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小山村变成样板村
陈传国,男,1964年3月出生,临港区黄岚办事处胡家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传国不忘初心,勇于探索,带领村民发展黑木耳特色种植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把曾经的“脏乱差”村改造为样板村。
任职11年里,陈传国坚持一心为民谋福利,一心为村谋发展,成为全村发展的“顶梁柱”“主心骨”。胡家北村先后荣获威海市“平安家庭”示范村、临港区农村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把村事当家事
曾经的胡家北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脏村、乱村、落后村,村内垃圾随处可见,麦收时节秸秆遍地,农业生产条件差。面对当时的村情村貌,一些党员干部工作没干劲、思想没闯劲,甚至甘于落后,习惯落后
陈传国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农村环境卫生。面对村民不配合、干部劲头不高等现状,他把村里每件事当成自家事,带领党员干部一家一户做工作,一家一户搞动员,把村民生活习惯逐步扭转过来,渐渐地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不到半年时间就彻底解决了胡家北村环境脏乱差这一“老大难”问题。
在处理日常村务工作时,陈传国更是奋不顾身,把村委当家住,坚持每天开“两委”会统筹安排工作,遇到重要事情时,经常加班熬夜,晚上就睡在村委。在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过程中,陈传国亲自招标定标、规划土地、填报预算,一举改变了胡家北村基础设施落后局面。
陈传国全身心投入村庄建设,经常承受巨大思想压力,有时甚至把睡眠时间压缩到5小时。2015年初,陈传国被查出肺部疾病,手术切除一片肺叶。尽管处于休养期,但陈传国一直挂念村里事务,拖着大病未愈的身体坚持工作,加快推进村庄建设。在他的努力下,胡家北村由落后村变成了临港区农村工作先进单位。
把村民当亲人
现如今,走进胡家北村,村民们基本都在大棚里忙活。然而,在两年前,村内一无特色产业,二无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陈传国通过调研认识到,致富必须先“富脑”,只有村民的脑袋先富起来,口袋才能鼓起来。
于是,他积极向黄岚办事处寻求支持,邀请专家、农技人员来村授课,解放村民思想,拓宽增收渠道。同时,多次组织村“两委”成员和有意愿村民到外地现场学习、现场观摩,用实地考察的鲜活经验激发村民群众的致富干劲。
在与一些村民反复商讨下,陈传国找到带动村民致富的办法——种植黑木耳。为此,他组织部分村民到东北等地实地考察,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发展黑木耳特色种植业。
陈传国还协调帮扶单位初步筹资32.5万元建立5个标准化大棚,2017年每个大棚就培植2万个木耳培养袋,生产新鲜木耳2万多斤,40多名村民获得劳动增收,总收入达到14万余元。
把工作当事业
上任初始,为了解村情民情,陈传国到村干部家中与他们促膝长谈,了解全村状况;到党员家中就其生产、生活、村党组织建设等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到困难户家中进行走访,虚心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吃透村情,摸清底细,因地制宜,提出实施“发展统一制订,公共事业统一建设,各项投入统一安排”,确保村民共享村级发展红利。
陈仔仁和迟新玉,是村里出了名的两名贫困户。陈仔仁心脏不好,行动不便,老两口长期居住在村里的破旧房子里;迟新玉老伴二级残疾,生活难以自理,唯一的儿子工作不固定,家庭生活一度十分拮据,房屋破损也没钱修缮。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陈传国积极寻求办事处的帮助,集全体村民之力为其修缮房屋。
此外,他积极引导党员率先垂范,带头参与1名党员帮扶5名困难群众的“1+5”帮带活动;组建联村工作团队,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为留守儿童提供亲情关爱,为困难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为残疾人提供就医咨询,为妇女提供创业培训,密切党群关系。自201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共为群众办各类好事实事480件,先后走访慰问525人次,征求各类意见建议342条,较好地发挥示范引导和先锋模范作用。
市文明办供稿
新闻推荐
古北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爱花深入扎实开展工作,热情服务群众一年三百天加班居民赞称“铁娘子”威海新闻网2月14日讯(记者李林...
威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