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尧头陶瓷传承人周铁怀
调研队与周铁怀合影
近日,我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调研队赴澄城县调研陶瓷文化,来到澄城县尧头镇尧头窑遗址区,有幸见到了尧头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周铁怀师傅,并与他进行了一场心与心的交流。
澄城尧头窑烧制技艺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周铁怀师傅就是其代表性传承人。
正是晌午时分,走过蜿蜒的小路,经过烈日的炙烤,我们早已汗如雨下,但甫入窑洞便感到凉意扑面而来。洞内无光,只有洞口暴露在阳光下,入眼处皆是成型的杯碗盆壶,大约有上千件,整齐排列在两侧等待一同下窑烧制。我们正暗自惊讶这庞大的数量,讲解员提醒说:“周围摆的都是周师傅做的半成品,小心一点,不要碰碎了。”周师傅走到洞口有亮光的地方,随意坐在一个石墩上,周围是他准备烧制的半成品。和每一个普通的老人一样,他身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岁月痕迹;和每一个普通的老人不一样,他苍劲的手仿佛可以抓住在时间中流逝的传奇。
年近七旬的周师傅很健谈,知无不答,答无不细。
据周师傅讲,他初中毕业后就继承祖业,成为“周氏”第十代传人。改革开放以来,他加入到陶瓷制作行列,凭着坚韧和精湛的手艺立足。40多年的经验,让他早已经驾轻就熟,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后来的小有名气,再到如今的“国宝级”人物,一步步走来,充满艰辛却也自得其乐。
对于这项传统手工技艺未来的发展,周师傅显得很乐观:“原来就我一家做,现在已经几家了。”很多年轻人也逐步加入到陶瓷制作的行业中来,尤其是一些孩子也会抽空来学习。基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些老玩意儿。尧头主产民瓷,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其无污染无添加的纯手工制作受到很多人青睐,用周师傅的话说就是“用着放心”。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希望得到一件周师傅亲手烧制的瓷器。
沿着古遗址区一路走来,昔日繁华不在,干涸的黄土地上杂草丛生、断壁残垣,唯有古窑屹立如初……据讲解员介绍,尧头粗瓷是渭北历史上著名的汉族民间瓷窑,有着1300年的烧造历史,其窑址是民间陶瓷文化遗存的重要地方。明清时期是尧头陶瓷的鼎盛时期,有窑百余处,年产陶瓷220多万件,不仅占据了渭北各县市场,而且远销山西、甘肃等地。清末至民国初期,由于战乱及匪患不止,加上光绪3年大饥荒的影响,导致澄城县人口急剧减少,尧头的陶瓷业亦严重衰落。近几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尧头陶瓷的瓮、盆、罐等主要产品用途渐失。陶瓷艺人大都已六七十岁,新培养的陶瓷艺人不足20人,仅存的小作坊只能视市场需求断断续续地制造少量的应时产品。尽管如此,在周师傅等人的坚守下,尧头陶瓷终是看到了生机和希望。
一双手,一块土,足以留住即将遗失的文明;一个人,一颗心,足以点燃飘摇千年的窑火。走过最艰难的路,便会迎来生命的光,愿每一个老尧头人都能看到尧瓷重现千年前的辉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颖楠刘苡璇/文靳其润张宇洁/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栋通讯员程琳)今年以来,渭南市澄城县委组织部围绕追赶超越主题,扎实推进组织工作重点任务的贯彻落实,通过“三个...
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