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扬帆正遇东风来 ——转型升级中的渭南果业

陕西日报 2016-05-04 18:06 大字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桃红柳绿,美景迷人。笔者走进陕西农业大市和果业大市渭南,到处可以欣喜地看到东府大地发展现代果业的热火朝天景象,而从在澄城县召开的全市果业暨春季果园管理现场会上,更是体会到了渭南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果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措施,感受到了东府人民建设现代果业强市的豪情壮志。

喜看当今:渭南果业会唱歌

只要你用真情,石头也会唱歌,更何况是五彩缤纷、灵动多姿的水果!几天的渭南果区行,让笔者深感此言不虚。

渭南自古就是富有诗意的地方,处于关中平原东部最宽阔地带,境内黄、渭、洛三河交汇,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历来是西北地区最优越的农业生态区,素有陕西“粮仓、棉库、果乡”之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酥梨之乡、枣乡和柿乡。目前,渭南已成为西北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果品贮藏集散地。

笔者首先来到渭南市临渭区的猕猴桃基地采访。在渭河南岸,一片片打着水泥桩拉着铁丝的猕猴桃园整齐排列,成为春天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淹头村果农甘新力对笔者说,去年猕猴桃收购价虽然略降,但春节后价格一路攀升,今年早早卖完了,而往年要到5月才能卖完,行情比预想的要好的多。

临渭区丰原镇闵家村支书闵安心自己种了40亩猕猴桃,去年卖了31万元,同时引导全村371户村民栽植猕猴桃2000余亩,并实行果畜沼三结合,生产有机猕猴桃。

据介绍,猕猴桃是渭南果业中的又一个区域优势产业,目前全市面积已发展到5.97万亩,产量3.52万吨。秦岭北麓的临渭区、华州区、华阴市和潼关县的26个乡镇被列入全省“百万亩”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区,新优品种海沃德栽植面积占75%,徐香、翠香、脐红、金龙二号等十多个新优品种均有一定规模,表现良好。全市涌现出临渭区闵家村、淹头村、赵王村、华州区柿村、潼关代字营村等20多个猕猴桃种植专业村。陕西东部猕猴桃区域品牌正在崛起。

笔者采访的第二站则是享誉国内外的中国有机苹果第一县白水。白水苹果是陕西苹果的缩影,以55万亩面积和60万吨产量位居全国苹果面积和产量最大县。

在白水县杜康镇、林皋镇、冯雷镇等苹果主产区,到处可以看到现代化的矮砧苹果集约栽培果园的风姿,也可以看到果农在果园里忙碌的身影。

白水县杜康镇张王庄村五组果农赵建军很有代表性。他经营生产苹果25年,带动村民由原来的亩收入6千元增加到如今的2万元左右。他说自己的务果经验有三条:一是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接受新事物;二是要勤奋学习务果新技能,尤其是美国和日本果园的先进管理技术和方法,不管哪里有讲座或培训,他都会积极参加;三是施肥要用配方肥,既科学又高效。他在家门口安装了施可丰智能售肥机,为果农服务。

据了解,白水县地处国家优势苹果产业带,是全国有机苹果第一县,有机苹果栽培面积与产量为全国最大,近年来新推广了20多万亩新优品系的矮砧苹果集约栽培技术。白水县不断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的深度合作,在有机苹果生产方面制定了严格标准,指导果农严格按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提升产量,实现果业提质增效,使白水有机苹果从种植、运输、储藏到包装、销售等环节,实现可追溯,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笔者采访的第三站是果业大县澄城县。在澄城县王庄镇水洼村五组见到润康源农民苹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段智永,他打造的SOD+牛奶+蜂蜜苹果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将这一有机高营养苹果注册为“秦平牌”SOD苹果,已经获得中国有机苹果认证。目前与上海某公司签订了195万元购销合同,每公斤13元,首批SOD苹果已在上海市场热销。

走进澄城县万亩樱桃基地,让人十分震撼。其中陕西润强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千亩日光温室反季节大棚樱桃,三月初就开始上市,每斤可卖到150-380元,为陕西上市最早的樱桃,体现了这一“果中珍品”的市场魅力。

而在现代农业的典范大荔县,笔者更是感受到了现代果业的无穷魅力。随着“西部设施农业第一县”的持续推进,发展现代果业的热潮在大荔一浪接一浪。设施水果已经覆盖了全县一半的村子,就连让人不看好的千年盐碱滩安仁镇一带,也被果农们改造成了“万亩冬枣园”。不仅给冬枣扣上了大棚,而且还是自动控制的,冬枣夏熟,错季种植,每斤5元的冬枣卖到了30元。大荔冬枣一举名扬全国,也成为全国三大冬枣基地县之一。如今,大荔已建成万亩设施镇4个,一村一品专业村50个,一批龙头企业相继涌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全县一半左右的耕地已经被果业所覆盖。大荔的大棚冬枣全国第一,温室油桃西北第一,设施时令水果占全省的一半,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反季节水果生产基地。这,大概就是现代果业的模板。

令人震撼不已的远不止此。在具有“三贤故里”之称的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实现果业、旅游紧密结合的渭北葡萄产业园,就被业界称赞“赛过吐鲁番”。走进渭北葡萄产业园,一条爬满葡萄藤的长廊映入眼帘,几千株葡萄整齐地在架上排列着,每一列都是不同的品种,上千个枝丫各自以独特的身姿生长着。最神奇的莫过于一株“中国龙葡萄树”,五条雄壮的树干苍劲有力,好似龙爪,枝条上嫁接着56个品种,代表56个民族,他们的和睦相处撑起了中国龙的成长,使民族大团结的精神成为园区最独特的风景。在渭北葡萄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下,当地农民在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引领下,精心打造出25万亩管理规范、效益可观的高标准葡萄园,临渭区也因此进入全国葡萄生产前三甲。从此,渭河北岸葡萄成荫,农民亩收益从几百元一跃而升至几万元,6万多户农民、20多万乡亲从此走上富裕路。

回顾昨天:亮点纷呈世人羡

由点及面,让我们回眸一下刚刚过去的2015年和“十二五”,渭南对全省果业的贡献有多大?渭南果业的亮点都有哪些呢?就让我们梳理一下吧!

“十二五”以来,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渭南果业发展克服宏观经济下行、自然灾害叠加、市场价格波动等多重不利影响,水果产业蓬勃发展,这五年是渭南市果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果区变化最大、果农增收最多、果业发展最快的五年。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以苹果为主的果业已经成为渭南带动农民最广、出口创汇最多、科技含量最高、生态效益最好的农村特色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区域特色优势明显。经过多年发展,渭南市水果种类越来越丰富,从3月到11月,每月都有新鲜的水果品种上市销售。全市已建成渭北优质苹果基地,中部优质梨基地、优质葡萄基地、优质冬枣基地、优质时令水果基地和南部优质猕猴桃基地六大优质水果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白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有机苹果第一县”称号,白水、蒲城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认定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富平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早中熟苹果和极晚熟粉红女士苹果生产基地和商品集散地,大荔县大棚冬枣面积居全国第一,临渭区葡萄面积列全国第三。

二是品牌创建初显成效。“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大荔冬枣”“临渭葡萄”“合阳红提”五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技术标准综合体已基本颁布,箱贴、果贴、宣传用语已正式启用,部分企业合作社相继使用,并得到实惠。在去年6月23日首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渭南市五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均被认定为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白水苹果”的“宏达”、“蒲城酥梨”的“JX”(金鑫)、“临渭葡萄”的“渭乐天”分别进入中国十大苹果品牌、十大梨品牌、十大葡萄品牌。白水宏达等5家企业被评定为中国果业百强品牌企业。“白水苹果”“大荔冬枣”“蒲城酥梨”品牌价值分别为38.32亿元、33.44亿元、20.67亿元,均进入2015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白水苹果”获得国家驰名商标,“蒲城酥梨”“大荔冬枣”“临渭葡萄”获得陕西著名产品。以白水苹果、蒲城酥梨为代表的果品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杭州、南宁地等设立直销形象店102家。渭南的苹果、梨已经远销到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埃及、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渭南果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竞争力不断提升。

三是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市先后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园8个,面积1.5万亩,建成市级示范园60个,各类示范园共210个,面积15万亩,使果农看有样板,学有目标。全市果品单产、单位面积产值分别较2010年提高9.1%和33.7%。全市有机水果面积6万余亩,绿色果品面积达到10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

四是产业链不断延伸。渭南市现有苹果浓缩汁生产企业9家,年生产能力28万吨,成为西北最大的苹果浓缩汁生产基地。果品机械冷库、气调库301座,贮藏能力68.12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果品贮藏集散地。果业从鲜果生产,延伸到果品贮藏、加工、销售及运输、包装、苗木、科研、乡村旅游等方面,产业链不断延长,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是发展氛围愈来愈好。2013年,渭南市政府与陕西省果业局签订了“建设陕西现代果业强市合作备忘录”,渭南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设陕西现代果业强市的意见》,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水果区域公用品牌的意见》,市政府办印发了《渭南市建设陕西现代果业强市规划(2013—2020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将果业发展纳入市对县考核指标,市财政从2014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果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现代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回眸渭南果业“十二五”发展历程,启示深刻,概括起来有“五个始终”。一是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果业的指导思想;二是始终把市场主导和宏观指导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原则;三是始终把政策引导和项目推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四是始终把创新和开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五是始终把协调发展作为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抓好优势区域布局,统筹推动全市各具特色果业整体发展;在抓好苹果产业的同时,兼顾各类水果,推进产业全面、协调、绿色发展。

展望明天:如今迈步从头越

今年是“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起步之年,是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时期。

渭南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果业转型升级必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切实把新的发展理念落实到果业工作的各个环节。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动力。要积极应对果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摆脱过去依靠规模扩张、透支环境的发展方式,依靠创新,完善果业技术推广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白水苹果、蒲城酥梨等果品是渭南出口最多的优势农产品。渭南果业将以国际化视野和开放式思维,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既对内开放,又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果树品种、果业技术、经营方式、管理理念、现代装备等为我所用,提高渭南果品竞争力,占领更多国内外市场。

“十三五”期间,渭南果业发展将按照“扩面积、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以果业提质增效、果农持续增收为核心,以“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为目标,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果业结构,提高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果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使全市水果面积发展到400万亩,产量达到600万吨,实现果品产值350亿元,果业综合收入450亿元,果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贡献达到5000元,把渭南建成全国“西果东送”特色果业强市和西北特色果品生产基地及集散中心。

打造果业全产业链,建设果业强市,与国际市场接轨,这已成为渭南果业人的明确目标。如今,渭南市委、市政府已经吹响了向果业强市进军的集结号。扬帆正遇东风来,远征万里纵青骢。渭南果业的生动故事正在东府大地延续,渭南果业将会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卢新智)

新闻推荐

潼关教师评优晋升考核师德

华商报讯(记者高建平通讯员徐井涛)潼关县出台多种举措抓师德、铸师魂,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教师评优选模及职务晋升时,师德考核结果将作为重要条件,县教育局还设立了违反师德举报电话及电...

潼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潼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