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年爱相随 关注时政民生话题 让市民生活不断向好

华商报 2017-06-30 09:06 大字

20年来,华商报一直关注渭南这座城市的大事小情,关注市民身边的“老大难”问题。把普通的时政民生类报道,变成一个广泛关注的公众话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报道,建立市民和有关部门之间的互动渠道,为城市不断向好奉献力量。

1 渭南简政放权将向末端延伸

近年来,渭南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市民受益良多。《华商报》、《华商报·今日渭南》对此进行长期关注和报道,为渭南“放管服”改革鼓与呼,也为更多的地区提供借鉴。

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63.3%

2012年5月起,渭南市在西部省份率先启动简政放权的“破冰之旅”。据统计,截至目前市级先后取消、下放、转移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385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63.3%,其中行政许可事项减少56.7%。

渭南市分三批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186项职能。2015年,对全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构建了以“6张清单”、“6大平台”、“5项重点改革”、“5大监管体系”(即"6655"工程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简政放权工程框架。结合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将县级工商、质监、食药、盐务等部门职能进行整合,组建市场监管局,形成监管合力。

从渭南启动简政放权工作以来,《华商报》、《华商报·今日渭南》进行持续关注、报道,2013年4月17日,整版发表了《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改革采纳渭南经验“渭南模式”之试水背后》的深度报道;2014年12月5日,刊发《渭南启动机关公车改革 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报道;2015年3月9日,报道了渭南10个市区县将撤并70个政府机构……

《华商报》的报道,在推动渭南简政放权工作开展的同时鼓与呼,还有其他地市通过报道从中学到了经验,为当地简政放权工作提供借鉴。

优化简化政府服务

2015年1月,渭南市民综合服务中心正式运行。截至目前已进驻了57个单位,进驻审批服务事项404项,设立窗口204个。至今办理各类审批和服务业务164.3万件,办结率达到100%。

推行“一站式服务”,目前全市大多数县(市、区)、所有的镇都建成了政务服务大厅(中心),在各村设立了便民服务室,形成“市县大厅、镇中心、村服务室”四级贯通、无缝对接的便民服务机制。在偏远自然村建立以村组干部为骨干的代办队伍,为弱势人群代办相关业务,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

改革只有进行时。6月19日,华商报记者从渭南市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全市正在进一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全市加快发展、追赶超越提供良好环境。再取消下放调整一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建立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

加强对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的动态管理,指导各级各部门管好用好清单,发挥权责清单综合效应,把行政体制改革推向纵深。展开村级“小微权力”试点,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向末端延伸。

进一步完善“县大厅、镇中心、村代办”服务体系,推广受审分离、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等高效审批模式。展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审批权改革试点。推动各部门积极“减证”、探索推行“标准规范、负面清单、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取代事前审批新模式。华商报记者 卫楠

2 洪灾过后14年 昔日荒草滩成休闲乐园

6月17日,在渭河大堤南岸运动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处,不少市民正在健身。而1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滩,时常受到洪水的威胁。2003年8月底,渭河流域接连遭到五次洪峰侵袭,渭南境内遭遇历史罕见的洪灾。

洪灾退去,如何预防成为新的课题。2011年2月,渭南全市启动渭河综合治理,如今渭河沿岸已成为关中最长的河滨大道、最大的生态公园和最美的景观长廊,成为广大市民及周边居民休闲娱乐、旅游健身的好去处。

14年前渭南多处受灾

受渭河上游地区强降雨影响,2003年8月27日以来,渭河先后形成五次洪峰,导致渭河堤防全线临水,多处发生管涌、坍塌等。

灾后统计数据显示,当年的洪灾造成全市6个县(市、区)、55个乡(镇),共714个村、56.9万人受灾,37.76万人被迫转移;107.84万亩农作物受灾,102.52万亩绝收;19.19万间倒塌房屋,12.07万间成为危房。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

渭南市委、市政府紧急动员全市一切力量参与抗洪救灾,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抗洪抢险期间,也涌现出了不少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

灾情出现,《华商报》紧急派8名骨干记者组成报道组奔赴渭南,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报道灾情和抗洪抢险救灾动人事迹。当年9月17日,《华商报》多个整版刊发《2003渭南洪灾》的稿件。

2005年7月,华商报记者王培民在“2003·8”洪灾过后2周年之际,再次来到渭南对灾区进行回访。他说,当时从市区上张渡大桥沿渭河南岸,步行至当时的华县秦家滩,沿途的渭河大堤和南山支流的河堤上防汛石料堆码整齐,重点地段防汛照明的电线、点灯一应俱全,河堤上的防汛责任碑上县、乡、村3级责任人的名字、职务赫然其上。沿途曾经受灾的村组的房屋大都重建恢复,村民的生活已经恢复常态。

渭河沿岸成休闲好去处

2011年,渭南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渭河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渭河综合治理工程随即启动。

今年6月14日,华商报记者从渭南市渭河综合管理局了解到,经过综合整治,渭河治理工程的效益已初步得到发挥。其中,渭河渭南段及南山支流防洪体系基本形成,设防标准大幅提升,整治后的渭河堤防,城区段已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农防段提高到50年一遇,大荔、华阴、潼关移民围堤则达到30年一遇防洪标准。

同时,在渭河综合整治过程中融入生态、文化、旅游等元素,一条集防洪保安、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新渭河基本形成。昔日污水横流、破败不堪的渭河沿岸,正成为关中最长的河滨大道、最大的生态公园和最美景观长廊,成为广大市民及周边居民休闲娱乐、旅游健身的好去处。近年来,北大堤上还相继举办了“全民健身挑战日-美丽渭河动起来”、“迎新年徒步竞走”等十多项重大赛事。

随着渭河防洪保安能力的提升和沿线生态、人居环境的改善,为渭南中心城市跨河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一河两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区段南大堤堤线优化调整后,新增近2万亩城市建设用地,拓展了中心城市发展空间,规划为渭南滨河新区。

渭河治理主体项目的投运,还进一步优化了渭河两岸投资环境,多家知名企业纷纷来渭考察。有力地促进了沿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带动周边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等快速发展,为广大群众开辟了新的致富之路,还将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华商报记者 卫楠 文/图

新闻推荐

最美夕阳红

武福信,男,1934年12月出生,陕西华县人,中共党员,榆林市第一医院急救中心原副主任医师、科主任。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室经常可以看见一位穿戴整洁、精神抖擞的瘦老人,他每天坚持看新...

华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