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紧缺的学科教师 将实行无校籍管理实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跨校教师有交通和生活补助
华商报讯(记者 雪雪)“今后,渭南市将对农村中小学紧缺的学科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改革,用2到3年时间初步实现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师资差距,提升县域义务教育质量。”昨日,渭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县域内实施 统筹调配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差距,提高县域内义务教育质量,日前,渭南市编办、教育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推进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的意见》,对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试行“无校籍”管理改革,逐步健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
昨日,据渭南市教育局人秘科工作人员介绍,农村中小学学科紧缺教师“无校籍”管理的具体实施是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完成。在编制部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和人社部门核定的中高级岗位总量内,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总量控制、统筹调配、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原则,实行中小学教师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同时,根据核定的学校教职工编制数量和聘用岗位总量,以校为单位实行岗位竞聘,紧缺学科教师由中心学校进行聘用,根据实际需要在区域内统筹使用。聘用单位(学校)会同任教学校负责聘用教师的使用、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
另外,要求各县市区把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与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以及大学区管理制度改革等协同配套、统筹实施。通过民主协商,充分尊重基层学校校长、教师意见,切实维护教师权益,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
跨校教师有交通和生活补助
据介绍,各县(市、区)确定紧缺学科教师范畴,重点以中心学校为单位,在辖区内建立学区管理体制,对学区内紧缺学科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结合各校学科需求合理配置师资。
同时,实行教师定点教学、多点走教、轮流支教、兼职任教等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农村偏远学校、村小教学点课程开足开齐。鼓励中青年教师自愿到农村偏远学校任教,各县(市、区)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审、业务培训、评优评先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支持激励政策。
另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解决到农村偏远学校任教教师,特别是跨学校任教的紧缺学科教师的交通、生活补助等。并建立多方参与的教师评价机制。通过严格考核、科学评价,逐步建立教职工转岗和退出机制。
对不服从统筹调配、年度考核不合格或未被聘用教师,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离岗培训一年,培训期间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经培训仍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调离教师岗位。
艺术课老师“兼代”现象将改善
昨日,曾在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大王小学支教的李老师说,“农村偏远地区很多中小学多个学科的教师紧缺,艺术类课程都是教师兼代,很多学科教学无法进行,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次改革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校聘管理将促进教师自我提升。
渭南师范学院教授严西凤称,渭南市此次改革对促进学生及教师队伍成长大有益处,更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新闻推荐
渭南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昨开幕市长李明远作政府工作报告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华商报渭南讯(记者 杨...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