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干“杂活”和“小事儿”的警务助理
□ 本报记者 陶相银
本报通讯员 孔少杰
44岁的王建强是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王家疃村的警务助理。每天,“溜达”是他的主要工作。自幼在村里长大,他熟悉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这让他的“溜达”并不轻松。遇到村民搬东西要搭把手,遇到不会操作手机的老人要手把手教,安灯泡、给遥控器换电池这样的小事他也不厌其烦地做。村民们使唤他不需客气,当他是自家人,因为他身上穿着警务助理的制服。
从2017年10月份起,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在环翠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农村警务助理新模式,并在张村镇率先试点,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选的都是本村人,要求人品好、素质高、有公信力。”张村派出所所长翟向民说,“自从有了警务助理,村里的一般小事儿就由他们直接调解解决,不必再浪费警力。”
10月28日,王建强照例要去村里“溜达”。虽然他把巡视称作“溜达”,但“溜达”前要穿上正装后才出门,并提上印有“警务助理”字样的公文包,“我不是警察,但穿上这身制服,就不能给警察丢人”。
依山而建的王家疃村很狭长,从山下到山上有6里路,这一路要遇到很多人、很多事儿。“自从里口山旅游开发起来后,每天都有大量游客来,事儿就多了。”王建强说,常有馋嘴游客摘村民的水果,常见游客的车堵住了村民家门儿。“都是小事儿。老百姓都好说话,几句话就调解完了,根本没必要报警。”
这一路果然都是小事儿。水果摊前乐呵呵地打个招呼,喝止满街瞎跑的顽童,顺带手帮一位大叔把柴火搬进家。王建强说:“这就是我的工作。”这一圈下来,只有两件算得上事儿的事情,一是制止了一位游客摘柿子,他告知人家“柿子还没熟”;二是有人反映一位农家乐老板遛狗不拴绳,他上门去说了句“那狗到处拉到处尿,多脏,拴起来。”
“溜达”一圈要两三个钟头,尽管没有“斩获”,但王建强很高兴:“没事儿就是好事。”回到警务助理工作站,他把工作记录写了,又整理了一下档案。“其实工作也很多,消防检查、交通管理、人口登记、法规宣传等,都是我的工作。这些事儿能在‘溜达’一圈的同时全做了,而且天天做。”
令王建强自豪的是,“村民有事儿都找我,我也觉得我很重要”。警务助理工作站的墙上,贴着一行大字——“和为贵,谐为美”。王建强说:“这就是我们警务助理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威海市公安局将追求精致的努力方向贯穿于整个公安工作,警务助理模式正是基层“精致公安”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自去年起,威海市在探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创造性推行“六治融合、一网联动”新模式,成效显著。其中,在农村依托较大村庄划分警务室,建立“一村一警务助理”警务模式,广泛吸收保安、物业管理员、快递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基层警务工作,实现了人防管控工作覆盖面广、基础扎实、防控有效。
新闻推荐
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情况通报微博@环翠发布图10月31日下午,澎湃新闻从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新闻...
威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