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纠纷化解在法庭之外
诉前调解,构筑司法和谐的第一道防线
“要不是调解员给我耐心讲法律讲道理,我现在可能还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找说法呢。”在高区法院指导分流室里,市民张先生在和解协议上签字时感叹道。
张先生是高区某小区的业主,因为家中莫名断电,和物业起了纠纷,后来又因为大大小小的事情,双方矛盾越发激烈。近日,该小区物业公司因张先生多年拒交物业费,将他起诉到高区法院。张先生则称不交费的直接原因是物业“不作为”,自己前后多次向物业反映过断电、楼层漏水、供暖等等问题,物业都置之不理。
受案后,高区法院迅速启动诉前调解程序,委派特邀调解员召集双方协商处理此事。调解员首先单独向张先生释明法律关系,告诉他停电、漏水的责任部门并非物业,不能盲目把错误都归结为物业服务不到位。随后,调解员又找来物业经理,指出物业管理服务上的疏漏,督促物业公司尽快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从源头上化解纠纷。经过近10次调解,张先生主动交纳了物业费,物业公司也撤回起诉,一场持续数年的纠纷得以化解。
据了解,高区法院立足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依托诉讼服务中心搭建诉调对接平台,设立了指导分流室、法官工作室、人民调解室和司法确认室“四室”,把民间解纷力量引入法院,形成了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筑牢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三级联动,80名调解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我们不断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统筹社会力量,健全工作程序,形成了强有力化解社会矛盾的整体合力,使大量矛盾纠纷消除在源头、化解在基层。”高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矛盾化解,基层是关键。 2013 年,高区法院与辖区四个镇街道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敏感事件、敏感案件联动联调机制的若干意见》,建立了敏感事件敏感案件联动联调机制,选出80 名社会威信高、工作能力强、群众普遍认可的联动联调员,组建起一支覆盖辖区79个村居的联动联调队伍,形成了预防化解纠纷的三级联动联调网络。
联动联调员是调解网络的“第一级”,他们常住村居,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兼任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纠纷隐患,及时发出预警,并先行与纠纷当事人接触,发挥民间调解的优势,疏导化解纠纷。
与此同时,高区法院还以约五个村居为单位划定联动联调片区,选出片长,构成“第二级”调解网,对本村难以化解的纠纷,片长负责进一步做调解工作。 此外,基层组织和法院共同构成“第三级”调解网,各镇街道根据联调员汇报对事件性质进行仔细分析,高区法院及时提供法律指导,力争在形成诉讼之前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联动联调机制在整合司法资源、 优化配置的同时,极大地拓展了诉调对接机制的广度和深度,初步实现了诉调对接工作的网格化管理。 去年,高区基层调解组织参与调处纠纷 2284件,调解 2273件,调解成功率达 99.5% ,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的诉讼压力。”该院相关负责人说。
务实高效,让当事人少跑腿、多办事
诉调对接机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便民和高效,但在实际应用中怎样将诉调对接机制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这是摆在基层法院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高区法院采取“诉前委派调解+诉讼委托调解”的模式,对到法院起诉的纠纷,实行“诊、调、审”三步走,实现了纠纷的有序分流和高效化解。
诊,即诉讼辅导、诉前分流。在诉讼服务中心设有指导分流室,选聘2名特邀调解员常驻其中,负责民商事案件分流辅导和调解工作。诉至法院的纠纷,首先进行诉讼辅导和诉前分流,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外方式解决。
调,即诉前委派调解。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的民商事案件,委派特邀调解员组织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为保障当事人合法诉求得到实现,调解成功且当事人要求出具调解书的,在立案登记后出具调解书。调解不成的,形成调解意见书,详细记录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调解过程、诉辩意见、调解瓶颈等,并立即转入诉讼程序,避免了案件久调不立、久拖不决。诉调对接中心运行以来,共收案 368 件,调撤 122件,占比33.2% ,经调解不起诉 71件,占比19.3% ,调撤成功率为52.5% 。
审,即诉讼委托调解。对当事人有庭外和解意愿的简易程序案件,委托给驻庭人民调解员,发挥他们通民情知民意的优势,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今年1-4月,高区法院5名调解员参与诉讼委托调解 373件,调撤181件,调撤率达48.53% 。
“ 随着诉调对接机制的不断深化,人们‘有矛盾就要到法院起诉\’的观念正在悄然改变,群众解决纠纷的方式也更加灵活便捷,费用更加低廉,选择更加多样,有效缓解了基层法院案件多、法官少的问题。”该院相关负责人说。
雷鸣
新闻推荐
雾霾天气频现,“霾里淘金”俨然成为热门话题,口罩、空气净化器、清肺食品甚至国内外“新鲜空气”的订单数量剧增。十面“霾”伏之下,正有人在闷声发大财呢。一个口罩卖了300亿2016年12...
威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