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10年~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增82.3% 农民人均纯收入涨2倍

华商报 2015-10-21 21:10 大字

即将过去的五年,渭南如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保障市民享受到公平的医疗、教育及社会福利等?渭南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十二五”以来渭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回眸》显示,到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到1460.94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约82.3%,并以“工业强市”形象推进渭南新型工业化发展。

工业 在三大产业中占比提高了5.2%

专家建议:科技投入后才有可能找寻出新兴产业

数据:根据渭南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市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全面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全市的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801.4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460.94亿元,增长约82.3%。

同时,全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大产业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国民经济产业格局。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16.1∶49.2∶34.7,发展到2014年的14.2∶54.4∶31.4,一产占比下降1.9个百分点,二产提高5.2个百分点,展现出渭南市第二产业不断壮大,正在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

解读:“近年来,渭南市的工业制造业规模有所发展,都是投资拉动的产业,并非技术创新所致,应加强科技投入。”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唐光海说,当前渭南的工业制造业需要加强信息化,建立上下企业联动机制,完善供应链,用信息化改造产业内部构造,提高效率。“科技投入后才有可能找寻出新兴产业。”

近年来,渭南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不断壮大、从弱到强,特别是市政府提出“工业强市”一系列政策引导下,渭南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在结构战略调整中不断发展。2014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83.48亿元,是2010年的2倍,形成了以有色冶金、能源、食品、化工等支柱产业为主,“重化工”特征明显的工业生产体系,拉动着全市经济的发展。

渭南市市长李明远在2015年渭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围绕增量调结构,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其中支持优秀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将园区打造成工业发展的聚集区和示范区。

农业

作为农业大市的渭南尚未把农业做强

专家建议:利用互联网打开外部市场,将本地农业特色宣传出去

数据:相对第二产业而言,“十二五”期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从2010年128.94亿元、277.93亿元分别增长到2014年207.16亿元和459.27亿元,但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从2010年16.1%、34.7%下降到2014年14.2%和31.4%,分别下降了1.9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

近年来,渭南市政府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农业基本形成了以牧、果、菜、林特为主的农民增收支柱产业,粮棉油生产稳定发展的新格局。

解读:“渭南属于农业大市,但却没有将农业做强。”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萍说,渭南具有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并没有抓住机会,将其做成农业强市。

张萍称,渭南要将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实现农业标准化和商品化,提高市场占有率,运用电子商务推动农业产业化。

“渭南建设了特色的农业产业园,园区虽然建好了,却没有做强,无法发挥园区优势。”张萍说,渭南的农业园区配套设施不齐全,特色信息没有传递出去。譬如,葡萄产业园区,没有配套的公交车,没私家车的市民可能不会选择前往采摘。同时,农业产业没有了自己的发展特色,也无法带来经济效益。

据了解,渭南市农业产业目前存在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信息性、科学型指导。缺少龙头产业的带动发展,大量农产品停留在粗加工阶段,降低了市场竞争力。规模小、数量少、档次低、辐射能力不强,本地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不高。

唐光海也表示,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要深化发展、传递信息。充分利用发挥互联网及大学生作用,打开外部市场,将本地的农业特色宣传出去。

“还应建立大数据,做好提前预报系统。”唐光海说,根据农业产业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将农产品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或电子商务进行宣传,可提前预告其相关信息,带动经济效益的发展。

民生

去年财政支出8成以上用于民生

专家建议:社会经济发展应将消费带动经济发展作为重点

数据: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渭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6725元,是2010年的1.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34元,是2010年的2倍。而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64.57亿元,比2010年末增加666亿元。随着渭南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有所增加。

在“十二五”期间,渭南市不断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保及民生工程等重点财政支出。2014年全市财政支出293.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成以上,也是2010年财政支出的近2倍。

解读:渭南市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市民综合服务中心等重大民生工程建成投用,中心城市供热“煤改气”投入运行,渭南中学、渭南初级中学和渭南青少年体育学校建成投用,改建公办幼儿园31所,城区“大班额”问题基本解决,大学区改革受到中省肯定。

“自己的经济收入提高了,花费也相对增加了,每年还会选择外出游玩一两次。”在渭南一私企上班的赵先生说,刚开始上班每月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钱,从前年开始,工资有所上涨,到今年,工资已经达到3000多元。

“前几年赚钱不多,基本不外出旅游,现在每年还有点余额,也想多出去看看,每年也会到外地出游一两次。”赵先生说,赚的钱多了,花费增加了,消费观念也有了变化。

张先生的孩子今年刚上中学,班里的学生数量比以前少了很多。“政府建成投用了不少学校,硬件设施好了,但师资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好的、公平的教育。”

张萍表示,渭南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应将消费带动经济发展作为重点,但目前市民的收入相对于其他地区还较低,制约了市场消费,从而进一步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华商报记者贾凡 实习生郑韵涛 

新闻推荐

奥斯卡影城邀150余老人免费观影

受邀老人在奥斯卡国际影城免费观影华商报讯(记者张苗)10月20日重阳节前夕,渭南奥斯卡国际影城联合苏宁电器举办“关爱老人从现在开始”主题公益活动,邀请150余名老人到影城免费观影。当天上午9时...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