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一事来 记华州区大明镇唐壕小学教师詹小翠

陕西农村报 2019-11-18 00:55 大字

?詹小翠(右三)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写字。

本报记者 王军锋 刘晓林 通讯员 杨晓妍 文/图

一人一校,两个班级,三尺讲台,坚守29年,她就是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唐壕小学教师詹小翠。乡亲们常说:“有了詹老师,我们的孩子就有了盼头。”

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

“想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开启了詹小翠的教学路。1990年,詹小翠带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和热爱,成为唐壕小学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唐壕小学位于秦岭脚下,距离大明镇约7.5公里,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多年来,因为条件差、班级少,许多老师不愿意留在这里任教。2005年,学校撤并后,唐壕小学成为镇上中心校的一处教学点保留了下来。后来,几位老师退休或调任,陆续离开了学校。期间,詹小翠也有机会调到条件更好的学校。“都走了,谁来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她深知读书对孩子的重要性。

“我是山里人,知道山里的贫穷和艰难,不能让孩子们一直苦下去。”离开的念头很快就打消了,詹小翠留在了唐壕小学。自此,作为唯一的代课老师,她一人撑起了一所学校。

一肩挑起所有课程

单人单校,复式教学,工作繁忙的程度难以想象。詹小翠承担了两个年级的教学任务,语文、数学、英语,所有课程“一肩挑”。

“课上,我对他们严格要求。课下,我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从教以来,詹小翠关心帮助每一名学生,尽自己最大努力让每一名孩子健康成长。

近几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詹小翠班上的学生多半是留守儿童。冬日的清晨,寒风刺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打破了山里的寂静。“阳阳(化名),天气这么冷,你怎么就穿了一件薄棉衣呢?”上课时,詹小翠发现学生阳阳衣着单薄,双手冻得通红,便连忙问道。话音刚落,孩子的眼泪便夺眶而出。

阳阳的母亲早逝,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外婆年事已高。眼前的一幕,让詹小翠的心揪得生疼,她赶紧找出儿子的棉袄给阳阳穿上,端来热水给孩子暖手。

2010年的冬天,凌晨5点,和往常一样,詹小翠摸黑起床,煮鸡蛋、热牛奶,给学生们准备早餐。一切就绪后,詹小翠一边清扫校园,一边等着孩子们上学。忙碌之中,她怕煮鸡蛋的开水烫伤学生,连忙端起来倒掉。没想到,意外发生了,詹小翠滑了一跤。这一跤摔得可不轻,左脚两处骨折,必需卧床休息。

可是,詹小翠第二天就赶回学校,拄着双拐给孩子们上课。“我的腿虽然受伤了,可是我还能说话,给孩子们上课,批改作业。”面对众人劝阻,詹小翠说。这一年,詹小翠所带的班级在全镇统考中,名列第一。

一件事干了一辈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人劝詹小翠离开,但她没有走。中心校也提出要她来校教书,詹小翠婉言拒绝了。

“山外的世界很精彩,可是一想起学生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我就舍不得,也放不下。”从教以来,詹小翠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有的只是她对家乡的热爱和当一名好老师的初心。

2016年1月,詹小翠获得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同年9月,她被评为“陕西省最美乡村教师”“渭南市优秀共产党员”。

今年,詹小翠54岁了,按照规定,明年她就要退休了。孩子们拉住她的手问:“詹老师,您不会离开我们吧?”她回答,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教下去。

新闻推荐

华州区宠物伤人惹纠纷 法官调解促和谐

本报讯(通讯员宋宇)在农村,农户家养狗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宠物狗多是温驯可爱的,带给人们很多快乐和慰藉。可当管理失当,宠物狗...

华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