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夜市”助农“大舞台”

渭南日报 2022-02-23 00:46 大字

本报记者贾维

“走,逛夜市去。”2月21日傍晚,从渭南经开区中垦大道华山牧乳业公司下班的小霍村村民张玉红招呼着一家老小出了门。夕阳西下,渭南经开区小霍村失地扶贫就业夜市上人来人往,烧烤、碗碗肉、羊杂汤、炸油糕、小馄饨……各类小吃摊位一字排开,香味四溢。

和张玉红一样准备在这充满烟火气的夜市饱餐一顿的都是来自周边工厂的工人或者附近的村民,大家纷纷前来品尝自己中意的美食。卖豆腐脑、碗碗肉的大姐梁锦娟这边,客人络绎不绝。“光这粉蒸肉夹馍我一口气就吃了3个,配上这刚出锅的豆腐脑,别提有多美了!”顾客马大哥热情地向记者推荐着。

听到客人的夸赞,梁锦娟笑得合不拢嘴,她怎么也想不到,得益于小霍村失地扶贫就业夜市的她也能在下岗后再就业。原来,曾经的梁锦娟一直在西安某工厂打工,2018年由于工厂改革转型,她的名字就归到了裁员名单里,回到家乡的她一直在寻找着新的工作机会。2021年小霍村失地扶贫就业夜市开业,做得一手拿手菜的她产生了摆摊做生意的想法,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梁锦娟凭借着做嫩豆花和碗碗肉在方圆十里有了名气,再加上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让循着这一口地道美味而来的西安、富平、澄城等地的人也纷至沓来。

“这个夜市让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实现了再就业,还成了网上的‘红人’,有了可观的收入,真的太满意了。”梁锦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在小霍村失地扶贫就业夜市里,像梁锦娟这样靠摆摊获得实实在在收益的老百姓比比皆是,这些也都与小霍村失地扶贫就业夜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要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关键在于失地农民、入乡回乡人员、在乡能人等创业主体。小霍村位于渭南经开区阳曲街道办3公里处,与雨润集团、青岛啤酒厂、中国酵素城等37个大型企业毗邻,周边人流量大,餐饮服务前景广阔。依托着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小霍村党总支书记霍社武当机立断提出建立夜市,发展地摊经济,在烟火气里为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于是,小霍村将现有地摊进行整合,把村部广场及花园按照规划布局设计,并引导规范经营,村协同相关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和服务,于2021年成立了小霍村失地扶贫就业夜市。

“一直以来,我们都致力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群众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多渠道增收。”霍社武说,他们打造的这个小霍村失地扶贫就业夜市,不仅给小霍村失地、失业群众创造了一个就业平台,也让很多无法外出的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既方便他们照顾家里,增加家庭收入,又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霍社武站在小霍村失地扶贫就业夜市前,看着眼前一番热闹的景象分外感慨。“党群干部齐心协力,老百姓干劲十足,我们小霍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群众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幸福。”

新闻推荐

“小举措”传递“大爱心” 澄城县“社会爸爸(妈妈)”孤贫儿童结对帮扶的故事

本报记者冯战武通讯员雷蕾从亲情出发,从小事做起,澄城县善良的“爸爸妈妈”们一干就是20年;他们走出了办公室,奔向了孩子...

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澄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