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乳娘”柔情悲壮 历时数年采访众多亲历者及其后代,铁流和赵方新推出纪实文学《烈火芳菲》

半岛都市报 2022-01-13 00:41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黄靖斐

战火年代,胶东半岛的乳山地区,有三百多位年轻乳娘哺育了1223名革命者后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民鱼水之情。著名作家铁流和赵方新历时数年,寻找众多亲历者及其后代,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以朴实真挚的笔触,塑造了这群感人至深的女性形象。目前,这部以“胶东乳娘”的故事为题材的长篇纪实文学《烈火芳菲》已正式出版。

报告文学的根本是真实性

“胶东乳娘”是齐鲁红色文化的一面鲜艳旗帜,也是全国根据地英雄母亲群体的典型代表。她们不直接参与战争,却以秘密的方式接过重托,哺育革命者后代,多少年来她们始终保守着这个秘密。

如何写好“胶东革命故事”,对报告文学作家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在铁流和赵方新看来,报告文学的根本是真实性,叙事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就要求作者处理好真实性和文学性的辩证关系。在创作之初,两人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写出有生气的人物、热腾腾的故事来。

“故事是跟着人物走的,解决了人物的问题,故事自然就带出来了。向人物无限靠近,是创作上的华山一条路。我们只能当掘进者,从芜杂的资料和厚厚的时光壁垒间开出一条隧道,抵达人物面前,倾听他们的吆喝、絮语、歌哭,感受他们的气息。”铁流和赵方新开始在乳山市的山区进进出出,拜访“乳娘”和她们的后代,从其讲述中,还原了一个个饱满的乳娘形象。

赋予故事更新更深的意义

家住乳山市崖子镇一个山村里的王奎敏老人,是目前在世的几位乳娘之一。他们坐在她家的大土炕上,听她用浓重的方言讲述哺育乳儿的故事。说实话,王奎敏老人的方言在他们听来简直如域外之音,但老人重温往事激动又带着母爱柔情的神情打动了他们。

王奎敏接受哺乳革命乳儿政文的任务时,自己的孩子才刚刚夭折了。她们献出的不单单是乳汁和时间,更多的是母爱,明明知道乳儿们长大后会被带走,依然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生命跟乳儿的生命焊接在一起。每每写到乳娘与乳儿分别的时候,两位作者都跟随着情节的推进而痛彻肺腑。王奎敏跟乳儿的分别也不例外,她受的煎熬一点不少。她一次次接待来访者,总是忘不了请来人帮着给她的政文捎个信儿,想在有生之年再见见他。采访结束,九十多岁的老人执意要送他们出来,“像是送别,又像迎候”。她送别了自己最好年华里的记忆,又期待着迎来最牵挂的人。

近几年关于胶东乳娘的故事,已经被媒体报道过许多次,如何赋予这些故事以更新更深的意义?书写佟玉英与乳儿王永胜的故事时,作者进行了深度开掘,打开了新的界面。乳娘和乳儿的关系一直是个复杂的存在,大多数乳儿就像王永胜一样对那段记忆有了隔膜。佟玉英作为一位普通的母亲,对自己哺育过的孩子,并没有额外的要求,当王永胜生了孩子,亲生母亲不能伺候月子时,一个电话打来,佟玉英从大山里奔来,又担负起了为人母的职责。正是在这样的相处中,王永胜重新找回了女儿的身份,认同了乳娘那无私的母爱。

新闻推荐

在威海首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乳山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可融资

农村大众报乳山讯(通讯员王嘉)乡村振兴,既要解决发展条件和发展要素的问题,也要解决路径创新和发展动力的问题。乳山市通...

乳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乳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