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32处矿山环境治理三年完成 其中重点14处,一般18处

齐鲁晚报 2018-10-25 05:33 大字

本报威海10月24日讯(记者于佳霖)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通告了《威海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和《威海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规划》聚焦“三区两线”(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县级以上城市规划区等重要居民集中区周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海岸线直观可视范围)可视范围内的历史遗留矿山和2013年以来关停露天开采矿山,提出近期(2018-2020年)规划目标。

全市划分了32处地质环境治理区,其中重点治理区14处,一般治理区18处。重点治理区主要为“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一般治理区主要为历史遗留矿山,分布相对分散、对地质环境破坏相对较轻。

重点治理区内,对生产矿山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及时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由当地政府负责优先安排资金开展治理。

一般治理区内,遵循自然恢复为主的治理原则,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治理资金,分步骤、按计划开展治理。

《规划》规定,根据治理矿山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环境功能要求,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与地质灾害防治、土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按照“宜平则平、宜充则充、宜深则深、宜迁则迁”、“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宜渔则渔”的原则,做到“一矿一策”,有针性地开展恢复治理。

《方案》作为《规划》的具体落实和扩展,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治理工作实施步骤,细化和明确了治理工作要求,提出要治理全市重点区域、道路可视范围内的所有废弃矿山,任务量由《规划》的32处增加为151处,治理时间也提前至2020年底前完成。

新闻推荐

新办纳税人步入“快车道”

本报10月22日讯(通讯员陈彦竹)日前,临港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成立“新办纳税人服务专区”,设置税务服务窗口和税控服...

威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