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瓷:涅槃重生,补缺为美

威海晚报 2019-04-23 09:25 大字

【威海记忆档案】

类别 老技艺

名称 威海传统锔瓷技艺

特点 独具匠心,巧夺天工,化缺陷为美

代表性传承人 耿海胜

耿海胜展示作品

作为祖辈千百年来使用的家常器物或喜爱的艺术珍品,陶瓷器物不仅易破碎,其中还有许多价值不菲的珍品。

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或是出于传承与收藏的目的,祖先们发明了修补破损陶瓷器物的方法,由此诞生了古老的“锔瓷”行当。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古老的锔瓷技艺发展成为一项需要高超技艺并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方式,不但能够修复人们珍爱的陶瓷作品,也能带给人极大的艺术享受。

作为传统锔瓷技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今年46岁的耿海胜创造了一个“化残缺为美”的艺术世界。

耿海胜与他的作品

古老行当 传承千年

提起锔瓷技艺,年岁大点的读者耳边自然会回响起“锔盆子锔碗儿”的吆喝声。

小时候,只要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妈妈就会拿出家里破损的碗碟盆缸等,请锔匠修补。

经过锔匠的“巧从心头起,妙在手中生”,陶瓷物件不但重获新生,还拥有了某种不同寻常、独一无二的美感。

耿海胜说,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风俗长卷《清明上河图》中,就已经描绘了当时的锔瓷场景,因此,这个在民间存在久远的行当至少已流传了上千年之久。

与锔瓷技艺结缘,缘于父亲耿德轩,及其他锔瓷老艺人的影响。

耿德轩,曾在胶东锔瓷名匠王本善门下学艺,最初学锔活儿是为了“讨口饭吃”,做着做着,“越做越来劲儿了”,锔锔补补,就是一辈子。

15岁那年,耿海胜眼见父亲把一件残破的器具锔补得完完整整,感觉“非常神奇”,第一次对“锔匠”这一行当产生了敬意与兴趣,耳濡目染之下,也培养出良好的美学素养。

16岁时,耿海胜进入威海锡镶厂工作,严格的学徒生涯帮他练就了錾刻锯凿锉钻镶嵌等扎实的基本功。光是学习掌握薄胎瓷上打锔钉的技术要领,就花了6年时间,请教了20多位老匠人。为了“取众家之长,补自己之短”,融会贯通,耿海胜还学习了锡镶、剪纸、漆艺、珐琅彩等技艺。

改革开放的大潮把年轻气盛的耿海胜裹入“商海”,拥有资产几百万元、员工一百多人,一时间风光无限。但交际应酬也每每让耿海胜身心俱疲。2003年,因经营不善,耿海胜几乎血本无归。失魂落魄之时,耿海胜重操旧业,修补自己收藏的古董。古老的锔艺让他也收获了追寻已久的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重新振作起来。

经过多年努力,耿海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花样锔瓷法,让修复后的器物更具观赏和收藏价值,挖掘并恢复了失传很久的膛内锔、瓷内锔和传统金刚钻的制作工艺,使威海传统锔艺更加完善,也奠定了耿海胜在传统锔瓷业里的地位,2016年,耿海胜成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锔瓷技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2014年,耿海胜创办“吉呈轩锔工坊”,专事锔艺,“吉呈”者,祥瑞尽显也,更有继承古老手艺之意。

錾刻茶盘与茶壶

匠心独运 再现精彩

春日威海,在新威附路上的威海陶瓷厂院里,茶花与玉兰在灿烂的阳光下开得正好,绕过门口的照壁,走进一处古色古香的平房,就来到了耿海胜的工作室——吉呈轩公益文化空间、传统手艺民俗馆。

身着唐装的耿海胜带记者领略了众多精彩的锔艺作品。在别人丢弃的黑釉大瓷盘上,用锔钉镶嵌上了八卦图案,成为精美的茶盘;断足的高脚杯镶上一朵铜莲,就成了盖置;缺了盖的印盒,加个錾刻精美的铜盖,摇身一变成了香薰盒;缺嘴少盖的大茶壶,割去壶身一部分,在壶嘴处嵌一枚金莲,便成为一只漂亮的水盂;用葫芦做成的茶壶和茶杯,不但丰富了茶水的味道,还无腐败之虞……看似无用的旧物残器,藉由耿海胜的慧心妙手,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耿海胜说,锔艺代表了一种态度,是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在无常的世界中恪守对美的向往,化残缺为美,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达到更高的境界。

对每一件到手的器物,耿海胜都认真审视、反复琢磨,根据其形状、图案、裂纹等,“个性化”设计修补思路。

锔钉制作是锔瓷“秀活儿”的精髓,也是考验锔匠艺术创造力的关键,从制作到使用,包括形状、数量、排列样式等,都很有讲究。耿海胜在锔钉的制作方面花费了大量心血,他錾刻的“花钉儿”,如大雁钉、祥云钉、梅花钉等,因物赋形,千姿百态,有“画龙点睛”之妙。

“膛内锔”是锔瓷界的最高境界。可以通过在器物“肚腹”内设置锔钉,使那些破损而不宜表面锔补的器物重获新生。可惜这一手艺已经失传多年,就连“膛内锔”物件,人们也难得见到。耿海胜通过多方寻访和多年摸索,使这一技艺得以恢复。

金刚钻是锔匠的标志。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随着“锔业”的日渐凋零,人们只记得“铁包石,石包铁”的“制钻”口诀,真正会做金刚钻的人已经不多。通过多年实践,耿海胜掌握了钻石破碎、镶嵌、打磨的整套手艺,制作了直径从0.5毫米到几毫米不等的金刚钻头几十把,可以适应各种器物修补的需要,并将这一手艺产品化,解决了锔艺传承的一个重要难题。

錾刻

钻孔

民间技艺 荣登殿堂

多年耕耘,作为传统锔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耿海胜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艺术天地,成为全国范围内有名的锔艺匠人。

2017年7月,耿海胜受清华美院邀请,为“传统器物修复高级研习班”传授威海传统锔艺,使这门传统手艺荣登高级艺术殿堂。

2017年12月,耿海胜携传统锔瓷技艺走进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与其签订协议建立威海长期实习基地。

2017年10月起,耿海胜在威海职业学院开课,为学生们传授传统锔艺。

介绍威海传统锔艺的专题片《锔艺心生 锔瓷手艺人耿海胜》登上央视10套节目;耿海胜接受山东卫视、山东电视台、济南电视台等的采访,被《齐鲁晚报》《山东时报》等报道;并在“山东传统锔艺文化研讨会”和“锔瓷与金缮器物修复”论坛上,发表专业意见。

如今,耿海胜已带出100多位全国各地的学徒,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还有海外人士前来学习传统锔艺。耿海胜还积极参加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传承推广发扬威海传统锔艺。

在吉呈轩公益文化空间、传统手艺民俗馆,除了陈列耿海胜的诸多作品,还珍藏着耿海胜收集、收藏的做锔活儿的老工具:挑子、砧子、钻子、剪子、锤子,以及威海地区传统手工工具、民俗用品、老家具等。耿海胜希望,将空间打造成广大中小学生、大中专院校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和威海本地老手艺的游学研学基地,为普及传承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发扬老一辈工匠的匠人精神,作出自己的努力。(威海晚报记者 杨春瑞 文 王晓 图)

新闻推荐

今起三天 气温一路“降降降”

度过了阳光明媚、温暖宜人的周一后,昨天开始,“春姑娘”再次耍起小脾气,不仅太阳有些“消极怠工”,一整天天空都阴沉沉的,而且...

威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