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标对标,比学赶超,积蓄发展新动能 威海南海:打造学习型新区
□王晓根报道威海南海新区处处是学习课堂。关键词:动能转换
□本报记者彭辉
本报通讯员王晓根
机关干部“住读夜学”,企业家们挑灯夜战,新型农民更具“职业范儿”……如今的威海南海新区,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
面对“创新发展三年攻坚”新目标,威海南海新区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也面临着“本领恐慌”。他们将学习作为解决“本领恐慌”的最佳渠道,将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对标学、坚持学、全民学,一股学习热潮正在兴起。
对标学,找到“好师傅”
只有主动寻标对标,才能认清自身短板,明确前进方向。在威海市“寻标对标,比学赶超”工作部署下,威海南海新区把浙江宁波杭州湾新区作为对标对象。
为什么是宁波杭州湾新区?威海南海新区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威海南海与宁波杭州湾有同样的发展起点、同样的战略定位、同样的成长历程和同样的空间格局:都是从一片盐碱荒滩起步,基础薄弱但资源充沛;均为海洋战略涉海发展重点区域,有良好区位优势;都规划了旅游度假、综合商务、产业三大功能区。
比南海新区大“6岁”的杭州湾新区,通过财政收入10亿元、20亿元、100亿元“三级跳”,早已站上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舞台,经济总量、发展体量颇为庞大,成为宁波各开发区中的佼佼者。
对标学什么?从2017年9月组织机关干部首次赴宁波杭州湾新区考察学习后,威海南海新区组织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频繁地与宁波杭州湾新区互动,经常性地赴宁波杭州湾新区交流,借鉴经验,领会内涵,全面发力对标。
学习他们的体制机制。威海南海新区通过借鉴学习,进一步理顺发展机制,实行大部制管理,增责任、压担子,每个部门承担10多个同等区市部门的行政职能,消除了发展内耗和摩擦,最大程度提升工作效率效能。
学习他们的城市定位。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生态融入、安居旅游等方面全部用世界眼光来衡量,向国际标准看齐,吸纳多方资源,持续孕养内生动力,培育城市气质。
学习先进经验,创新招商架构,培育产业体系。威海南海新区着眼于产业链分析和产业链招商,成立了石墨烯(碳材料)、铝应用产业、产学研与科创、文化旅游康养、港口能源及物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成立了九大产业发展指挥部,主攻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及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培育“峰起山随”走势。
经过一年多的改革提升,现在威海南海新区的城市基础越夯越实,城市承载能力持续提升,产业也呈现出密集落地、密集投产、密集膨胀的良好态势。
坚持学,打造“夜课堂”
1月24日晚上7点半,虽然已经下班两个小时了,但南海新区蓝创大厦内依旧灯火通明:管委全体机关干部齐聚一堂,学习政策。机关干部全部变身为“学生”,仔细听讲,用心做笔记。
这是南海新区管委机关干部从2013年延续下来的“住读夜学”制度,每周拿出两个晚上,5年如一日持续学习。谈及必要性,南海新区工委办公室工作人员邹鹏程有切身感受:“学习很有必要,政策不断变化,工作也越来越多,不学习就跟不上趟了。”
1月24日晚,结束集体学习后的邹鹏程又来到了他对接的威海坤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协调用电、厂房建设等问题。“坤龙新材料是一家利用碳纤维新材料研发生产智能电缆的企业,要服务好这个企业,工商登记、用电协调以及碳纤维相关知识、智能制造相关知识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都得靠自学。”邹鹏程说。
11年的开发建设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南海新区的机关干部中尤为明显。站在“创新发展三年攻坚”的新舞台,对每名干部自身综合素质也有了严苛的要求,尤其是体制机制理顺大部制改革后,一个部门要对接上级10多个部门,几乎每名机关干部都得独当一面挑起大梁。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目标任务实现?答案还是学习。
除了长期坚持的“住读夜学”“南海大讲坛”等学习制度,南海新区还把政策的研究、争取和利用作为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对各级政策进行梳理,印发《政策汇编》、《工作规范汇编》等学习资料,强化干部自主学习。为了扎实学习好产业招商方面的知识,南海新区将产业领域进一步细化,组建9大产业发展指挥部,倒逼机关干部加大对产业领域行业发展现状、国际国内产业布局、产业未来走势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做到专业精准招商。
除了管委全体机关干部集体学习外,各局办也组织内部集体学习,并制作《学习配档表》,重点聚焦“双招双引”、开拓创新、服务提效等能力建设,搜集政策措施,列出学习计划,整理学习材料,引导机关干部提能力、敢担当、善作为、抓机遇、用政策,大兴学习之风,打造学习型机关。
全民学,兴起“学习热”
不久前,南海新区举办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50余名来自区内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农业大户负责人参加培训。来自威海农科院的专家为学员们进行专业教学,通过下田地、进课堂等多种形式,学习现代农业知识。
对于小观镇隋家庄的邢小雪而言,参加培训班最让她受益的是专家对于苹果病虫害的详细讲解:“哪些症状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专家都讲得很清晰,也让我们在以后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能更加科学地采取措施。”
邢小雪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班。“前段时间,区里也组织我们参加了培训,有理论课也有实践课,真的能感觉到现在咱们农民也越来越有‘职业范儿’了。”邢小雪说。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职业农民越来越有吸引力,南海新区花大力气搭建起农民在家门口就能零成本“上学”的平台,全力推行新型农民培训、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前置转移培训等,为农业大户教方法,实现技能培训“零距离”、“零门槛”。
农民在学,企业家们也在学。1月23日晚上10点半,山东汇科工控技术有限公司的临时厂房里依旧灯火通明,企业负责人张祥带着1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扑在设备上奋战正酣。“平时都忙到晚上10点左右,今天因为调试生产线,会更晚。”张祥说,随着智能制造越来越热,企业开始“二次创业”,面临着很多新技术新问题,只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赶上时代步伐,满足市场需求。
汇科工控是一家创业近10年的智能制造型企业,来到南海新区后,正全面升级研发技术,更新迭代产品。虽然厂房建设还在继续,但是南海新区管委为企业协调了临时研发实验室和生产车间,目的就是为企业创新争取时间。
“现在南海新区来了很多高校科研院所,有很多都是在智能制造领域有很强竞争力的院校,我们要产品升级,不光要自己闷头钻研,也要到研究院所和专家交流。”张祥说,他们也经常到高校科研院所去参观交流。
高校科研院所释放出的力量,不仅能提升企业层次,更是营造出了浓浓的教育学习氛围。在打造学习型新区过程中,南海新区大力引进高校科研院所,目前,北交大(威海)、中铝大学、北交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北交兰卡斯特学院等4所国内外大学以及西北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研究院、山东交通学院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已经落户,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院所向南海新区聚集,不断提升着自主创新能力。
新闻推荐
威海新闻网2月21日讯(记者沈道远)经历了前几日的雨雪降温天气后,这两日的威海气温逐步回升,昨日市区最高温达到了5℃。市气象...
威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