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展翅 临空经济添翼

青岛早报 2021-09-13 06:36 大字

解读

“海星”展翼满月,助力青岛腾飞。随着8月12日正式转场投运,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以省内首座4F级国际机场强悍的“轰鸣”,为青岛、山东乃至北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从8月12日到9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场运营满月,起步运行态势良好。共完成旅客吞吐量98万人次,航班起降9428架次、货邮吞吐量1.7万吨。

转场带来喜人变化

一座机场成就一座城。与一架架客机起降呼啸而来的,还有全新的发展格局和加速落地的新机遇。转场运营后,拥有行业最高运行等级的4F级胶东机场航站楼和飞行区规模扩大了4倍多,运行保障能力指数级增长。 2条3600米长的独立运行平行远距跑道,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47等民航运输最大机型;机位总数184个,近机位76组,为目前国内同体量机场最多。机场集团、航空公司、空管、海关等10余家单位驻场,迁入人员超过3万人。经过1个多月的磨合,设备、系统等软硬件之间的协调顺畅高效。

尽管胶东机场正式投入运营仅有一个月,但已经让人们看到了这座4F级国际机场给青岛带来的改变:

8月13日,胶东机场投运第二天。由香港最主要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执飞的CX951航班从胶东机场起飞,标志着青岛香港客运航线重启。这是国泰航空首次进驻青岛航空市场,为旅客前往香港以及经香港国际机场中转前往世界各地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国泰航空选择在胶东机场转场之际进军青岛,展露了其对这座4F级国际机场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也是众多航司以胶东机场转场为契机,加速展开航线网络新布局的缩影。

9月6日,胶东机场最大的基地航空企业——山航开通青岛胶东往返北京大兴航线,每天两班。这条新航线的开辟将两座年轻的4F级机场紧密连结起来,该航线也是山航首条北京大兴机场航线,为青岛与北京架设了一条便捷的空中新桥梁。

9月10日,青岛胶东空港党建联盟成立大会在胶东国际机场举行,临空区管委、机场集团、航空公司、民航监管局、海关、空管、边防、机场公安、机场管理处等18个联盟成员单位党组织集体审议通过党建联盟章程,全国首家大型空港党建联盟正式成立。今后,围绕疫情防控联动、保障服务提升、临空产业集聚等重点问题进行集体研究,真正实现“联盟事、联盟办”,打造党建联建“共同体”,构建空港党建联盟的创新示范样板,为打造千亿级临空产业链、建设世界一流生态智慧航空城提供强劲“红色引擎”。

做精做强航空产业

机场是促进各类市场资源要素加速流动、循环、联通的枢纽。从流亭机场的区域枢纽到胶东机场的国际枢纽,青岛机场的功能定位和辐射能级大幅跃升,为青岛航空产业发展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青岛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军建说,以转场为契机,青岛机场将深挖特色优势,做精做强航空运输主业。在推进路径上,将重点从日韩门户、中转功能、航空物流等方面发力——

巩固提升日韩门户功能。近年来,青岛机场积极开拓,新增札幌、济州航线,加密名古屋、大阪、首尔等航线,形成了日均往返63架次的密集航班波,韩国旅客吞吐量由第3位上升至第2位,日本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第7位。疫情以来,机场集团全力稳住日韩市场基本盘,积极推动促成东京、釜山航线的恢复和首尔航线的加密。 2025年前,青岛机场将新开通航点4个,完成对韩国全部8个航点中7个的覆盖,同时进一步加密首尔、釜山和济州航点,实现韩国航班“公交化”出行,年旅客吞吐量299万人次。新增日本冲绳、静冈等航点5个,总数达10个,同步加密东京、大阪、札幌等航线,年旅客吞吐量170万人次,排名由全国第7位上升至第5位。

强化中转枢纽功能。综合考量城市特色地理区位价值等因素,做大做强中转枢纽功能将是青岛机场发展的关键一招。目前,已量身定做了东南亚-青岛-日韩,东南亚-青岛-欧美,国内中西部-青岛-日韩,国内中西部-青岛-欧美澳,国内东北-青岛-华东、华南及日韩“五大中转通道”。未来,将依托远程国际航线、密集型日韩航班波和国内空中快线,着力做好航线、航班之间的中转衔接,广泛吸引国内、国际客源来青中转,力争把中转做成青岛民航的新优势、新引擎。

创新推动航空物流发展。针对青岛市航空物流业发展短板,青岛机场将着力推动航班“客改货”业务常态化、规模化运营。据了解,自疫情发生以来,共保障客改货航班4100架次,货邮吞吐量4.5万吨;重点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和上合组织国家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今年已累计开通首尔、大阪、河内、阿拉木图、莫斯科5条航线,有效稳定了航空物流供应链。

按照规划,到2025年,胶东机场将可满足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成为青岛在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双节点”价值的新引擎。

大空港成就大梦想

空港建设是城市发展的 “百年大计”,每一个空港的重要节点背后,都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胶东国际机场的正式启用,全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让青岛空港换上了更大的翅膀。

与流亭国际机场相比,胶东国际机场体量更大,航站楼和飞行区规模扩大了4倍多、跑道从1条变成了2条、停机位从70个变成了184个。

胶东机场是山东唯一一座4F级机场,这也是机场的最高等级,开设国内航点约130个,空中快线通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和中西部、东北部地区重要航空枢纽城市,支线航空运营网络覆盖三、四线城市。国际及地区航点连通日韩、欧美澳、东南亚、南亚、中东及港澳台地区约50个重点城市。

根据规划,到2025年,胶东机场可满足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二期规划到2045年,可满足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2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航空旅客是消费能力、商务需求相对突出的群体,构成了航空运输、商贸服务、会议会展、金融保险、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巨大市场;空港快速通达全球的货物运输能力,又成为跨境电商、高新技术研发、生命健康等对时效有较高需求产业的聚集地;诸多航空公司、航空相关产业的聚集,又会让枢纽空港周边天然成为相关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的所在地,带动总部经济发展;作为基地机场,飞机运维保养检修等一系列需求,又会成为航空制造相关产业、人才聚集的基础,催生新的产业集聚区……当空港航空线网足够密、旅客吞吐量足够大时,即便没有引导,上述要素也会自发互动耦合,催生出临空经济的巨大商机。而所有这些,都需要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构建新发展格局,开放是重中之重。只有通过扩大开放,才能实现国内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中国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要素供给体系、创新供给体系、生产能力体系和消费市场体系。

青岛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经济出海口,又是北方第三大城市;既是内外循环的“双节点”城市,又是国内东西、南北大循环的“双节点”城市。青岛的区位优势,能够把向西、向东的双向合作统筹起来,既加深与上合组织国家的交流合作,又面向东北亚、联通日韩,使东西双向合作在这里交汇、互动。

青岛的海洋、港口优势,能够对内与京津冀、沿黄流域、东北三省形成发展良性互动,辐射引领全省;对外面向东北亚、联通日韩,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不仅让全世界的优质资源通过青岛“进来”,也让全省、沿黄乃至全国的优质产品通过青岛“出去”。

这是青岛的开放大势,也是胶东机场响应的时代大势。胶东国际机场的启用,就是青岛扩大开放的关键一步,让“双节点”的覆盖范围显著外扩。

这不仅是青岛的开放,也是服务于整个胶东经济圈、整个山东省、整个沿黄流域的开放。胶东机场位于 “日照-威海-潍坊”T形结构的中心,是距离胶东经济圈更“近”的空港龙头,是胶东经济圈与日韩深度连接的空中高速;立足东北亚,青岛也有了更大更完善的空港,可以用来加速客流在东北亚的流通——青岛位于北京、上海、首尔三大城市的中心,飞往东京也十分便捷,是区位极佳的航空中转站,也是扩大开放的独有优势。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刘世杰 通讯员 尹文浩 陈星羽

新闻推荐

法庭“搬进”微信群 纠纷化解“加速度”

近年来,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初村法庭积极转变庭审思路、创新办案模式,用信息化手段拓展司法为民新领域,调解不...

威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海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