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写意沿黄观光路 ——陕西普通公路一号工程走笔

陕西日报 2017-04-13 15:02 大字
沿黄架桥非易事。

蒙晋陕三省交界处,也是黄河入陕之源。

为修沿黄路,“蜘蛛人”在高达几十米的土山上进行防护栏作业。

本报记者 陈瑾文/图   

沿着黄河,一路向北,再北。

站在黄河入陕的界点,可以清晰地看到河流注入陕西的脉搏。温柔、敏感、多情,又厚重。黄河,将三秦大地凝聚在一起,也用这捧水,养育了三秦子女,让黄河文明融汇于我们的血液,教会我们不忘这方水土的恩赐。沿着黄河,陕西由北至南修起了一条曲折的沿黄(河)观光路——陕西普通公路建设一号工程。走进沿黄路,才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商道,更是一次致敬母亲河的膜拜。

从北向南,途经4市12县,我们品过了清如泉水的宁静,看过了波涛如怒的湍急,赏过了在平仄中流淌的乡音,听过了一茬又一茬的梦想,伴着多姿的黄河,我们才能体会到那些沿黄修路者攀爬的身影,横跨沟壑的桥梁,背后是怎样的一种坚守和信仰。 

  1、踏平坎坷成大道

黄河的早春并不算舒服,胜在开阔。天空是瓦蓝的,空气洁净而干燥。一眼望去,河面闪着金光看不到边,静静流淌。延安市宜川县沿黄观光路的便道上,橙色的七八台施工器械被正午的太阳照得像是火烧,修整着这片默然高耸的黄土崖。

2016年之前,这里还是被现代社会遗忘的16公里,无人、无路、无饮水、无信号。现在,这里沿着黄河有三条路,一条沿黄观光路,另两条为修路所打的交通便道,错落在这悬崖上。不同的施工车辆在指挥下,井井有条地行动着,轰隆的器械声为这荒山增添了些许别样的生机。

这段路全线总长28公里,新建路段穿越16公里无人区,路基穿越97座大小山头。项目沿线路基均位于临河半山腰和悬崖峭壁之上,路基以上为万仞高山,数丈深渊以下是滚滚的黄河,山高路险、梁峁连绵、沟壑交错,施工场地极为狭小,材料运输十分困难。为顺利施工,项目部修筑便道近300公里,安装动力线60多公里、8个变压站、7个通讯信号放大器,使用炸药1300多吨,挖山平地150亩建造两个预制场。“这相当于1米的路,开了近200立方米的石头。”项目负责人苏东东告诉记者。

去年12月,记者就曾走进沿黄观光路宜川段,这里刚刚从山体中炸出来通道,还算不上正儿八经的路,坐车走进施工现场要颠簸一个多小时。现在,一条宽10米的二级路面已基本建成。

苏东东比去年记者见到的时候多了些许沧桑。“为了赶进度,我们施工单位今年连春节都没有休假。”站在这条即将完工的沿黄路,他自豪地说,“我想没有哪个施工队伍像我们这么拼命吧。”

一般冬天,零下5摄氏度施工队伍就停工了,但是为了赶进度,苏东东他们一直坚持着没休息。延安宜川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20摄氏度,各施工队为了顺利施工,费尽周折运来18台锅炉进行蒸汽养护以便浇筑混凝土。春节期间,苏东东让年轻的娃娃们回了家,自己和工程部分领导仍然带着工人们干着活,有的甚至把妻子孩子接到工地上过年。

记者了解到,宜川段修好之后,从宜川到韩城的距离将从6个小时缩短到不到1小时,极大地缩短了两城之间的距离,而且这段路依山傍水,风景独特,旅游资源经济潜力巨大。

“没回家,对不起孩子和妻子,回了家,对不起工地,对不起这条路。”苏东东说他曾站在黄河对面的山西段看这条路,工程之宏伟让他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人的一生又能做出点什么呢?如果能修好这条路,就是我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了吧。”

修建沿黄观光路,辛苦的故事不止这一个,有接上工程就忙白了头的,有修不了路天天坐船而上的,有困在山里吃不上饭的……这条路,脚踏的是多少人的汗水和心血,倚靠的是多少人的梦想和信仰。

沿黄修路并不是一个新课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沿黄公路的构思已形成,但因技术和资金的问题被反复搁置。经过了十几年不断的努力,沿黄公路才从条条村道演变到省道,从粗糙设计演变到整体规划,上万筑路大军在这828.5公里的沿黄线上,历经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在沟深坡陡、土石纵横的悬崖峭壁间,一点点、一寸寸凿出一条通天大道。

有的路,一旦修建,就成为了传奇。

   2、路让我们选择坚守自己家园

饱含对黄土高原的热爱,打造最具中国味的咖啡品牌,这是曼乔咖啡一直坚持的理念,而这一梦想也依托沿黄观光路成为现实。

位于神木县的万镇和陕北大多村落一样,是以红枣种植为主的农业村,有6万多亩的红枣种植规模,正常产量达5000万斤。

2007年,曼乔咖啡的创始人张亮还是这里的一名普通村官。偶然的机会,让他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那里学习到红枣的深加工可以做成咖啡,口味独特,市场广阔。在他们村,红枣有的是,但是咖啡和运输要怎么解决呢?时间不长,2009年,神木开始启动修建一条沿着黄河的过村公路,听说可以贯通南北,这给张亮的想法提供了可行的基础。2011年,张亮带头创办的红枣现代化深加工,第一次让陕北红枣与代表西方文化的咖啡进行了完美的融合。

“公司去年纯盈利200万元,我们在西安、广州等地的便利店及大型超市已经开始铺货,网店也受到广大网购客户的青睐。另外,神木城区也已启动曼乔咖啡旗舰体验店。”公司负责人张小峰介绍说。公司曾以高出市场均价近5毛的价格收购了40万斤红枣,及时解决了当地红枣滞销的难题。

如今,曼乔咖啡的母公司陕西华和实业通过土地流转建设的千亩优质红枣品种改良种植示范基地一片生机,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兴建的现代化红枣深加工工厂在黄河之畔屹然挺立,正在成长为神木县沿黄生态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可以说,没有这条沿黄路就没有我们曼乔咖啡。”张小峰说。

记者随后参观了曼乔咖啡在黄河岸边的工厂,厂子里出乎意料的都是年轻的面孔。原来以前有人上外打工,现在听说家旁边工厂效益不错,就奔着回来了。公司解决了100多人就业,多以30岁为主,其中还有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事实证明,产业的带动,经济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坚守自己的家园。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沿黄观光路的建成,可以说是补齐贫困地区交通“短板”。这条路沿途有8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贯穿的72个乡镇1220个村基本上也都属于贫困村。这一区域的道路等级普遍不高、路况较差,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为陕西脱贫攻坚重点区域之一。

从沿黄公路最初的酝酿、提出到后来的决策、规划、建设,考虑得最多的也是最主要的功能意义,就是助力沿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沿黄公路建成后,可将9条高速公路、13条国省干线公路以及80条县乡公路连接起来,有效改善黄河沿岸乡村交通条件,缓解沿黄地区交通“瓶颈”制约。

“作为较早建设沿黄路的县区之一,我们县上多次筹集资金,将它作为统筹神木城乡发展、南北发展的关键。”神木县县长封杰这样说。

“我们多次深入建设工地一线现场指挥,与三家中标企业签订了责任书,全程督查。”佳县县长刘生胜这样说。

“我们每天都要通过短信、微信、QQ进行会谈,有问题立马上报,能当天解决就当天解决,保证不延期!”延安市交通局副局长、沿黄观光路延安项目管理处处长呼永兴这样说。

“我们组织开展了‘大干一百天\’‘决战120天’等突击行动,各施工单位攻坚克难、千方百计加快工程进度。”韩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喜这样说。

······

一条路的修建,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沿黄观光路所到之处,都是一片加油鼓劲的声音,沿黄观光路开工以来,沿线各地政府及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做好公路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各施工单位攻坚克难、千方百计加快工程进度,只为早日将这条“致富通道”打通。

  3、家乡的美景是用来分享的

陕西最北是府谷,府谷最北叫墙头。

这里是明榆塞长城的起点,也是黄河入秦之首。一头一首,万里长城与黄河在这里握了手。

看见记者们的到来,墙头农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李桂锋站在黄河龙湾旁边激情四射地展开了他的演讲:“空中俯瞰龙湾,犹如《太极图》,阴阳极分明,其阴极水草丰盛,郁郁葱葱,阳极秃岭高耸,寸草不生。”一眼望去,这黄河盘在此处,确实像一条潜龙,随风摆动,秀美神奇,又如万绿丛中玉带相绕,与周围雅丹地貌交相辉映,奇妙无比。在围观者的赞叹中,李桂锋非要将记者们带到“莲花辿”去看看:“南有青木川,北有莲花辿。我们莲花辿是晋陕蒙三省交汇之处,在那里可以一脚踏三省,绝对不虚此行……”

辗转的路上才知道,李桂锋是墙头本地人,对这里的热爱是天生的,一旦讲起这些古老的故事和传说就停不下来了。“沿黄观光路的修建,让我能有机会将自己家乡的美丽传播出去,对我来说,使命和意义都十分重大。对于我们这些高原深处的小村子实在是太大的机遇!”

一路走来,像他这样积极介绍着自己家乡的人不在少数,都是因为真诚的热爱,黄河沿岸,有着太多著名的景点,也构建成了陕西东部一条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线路。

在这座“天然的历史自然博物馆”里,从北向南分布有古长城、白云山、延安革命圣地、南泥湾风景区、壶口瀑布、黄河龙门、司马迁祠、韩城古城、洽川黄河湿地、三门峡水禽自然保护区等,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黄河景观。

过去,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景区可进入性差,大大影响了黄河沿线旅游的发展。沿黄观光路的修建,将沿线4市众多旅游景点串成了一线,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比如,渭南韩城沿黄路段就以黄河、沿黄观光路为主线,依托农家乐、生态园、红枣林等载体,完成黄河湿地公园建设,将黄河沿岸建设成集田园风光展示、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示范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观光区,大荔段、合阳段也纷纷建成了水上自行车赛道、服务区、渔家乐等系列配套设施。自从沿黄观光路渭南路段通车之后,到渭南旅游的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增多。更有不少山西和内蒙古的自驾游游客,专门绕道陕西省境内走沿黄观光路,一览三秦大地的景观。

  4、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依托沿黄观光路,我们除引入机场和空轨,还将在这里修建一条黄金水道。”韩城市交通局局长梁红勤说。

黄河走到韩城,突然变得开阔起来。站在姚家庄观景台,眼前十分开阔,格外壮观,似乎一下子觉得天和地也宽了起来,黄河从一个着急的愤青突然变成一位儒雅的老者,不紧不慢地流淌在天地之间。

平稳缓慢,黄河在韩城的特点,让韩城决定打造黄金水道,游客们在黄河上可以坐船观光,近距离触摸母亲河。但记者了解到,这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是治理黄河水患,恢复耕地的需要。

原来,黄河时隔十五年左右就会经历一次大水,为了治理这个问题,韩城市已经筹备很久。这次,刚好依托沿黄观光路,韩城市决定将顺路修建大坝,堤路合一,为治理黄河水患而做准备,同时释放空间,恢复耕地。去年,韩城市南潘庄已修好部分航道,恢复耕地1.2万亩。

一条路助力一方人民致富,一条路助推一带城镇发展。沿黄观光路所到之处,城市都是焕然一新。

省长胡和平之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标准推进沿黄城镇带建设”。随着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逐步实施,沿黄城市带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去年,《陕西省沿黄城镇带建设规划》编制完成。该规划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将陕西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建设“三个陕西”,改变陕西省沿黄地区整体发展滞后的积极应对。

目前,沿黄观光路沿线城市都已经纷纷苏醒,行动早的开始进行路面升等改造,行动迟的直接提升标准,打造更高级的坦途。2016年年初全省公路工作会议上,省公路局就将沿黄公路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年中全省召开了沿黄公路建设推进会和“决战120天劳动竞赛活动”,从各个方面动员各单位推进目标完成,全力打好沿黄公路建设攻坚战。“目前,沿黄观光路全线进展顺利,质量状况总体可控,我们确保7月完成主体工程,8月建成通车,为省委、省政府和沿黄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陕西省运输厅党组成员、公路局局长万振江说。

沿黄观光路是新常态下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工程,对陕西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追赶超越发展意义重大。沿黄观光路,不仅仅是陕西东部地区的南北大通道,更是有力的巨人之臂,必将托起黄河沿线产业发展的希望,托起沿线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

新闻推荐

渭南公布百次以上未处理交通违法车辆信息 一私家车10个月违章469次

  本报渭南讯(记者杨晶)近日,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布公告,公布了全市百次以上未处理交通违法车辆的信息。公告显示,共121辆汽车有百次以上未处理交通违法行为,其中小型汽车共118辆,大型...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