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倾听者”和“践行者” 环翠楼街道扎实开展大走访,为民服务“一以贯之”

齐鲁晚报 2021-11-02 05:22 大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陈乃彰

通讯员王琳

10月19日,在环翠楼街道西北村社区西城路1号楼四个单元楼前,环卫工人们正在用铁棍等工具把雨水箅子挨个撬开,随后使用铁锹、长撬棍等工具将雨水井内沉积的落叶、垃圾、淤泥等清掏干净。

“在大走访过程中,有很多居民反映雨水箅子里经常传出臭味,家家户户连窗户都不敢开。”西北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艳军说,既然居民有需求,那就要结合为民办实事活动做好问题整改工作,集中一切资源、一切精力,下大力气攻坚突破、着力解决难啃的‘硬骨头’。

听民声方能知民生,解民忧方能暖民心。近日,在环翠楼街道,这样“有求必应”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

为推动“第四季度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环翠楼街道将“大走访”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党员干部深入网格、下沉一线,充分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广泛宣传街道工作成效,确保走访覆盖面最大化。

摸排群众“急难愁盼” “铁脚板”跑出“真问题”

近日,在西门外社区入户走访调查时,不少居民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小区内有块公共用地——如何使用一直没能达成一致,如今已经有居民在上边开出了一片菜园子,十分影响小区的美观。

居民所想、所需就是街道和社区的所急和所干。为妥善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西门外社区召开联席会议,集思广益,终于寻到“妙计”——小区出入口靠近机动车道,居民出行时十分不安全,这块空地刚好提供了缓冲区域,可以将小区内的这块空地铺平,四周围上一堵墙,建成一条安全缓冲带。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小区里不文明的种菜行为,又能保障居民出行的安全,还美化了环境,可谓‘一举三得’。”西门外社区党委书记李丽娜说。

据介绍,“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环翠楼街道立即启动工作部署安排,并抽调相关科室的6名骨干成立工作专班,对走访全过程进行集中督导调度,确保有序进行,同时制定“1+1+N”的走访模式,由社区、街道、共建单位组成走访团队基本模型,区直部门、楼长、协管员、网格员等单位团体参与其中,形成“N”阵容,助力大走访工作开展。

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放弃休息时间,按照“每户必到、每人必联”的原则,下沉到一线,逐户发放《环翠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征求意见表》等宣传材料1990份,向居民们介绍街道的各项重点工作,用心聆听群众的心声,并认真填好群众满意度意见征集表,积极汇总居民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反馈的困难问题,真正做到“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满意上来”。

此外,为使“大走访”活动落在实处,街道以“小切口”“小提案”为突破,推动民生服务得到“大提升”。通过联合片警批评教育不文明养犬的现象;召开街谈巷议自管会,商讨研究社区下雨天接水滋生蚊虫的问题等等,在畅通社情民意收集渠道的同时,使基层难题更易解决。

走访在先、整改为实 当好“倾听者”和“践行者”

露天烧烤、马路市场、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问题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扰民、影响交通……一直以来,东南村社区接收到的关于东城路夜市的各类投诉问题层出不穷。

“夜市小餐车不仅严重占用了辖区的停车位,而且半夜收摊后拖车的噪音也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东南村社区居民丛巧滋说。

自从10月8日东城路夜市搬迁以来,环翠楼街道以此为契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协同相关部门分批次、分区域对社区的“障碍物”进行清理、挪移,切实增强辖区居民的幸福感。东南村社区不少居民纷纷表示,“自从夜市搬离之后,后半夜再也没有拖车的噪音了,我也能睡个安稳觉了,环境卫生也跟着好了很多。”

走访在先,整改为实。环翠楼街道将此次走访活动的重点放在“落实”上,走访人员随身携带一份调查问卷,每到一户都和居民亲切的拉家常、听心声,询问人居环境、教育医疗、文体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走访情况,建立问题台账,直接捕捉第一线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当场解决答复的给予当场解决答复;不能当场解决答复的及时汇总到走访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限期处理,真正为群众服好务、办实事。

联系服务群众 发动群众组成志愿者队伍

海城社区的居民梁宝财此前是一名退伍转业的军人,在待业过程中,因为安置费迟迟下不来,就向海城社区的工作人员求助。社区工作人员几经周转后,终于帮助梁宝财解决了安置费的问题。

梁宝财感激不已,一心想要找个机会为社区做点什么。很快,他就有了主意——凭借着自己维修的手艺,在社区内组织成立了一个义务维修队,在社区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此之后,他就常常在社区内寻找“麻烦”,焊接小区损坏的楼宇门、固定楼前摇晃的铁栅栏、修补小区破损的花坛、帮助居民维修家用电器。不仅如此,他还发动了自己的妻子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区内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

“曾经我受到社区的帮助,现在我有能力也有意愿,为社区出一份力。”海城社区居民梁宝财说,希望人人都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来,让社区变得更加和谐美丽。

海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陶新君感叹道:“梁师傅是我们社区的一个宝。他既是居民的好帮手,也是社区的好助手。他的觉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如今,环翠楼街道“联系群众大走访”活动启动以来,街道工作人员联系服务群众,同时又发动群众组成志愿者队伍,让一部分被服务的人变成服务他人的人,形成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

截止10月20日,街道共走访10265户居民,已完成走访比例94.12%,其中东北村、西北村等13个社区已完成走访比例100%,累计共发放55958份宣传材料,收集群众诉求问题100件,已解决诉求94件,解决诉求比例94%。接下来,环翠楼街道将会继续把“大走访”活动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当好“倾听者”和“践行者”,在为民办实事中锤炼党性,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推动“大走访”活动深一度、热一度。

新闻推荐

勤奋应选对方向

每个人对道德的评判标准不同。对于社会上的公序良俗和道德标准,有的人会坚守它、发扬它,于是,世人就会认可他、赞美他;有的人...

威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