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英(威海)武术文化发展论坛举行

威海晚报 2018-09-10 11:03 大字

2018中英(威海)武术文化发展论坛举行

18名威海教练员受聘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中国武术

9月8日上午,“2018中英(威海)武术文化发展论坛—一带一路上的威海武术”在威海宾馆举行。此次论坛以“大美功夫,融合共享”为主题,中英双方武术代表齐聚一堂,以武会友,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的同时,也为威海武术及李氏拳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和推广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思路。

英国代表团表演李氏拳法

?以武会友传承武术精魂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在威海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涌现出了宫保田、沙国政、马德友等众多武术大师,还衍生出了八卦掌、少林拳、武当拳、通背拳等诸多拳种。而源自威海、在欧美盛行一个世纪之久的李氏拳法,亦是其创始人李继刚在继承发扬太极拳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借助论坛的举办,双方自然不能错过这个切磋武艺的好机会。

当天上午,在与会各方的期待中,威海武术界各拳种的领军人物纷纷上台献艺。牛郎棍、尹派宫式八卦掌、沙式武术、大成拳、太极梅花螳螂拳、通背拳、洪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陈式心意混元太极、秘宗拳、八极拳、武当拳十二个拳种气韵不同,各有千秋,共同为大家呈现出一场精彩绝伦的《威海武林印象》,赢得掌声阵阵。

英国武术代表团也不甘示弱,肤色各异的代表团成员登上舞台,以纯熟的拳法为在场的人们表演了一曲《水墨武术》,展现了李氏拳法历经一个世纪磨练、沉淀后的国际气质和中国内涵。

莫瑞德致辞

武术不分国籍,它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也是一座对外交流、友好合作的桥梁。据了解,2004年,李氏拳法的第三代传承人莫瑞德先生来到威海追根溯源,并与威海这座城市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自此之后,威海与英国武术代表团便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每年,双方都会相聚威海,共话中国武术的发展,探讨中国文化的传承。

在当天的论坛上,英国·中国体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氏拳法第四代传承人杨韦懿,威海卫人民医院运动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任弘,当代武术教育家、鸳鸯门掌门人姜周存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体育部副主任周文福四位专家还分别就李氏拳法、武医同源、影响武术技击的要素及威海武术“武”动“一带一路”等主题进行了演讲,为与会各方展示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及多面性。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论坛,让中国武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中国武术只有不断地与世界对话,才能为自身注入新的生命力,促进其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市武术协会会长张开志表示。

英国代表团成员认真聆听

组建教练团队助推中国武术传播

除了武术交流外,当天的论坛还有另外一项光荣而郑重的使命。为了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武术在世界的传播,英国·中国体育文化学院决定聘请威海市武术协会的18位优秀教练员,组建一支传统武术教练团队,致力于中国武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

李氏拳法第三代传承人、英国·中国体育文化学院院长莫瑞德为18位威海教练员颁发了聘书,这一振奋人心的时刻令在场的人们无不欢欣激动。与此同时,英国·中国体育文化学院还聘请市武术协会副会长、威海太极拳工作委员会会长杜建平,山大(威海)体育部教学教研室主任、威海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战文腾及山大(威海)体育部武术教研室主任、威海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高同进为学院客座教授。

18名教练员现场接受聘书

“接过聘书,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此次受聘的教练员之一姜清波笑着说,他希望自己能和其他教练员一起,为中国武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贡献一点力量,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们能够因中国武术受益。

武术融合了诸多的中国文化元素,是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它所包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是对中国文化精髓的最好诠释。据张开志介绍,自2017年开始,市武术协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努力把中国武术元素融入其中,为武术文化的传播注入新鲜活力。

在组建教练团队之外,莫瑞德及其团队还将设立一个基金会,吸纳政府及企业的资金,用于弘扬中国武术、中医、中药、食疗等传统文化。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传统文化将以武术为媒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记者 李林)

新闻推荐

威海市商业银行菏泽分行正式开业

9月5日,威海市商业银行菏泽分行正式开业。菏泽分行的成立,标志着威海市商业银行“立足威海,深耕山东,环绕渤海,面向全国,放眼海...

威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