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卖梨忙
本报记者 武丹摄影报道
11月21日,记者回乡访亲,一推开门,厅堂里整齐堆放着套着纸袋的酥梨一下子映入眼帘,随手拿起咬一口,果汁四溅,顺着手掌、下巴流下来,霎时,甘甜入胃,唤醒了我儿时的味觉。
蒲城是全国闻名的“酥梨之乡”,已有2500年的酥梨栽培史,“蒲城酥梨”占据着当地百姓经济收入的重要地位,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农民盲目扩种、砍伐,销售网络出现断层、客商及价格也不稳定。
“梨少了,就不好收了,我自己家的四亩梨也还没卖”,多年从事果品收购生意的赵永军告诉记者,如今,荆姚镇周边大多数的梨园已被小麦、玉米所取代,客商少了很多,销路也变得很窄。
当天,恰逢一个种梨大户“卖梨”,记者便随亲戚前去家中帮忙。与村民的闲谈中得知,今年受天气影响,挂果率偏低,“大户”张先生家六亩多果园才套袋两万八千个,为了降低损失,他们选择在价格回升时再卖,“现在卖1块4,还算好的,就是挑得太细,剩下的就只能卖3毛钱了。”
“酥梨价高却低产,玉米丰收却低价”,帮忙的妇女不禁打趣道,“农民这个职业不好干呀”,这是最近一段时间记者接触到的农村,不免为农民所忧伤。
面对此景,群众在渴望能够随着新农村建设、职业化培训、畅通销售渠道等的改进,使农民科学务农、掌控市场、长期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圣强通讯员甘泉)日前,蒲城县委中心学习组召开的第三次学习会议,在对蒲城县“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安全生产、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做了安排部署之后,蒲城县委决定从今年起建...
蒲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