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转型升级抢占“制高点”服务企业深耕“责任田” 渭南全力打造新常态下工业经济升级版

陕西日报 2015-07-20 18:47 大字

渭南力促工业发展,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过去的一年,全球经济发展波诡云谲,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而作为陕西的东大门的渭南,工业经济却稳定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抢占发展“制高点”,政府服务企业深耕自己的“责任田”,举全市之力打造新常态下工业经济升级版,给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4年,渭南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83.48亿元,同比增长8.14%;渭南市完成工业增加值638亿元,同比增长12.3%。韩城、华县、蒲城、富平、高新区五个县(市、区)的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龙钢集团、金钼公司两户百亿元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黑猫焦化成功上市……

面对如此成绩人们不禁要问,渭南作为一个西部城市,工业经济缘何取得如此成就?

 转型升级:主动适应新常态

事实上,在全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渭南工业发展也面临着增速放缓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严峻的形式,渭南市委、市政府冷静应对,结合自身情况分析认识到,全国工业经济发展放缓,正是渭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的契机,应该主动适应新常态,好中求快。

7月14日,渭南市成功举办3D打印产业推进研讨会,来自全国3D打印产业产、学、研、金融机构近百名该领域最顶尖级的专家教授、企业负责人在本次研讨会上畅所欲言,为渭南市3D打印产业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很多参会者不敢想象,像渭南市这样一个西部城市却率先建立起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完备的3D打印产业基地,并屡屡开创中国第一。

3D打印产业这个世界前沿产业之所以能在渭南迅猛发展,这和渭南市委、市政府关于“加速经济转型升级”的决策密不可分。渭南不仅推动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这条道路上,渭南更是做到了多管齐下。

渭南先做“减法”——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和化解过剩产能。仅2014年,全市淘汰落后产能185万吨,淘汰落后水泥生产线4条,钢铁落后设备7套。取缔土法石灰窑93个,淘汰落后产能58万吨。

巧做“加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初步形成新能源、新材料和增材制造(3D打印)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渭南城区热电联产、富平热电联产、秦岭8号机组先后获得国家支持,项目总投资88亿元,装机容量206万千瓦时,经济、社会及环保效益十分显著。蒲城装机10兆瓦光伏示范项目已建成投运,年发电900万千瓦时;中节能大荔20兆瓦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已建成,并网发电。与深圳沃特玛公司签订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投资项目,总规模10GW。渭南高新区先后获批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医学3D打印技术创新发展基地、陕西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获得国家发改委设立的全国第一支3D打印创投基金,“6+1”3D打印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还做“乘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的引擎作用。实施了一批技术改造项目,争取中省专项支持资金7646万元,争取中省支持项目121个;申报陕西省新产品开发项目30个。19家企业进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1家为国家级技术中心。34家中小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创新中心,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工业创新驱动的“内核力”持续增强。

如今的渭南工业形成了以3D打印等新兴产业带动全市工业转型,传统产业不断创新带动产业升级的一条新路子。事实证明,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一条主线,把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作为根本动力,不断提升全市工业产业发展层次,以科技创新加快动力转换,形成稳健、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格局,打造渭南工业升级版,在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前提下带动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已成为渭南市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优化服务:激发企业新活力

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用优质的服务与企业共渡难关?

一年来,渭南市将优化服务软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效能,健全服务机制体制,工业战线转职能、转作风、优服务,守土尽责,围绕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益,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对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比较大的陕煤集团、有色集团驻渭企业高度关注,渭南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座谈,面对面收集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对企业提出的7个方面的12个问题,亲自出面,逐一落实,限期解决。

——渭南市工信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进厂矿、走企业,深入基层,亲临一线了解规上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帮助企业寻求解决办法。

——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优化活动,以及“千户融资重点企业”和“百户上市后备培育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调研,“手把手”帮助200户企业争取省级支持……

渭南在扶持中小企业、支持企业开拓市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服务”上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当然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2014年,全市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88.98亿元,实现增加值791.22亿元,上缴税金57.86亿元;在全省率先召开的工业企业产销对接会上签订产销合同总金额超过20亿元;全面开展企业减负工作,梳理涉企部门服务职能及收费项目,努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举办各类银企对接活动,争取到邮储银行渭南分行对全市12户小微企业授信贷款9000万元。

目前,渭南市已建成国家级渭南高新区和省级的渭南经开区、卤阳湖等三个市属开发区,以及韩城龙门工业园、富平庄里工业园等县(市、区)属工业园区,开发区工业园区总数达到21个,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成面积达到14.5万平方米,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成运营,40余户社会化服务机构入驻。全市入园企业已经累计达到941户,已投产企业751户,营业收入达到1555.4亿元,实交税金51.7亿元,吸纳社会就业人员16.4万人。优质的服务推动产业壮大,产业壮大又增加了税收、扩大了就业,为全市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潜力无限:工业经济攀新高

成绩来之不易,目标催人奋进。在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扩张产业总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不断强化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抓好运行协调……一条条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措施掷地有声,为渭南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今后,渭南将充分发挥有色冶金等重点支柱产业的先导作用,在集聚人才、技术创新、创立品牌、项目建设、资金争取等方面最大限度给予扶持,不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积聚上行潜力。加速推动3D打印产业化发展,对太阳能光伏、LED、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潼关中联、白水冠中等一批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前沿性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活力,渭南在优化服务、扩大招商、扶持中小企业、鼓励全民创业、深入“两化”融合、抓好运行协调等方面下足了工夫。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举办各种形式银企对接活动、重点做好渭南市职业经理人培训班、深入开展企业减负工作、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大力扶持全民创业;不断加强云计算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服务经济发展;落实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强化目标导向,开展深入督查,做好企业集中宣传,抓好运行监测和服务保障,在全市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积极的发展氛围。

新闻推荐

华县警方摧毁跨省贩毒网络

本报讯(记者秦峰通讯员曹飞跃史晓珊)日前,记者从华县公安部门获悉,华县警方严密部署、积极摸排,经3个月连续艰苦奋战,成功破获了一起省公安厅督办的跨省贩毒案件,抓获吸贩毒人员21人,缴获冰毒1068克、海...

华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