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姥爷

烟台晚报 2016-12-16 00:00 大字
高绪丽

年前,奶奶去城里的姑姑家小住,临上车还一个劲儿地叮嘱我的父亲,“捎信跟南台的说声,过年时就不用他们来跑一趟了,我这个当姑的知道俺那些侄儿孝顺。”奶奶口中的“南台的”,说的是大舅姥爷家的儿子,她的侄子们。

南台村是奶奶的娘家,奶奶一母同胞姐弟三人,早些年,青岛的二舅姥爷去了,如今已是九十余岁的奶奶,只剩下南台村大舅姥爷一个弟弟了。前些日子回了趟老家,刚迈进街门,就看见奶奶坐在屋里望着窗外发呆。见是我回来了,她悠悠地说:“又快到清明了。你喜爱写文章,就写写你老姥爷吧。”老姥爷是奶奶的父亲,墙上的相框里有一张老姥爷的照片,奶奶的样貌随了她的父亲。

2003年的春天,我跟随八十多岁的奶奶一起去北京看望过老姥爷。那时,已近百岁的老姥爷虽是老态龙钟,但依旧头脑清晰,他跟奶奶说,“若是有机会,还真想再回趟牟平。”遗憾的是,老姥爷最终没能如愿。

说起老姥爷,奶奶来了精神,半个世纪前的事情,娓娓道来,那神采,根本不像一个九十余岁的老人。我想起2003年那次,八十余岁的奶奶出了北京火车站,不需问路,完全能分得清东南西北,能直奔地铁站,乘着地铁从崇文门去往木墀地。现在想想,那腿脚,那头脑,这是那个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里未见过世面的老太婆吗?

老姥爷名叫王甫。1907年出生,1933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负责烟台地区沿海一带地下党的组织发展工作,1935年参加“一一四胶东大暴动”。抗战爆发后,他又参与组织发动抗日队伍,开辟蓬、黄、掖胶东抗日根据地,并担任重要职务。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他调任北京市委任副秘书长。1978年10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后任常务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1991年离休。老姥爷的生平事迹,是在他去世后由上级整理成册,给家人人手一份,直到那时,奶奶才知道,原来她的父亲那些年一直在做着革命的大事。

老姥爷参加革命后,就与家里失去了联系,多年杳无音信。直到1963年的冬天,有人去县里开会,辗转捎来口信,说老家是南台的王甫王书记在寻找他的家人。几十年来,这是奶奶第一次听到有关她父亲的消息,重要的是,她的父亲还活着!转过年的春天,奶奶与爷爷一商议,拿着家里仅有的十几块钱,独自一人,抱着最小的姑姑,踏上了寻父之路。奶奶说,在那之前,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孤儿,现在她不是孤儿了,她还有父亲。

在老姥爷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期间,曾到山东视察,在离南台不远的乳山地界落过脚,父亲还与大舅姥爷家的孩子一起去看望过他。当老姥爷抽时间见到他的孙子、外孙时,一度哽咽落泪。当提及在那动荡十年里,父亲他们这些后辈都曾因老姥爷受到过牵连时,老姥爷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在老家种地就很不错,至少踏实。”老姥爷逝世时,享年100岁。在上级整理的生平简介里对老姥爷是这么评价的:“他对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处处表现出人民公仆的本色。王甫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新闻推荐

“流动营业厅”走进百姓家

商报济南消息(通讯员孙杰记者史尚静)“大姐,您只需要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服务平台,并绑定户号,就可以通过微信随时随地查看用电信息了。”10月12日上午,国网山东乳山市供电公司“流动营业厅”走进诸...

乳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乳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老姥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