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8旬老人用时两年 写书记录家族艰辛史“告诫后辈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华商报渭南讯(记者 贾凡)“写出自己及父辈的艰难生活经历故事,鞭策家族后辈儿孙要懂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生活工作中要学会珍惜、节俭。”家住富平县的年近8旬老人刘相森用了两年时间写出了父辈及自己小时候的艰难生活经历,整理成册后送给家族成员用以勉励。
为了激励后人,老人整理父辈故事
16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在富平见到了书写本家史的作者刘相森,年近80岁的刘相森谈起自己写书的过程,眼圈泛红。他从自己的书房内拿出了仅供家族人阅读传递的本家史《求索之路——刘氏家族七世孟支家史》,这本书足有190页。
据刘相森介绍,自己从小跟随父母生活在山东省,在自己12岁左右的时候,因当地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家中缺粮严重,无奈之下,他跟随父母及姐姐沿路乞讨,投靠到已迁徙至陕西的本家人。
据悉,刘相森从2014年年初开始着手撰写父辈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想通过老一辈人的经历告诫后辈人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是对已故的父母进行缅怀。
“父辈在山东故乡的生活十分艰苦,为了给我们寻找一条生存之路,先后历尽磨难进行探寻。”刘相森说,为了能让后辈记住祖辈们的拼搏精神,激励后人不断前进、创造美好的生活,他利用了两年时间整理出了父辈经历故事,也为本家史命名为“求索之路”。
书中记述的故事均为刘家家史片段,后辈人可以从中看到父辈们所经历的辛苦磨难及顽强奋斗的不屈精神。
儿媳称看过书后,才理解了老人为何省吃俭用
“在书写父辈的经历故事时,有些事情是我小时候一起经历的,每每回想起来,都不禁会落泪。”刘相森说,在回忆书写全家人因缺粮无法生存下去的时候,自己和姐姐外出乞讨,才得以吃上饱饭的经历,他是一边流泪一边写作。
刘相森的小儿媳妇王红称,自从父亲写完书后,家里人都在阅读,她通过父亲写出的艰难生活故事看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及生活的艰难。
“在看到他们很小的时候为了生存而乞讨要饭,我都哭了,很难想象当时的情景。”王红说,之前,家里用不上的东西或剩饭都会扔掉,但老人整天舍不得,总是省吃俭用,自从她看了父辈的经历后,也理解了老人的“舍不得”,也教会了自己要更加勤俭节约。
刘相森在书中写到:这本小册子,是对父辈在苦难中孜孜求索,在百般磨难中拼搏奋斗精神的礼赞和深切缅怀,也是对后辈勉励和鞭策,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继承父辈勤俭持家的传统,弘扬求索艰苦奋斗的精神,认认真真做人。
新闻推荐
...
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