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落后村来了个“第一书记” ——大荔县西渠村“第一书记”宋雪源的故事

陕西日报 2016-06-07 18:46 大字

本报记者 卢萌 通讯员 孟耀辉 王刚刚

许庄镇的西渠村,曾经是大荔县有名的烂村子,各项事业都落在“落后榜”里。可是,自从去年县上给他们派来了个“第一书记”,这个村子一下子“浪子回头”,今非昔比了。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和村民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个第一书记名叫宋雪源,是大荔县许庄镇财政所的所长。去年,县上搞***,财政局把他派到了西渠村。有人说,第一书记就是个“挂名”差事,走走过程,做做样子就行了。可是宋雪源不这样看。他有一个朴素的观点:咱来到村里,代表的不是咱个人,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给群众不干些实事,不光是丢自己的人,更是给组织抹黑哩!所以,他一到村里,就没有把自己当外人看,一头扎进去,想着法子要干一番事业来,对得起“第一书记”这个光荣称号。

村子烂,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宋雪源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摸底子,找出了“两委班子号召力凝聚力差、有想法没办法、干群沟通少、支部活动不经常、党员干部缺乏活力和冲劲、村上无组织活动场所、群众办事难、产业发展思路不明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是困扰西渠村发展的症结所在。找出了病因,宋雪源开始围绕问题找出路。他先后组织召开了5次村两委会和3次全村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共谋全村发展良策,从村级党组织整顿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主导产业发展、群众观念转变等方面入手,牵头制定了西渠村三年发展规划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方案。

干出一点实事来,破解生产发展燃眉之急

“我在干,群众在看,只有干出一些实事,才能赢得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宋雪源说:“说得再好,都是口号。要想凝聚人心,必须干出摸得着、看得见的实事!”

在他的带动下,经过反复研究,村两委会决定先从群众最关切的村部修建、巷道硬化、危漏校舍修缮等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解决几个当务之急的难事情。他积极联系协调相关部门跑项目、争资金和联系工程队,始终坚持在施工现场,严格把关项目建设质量,及时协调处理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新建190㎡的村部和2000㎡的群众休闲文化广场投入使用,硬化巷道800米,硬化生产路1万㎡,铺设沥青路368米,安装路灯160盏,绿化巷道6000米,村内主巷道全部实现硬化绿化,巷道夜间照明实现全覆盖,危漏校舍修缮全面完工,西渠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提升,村部、学校外围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依法治国理念、新农村建设、孝道文化的140米文化墙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村庄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咱们村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干净整洁美观的村道,让人眼前一亮,感觉心情都变好了。”村民张亚娟对记者说。

此外,宋雪源还多方筹措资金、争取项目,对西渠村北部旱垣区耕地灌溉设施进行完善,修建了地埋管道灌溉设施,解决了当地群众靠天吃饭的困难局面。

聚焦难点,为群众致富想点子

农村要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是关键。在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的基础上,“第一书记”宋雪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快村级主导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上来。一方面,依托西渠村苹果、冬枣、桃杏等早熟杂果和畜牧养殖等农业资源优势,成功注册了大荔县硒果果品和畜牧养殖两个专业合作社,探索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促使农产品上规模、创品牌、提效益,着力提升农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针对2015年村民瓜果出现滞销的问题,第一书记发挥他信息畅通等自身优势,积极联系客商,千方百计帮助果农进行销售。同时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发展劳务输出,全村2015年劳务输出百余人次,累计实现务工收入200余万元。“两项措施同时发力,有效提高了群众收入水平,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8900元,增长到2015年的10600元。”村支书吕新发对记者说。

凝聚民心,大抓乡村文明建设

“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传统美德、法治理念、集体意识等精神文明要素深入人心,营造文明、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使大家人心思齐,紧紧拧成一股绳。”第一书记宋雪源在村两委会和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上感慨地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驻村一年来,通过绘制内涵丰富的文化墙,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依法治国理念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在重阳节、春节慰问孤寡老人,广泛宣传和树立尊老爱幼、传承孝道的先进典型,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和重大节日庆祝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通过邀请在外创业人士召开“我为西渠发展建言献策”座谈会,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等集体活动,增强了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参与全村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群众观念真的是转变了,以前村上开展集体活动,还得挨家挨户通知,有的叫都叫不来,村上今年搞村部建设、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好多群众直接跑到村部找我,主动要求给自己派活干。”村主任杨社民对记者说。“村容村貌改变了,知名度也提高了,2016年以来,我们村累计接待临潼、临渭等临近区观摩学习60批次,党建工作还受到省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汇聚合力,构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长效机制

作为财政所长,宋雪源在担任第一书记期间,没有忘记财政局这个坚强的“后盾”,及时就西渠村的发展向局党委汇报,争取到了大荔县财政局局长张红林的大力支持。一年多来,县财政局在项目、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了宋雪源很大的支持。局长和党委书记多次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进行指导,为村子建设发展出谋划策,给第一书记加油鼓劲。同时,许庄镇党委政府以及西渠村两委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和生活方面给予全力保障,积极为驻村各项工作创造便利条件。“正是有了局领导和镇党委以及村两委的鼓励关心支持,驻村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干起来也更有底气和信心。”宋雪源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第一书记是荣誉,更是责任担当。对西渠村未来的建设发展,宋雪源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规划和打算:“我将紧紧扭住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群众拥有更多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为出发点,突出抓好村干部教育培训和后备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村干部履职尽责能力,积极探索发展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引进小型环保企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倾心打造富裕、和谐、美丽新西渠,届时向组织和群众交一份满意的驻村答卷。”

新闻推荐

省水务集团: 扶贫不做“客人”做“主人”

本报讯(记者乔佳妮元莉华)“不走寻常路”这句广告词用在省水务集团的扶贫实践中依然适用。在对大荔县新颖现代农业园区的产业扶贫中,省水务集团注入资金和园区所在的合作社组建股份制新公司,共同经营...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