了学生,由学生传给了家长,再由家长传给了社会,影响了千家万户,这就是爱的接力。
鲲鹏击水,扶摇直上。慈善教育在实验小学结出了累累硕果。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教育部授予“和谐校园先进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荣获了“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省内外多所学校来到实验小学聆听慈善课,感受慈善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乔丰年也获得了市、区慈善协会颁发的慈善突出贡献奖。
慈善是社会的温度,慈善是心里的阳光。慈善教育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和有力抓手,创新了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受到了学生和家长普遍欢迎,社会反响极好。
实验小学在校长乔丰年的带领下,给孩子们播撒下了一颗颗善心的种子,培育了学生知荣辱、懂感恩、乐奉献的思想品质,树立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学校用爱灌溉,用心呵护着每一朵娇嫩的花。爱心传递,个人的点滴光热积聚成社会慈爱之光热;小手拉大手,点燃万家灯火,收获一片蓬勃的大爱。让“爱”的种子在祖国下一代心灵生根发芽,善行,将伴随他们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毅)年月日,潼关县桐峪镇桐峪社区户贫困户依照帮扶协议,从托管企业绿圣源牡丹开发有限公司领到了共计十二万三千元的保底分红。金融扶贫是潼关县政府为解决贫困户脱贫和企业发展缺少资...
潼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潼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