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照进现实 延安新区发展侧记

延安日报 2018-12-10 13:02 大字

中环大道西段

本报记者 樊小帅

六年,仅仅六年,延安新区如一个呱呱坠地的幼儿成长为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

道路、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基础配套全面完成,教育、医疗、商贸、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一批批的群众入住楼房,成为新区主人……短短六年,当梦想照进现实,“宜居、宜业、宜游”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延安新区的城市水平不断升级,城市吸引力显著增强,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转型居民的“三连跳”

六年前,52岁的王东平一家3口人,住在宝塔区任家窑则村的砖瓦房里。家里虽有五余亩地,但因为是山地,种植的小麦、玉米“靠天吃饭”,收成甚至无法满足温饱。“新区开发后,对我们家影响特别大。”新区于2012年成立后,王东平家的耕地一次性被征收,除了得到补偿款外,还得到了杨家岭北苑小区的一套楼房。

从村里搬出来后,王东平便和妻子开起了早餐店。去年杨家岭北苑的房子分下来之后,王东平又把早餐店迁到距离家较近的新区小吃城。每天早餐店的接客量超过100人,其中很多人是慕名而来的。

谈起现在的幸福生活,王东平说,儿子在新区开起了手机店,孙子在新区第一幼儿园上学,儿媳妇在新区物业公司上班,“全家生活水平已快奔小康了”。

现如今,来自全省甚至全国的客商云集新区参观学习、洽商业务,感慨着“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鳞次栉比的建筑楼群、绚丽多姿的花草树木”,感慨着人口积聚的强大吸引力……和王东平一样,这些转型居民见证着新区的诞生和发展。

六年来,延安新区完成了延安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征迁任务,先后共完成杨家岭、尹家沟、桥沟等15个村8000多户、53万平方米、27000多人的征迁工作。从2014年开始,新区共启动实施住房项目包括商品房、廉租房、安置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及个人开发项目共计20个,累计建筑面积416.6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23.42万平方米),修建住房21784套,累计投资约131.65亿元。

“刚搬进小区的时候很多人甚至不会按电梯,卫生条件也很差,现在越来越像市民了,文明、友善、和谐。小区现在已经是‘活动天天有,歌声处处在’,也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社区,这就是小区和居民实打实的变化。”延安新区住房和建设局局长王星说。

“近年来延安新区按照‘质量为先,安全第一,快速推进,全程管控’的工作思路,坚持‘宜居’新区目标,全力推进建筑市场规范化管理,严格控制具体施工节点,确保项目按期完工。”王星说,目前已基本完工的项目有一期商品房、清凉山棚户区、新区廉租房和新区安置房4个项目,共计建筑面积207.98万平方米,修建住房12094套,可容纳居民4万余人。

就这样,这些转型居民有了生活、居住等全方位的保障,人生随着延安新区的“升级”而不断“升级”。

宜居、宜业、宜游

早晨初升的太阳照在开阔平坦的延安新区,来自渭南市大荔县的张文海已在工地整理自己的装备了——一顶安全帽和一部对讲机。说起新区的变化,张文海自豪地说:“刚来的时候,这几条路才修了个大概,路灯也没装上。现在在塔吊上看,不光这几条路看不到头,新修的几条也看不到头和尾了。”

“老张天天坐在吊机上看风光,哪里开工、哪边建得快建得都慢逃不出他的眼睛,他是我们这片的‘眼睛’。”一旁的工友如是说。张文海是一位有着十年工作经验的塔吊工,曾参加过西安高新区的建设,他说延安新区的建设速度非常快,去年他回了趟老家,再回来时看到周边大片的工地都变了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短短六年,延安新区共完成造地16平方公里2.4万亩,土方量约5.7亿立方米;建成通车对外道路5条共13公里,市政道路23条共57.4公里;桥沟、尹家沟、杨家岭、小沟、杜家沟、核桃树塔沟、北山等高边坡区域已完成植绿累计6000余亩;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实验二小合作的高中、初中、小学三所学校2015年顺利开学;城市管理有序开展,环境卫生、水、电、通信等供应保障有力,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新区城市形象初步形成。

“随着73家企业数百亿投资落户,让新区从一片不起眼的沟沟峁峁,变成了如今一马平川初具雏形的现代新城,也成了投资的热土。”延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曹咏云介绍道。

如果你玩微信,肯定看到过朋友圈有刷新区旅游的人,且能持续一整年,延安大剧院、贵人峁观景台、延安学习书院都是他们念叨的地方。同时,随着国际雪联中国城市越野滑雪积分大奖赛、2018国际雪联越野滑雪中国巡回赛等国际重量级赛事在延安新区的成功举办,让新区在延安人心中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短短六年,延安新区已迅速成长为延安市民短途游的首选地,旅游产业也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从2012年至今,新区管委会规划展厅共计接待参观者5500多批次,近20万人次,一批批的人潮往来新区,带来了商机、带来了人气,也为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新区学校、医院、餐馆、商铺、超市、酒店、影院等一系列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已经习惯在这里生活的西安商人赵军告诉记者,住在这里,已经有了强烈的归属感,“感觉自己就是延安新区人,曾经不愿来,现在不想走。”

如今,走在延安新区的大街上,不难发现,除了明显感觉到马路宽、不堵车、高楼多、绿化好之外,和你问路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了,出差的、旅游的、经商的……时不时还有一波外国人与你擦肩而过,这个昔日的黄土峁,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国际化。

新闻推荐

民政部要求 补齐殡葬公共服务短板

新华社西安12月7日电(记者罗争光)民政部有关负责人7日在相关会议上表示,各地党委政府要坚持民生优先、坚持服务为先、坚持城...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