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渭南市突出八个重点全力抓好产业扶贫

渭南日报 2017-05-02 15:02 大字

本报讯(记者张绚丽)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产业扶贫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渭南市将突出八个重点,全力抓好产业扶贫任务的落实。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依托贫困地区资源禀赋,突出“特色",紧扣“优势",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选好产业、精准覆盖。进一步推动贫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和产业精准脱贫重点县建设。

打造绿色品牌农业。支持贫困县建设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申报认证“三品一标"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夯实产业脱贫基础。以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承载,推广订单生产销售帮扶模式,培育打造优势特色农业品牌。集中打造“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大荔冬枣"“临渭葡萄"“合阳红提"等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在做稳一产的基础上,坚持强二产、活三产,加快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空间。大力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新业态,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创业创新。

增强主体带动能力。加大对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市场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引导新型主体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托管、股权合作、吸纳就业等方式,与贫困户形成稳定的产业帮扶共赢机制,带动贫困人口精准受益。

建设“两园"扶贫平台。利用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畜禽养殖、林下种养等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能力。

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速贫困地区土地“三权分置"和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产权确权、赋能、搞活,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新动能。指导贫困县区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让贫困人口享受资产收益和改革红利。

加强科技培训支撑。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对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引进、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贫困人口技能素养。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集中培训,切实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

做好驻村帮扶。加大单位扶持力度,帮助对口贫困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强基层班子,发展致富产业,推动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新闻推荐

写意沿黄观光路 ——陕西普通公路一号工程走笔

沿黄架桥非易事。蒙晋陕三省交界处,也是黄河入陕之源。为修沿黄路,“蜘蛛人”在高达几十米的土山上进行防护栏作业。本报记者陈瑾文/图沿着黄河,一路向北,再北。站在黄河入陕的界点,可以清晰地看到河...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