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条鳕鱼的北极大冒险

华西都市报 2017-04-17 06:10 大字

北极鳕鱼是挪威人的最爱,被称作“白色黄金”。

挪威渔业部长亲自下厨制作三文鱼菜品。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绵延1700公里,将半岛切分成两个国家,东瑞典,西挪威。冰川沿着西坡,斜斜刺入挪威海,海水和洋流不断侵蚀、雕凿,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岛屿、峡湾和天然海港。

罗弗敦群岛,位于北极圈内,挪威语为“山猫脚”,狭长的群岛就像大陆伸出的一只猫爪,隔开了挪威海和大陆,包裹出Vestfjorden峡湾。峡湾里气候适宜,海水清洌纯净。这里的水下世界,居住着一群神奇的生物——世界上最庞大的鳕鱼群。

尼莫,是一条鱼,一条北极鳕鱼。挪威当地人称鳕鱼为“Skrei”,意思是“前进”。

它修长的腰身上,自然勾勒出一条完美的弧线。下巴上,留着一根标志性的黄色触须,随洋流自然摆动。

又到了洄游产卵的季节,尼莫摆着尾巴,从遥远的北冰洋巴伦支海迁徙回了出生地——挪威近海的Vestfjorden峡湾。

一条鳕鱼的冒险之旅

挪威北方的三月,还没春暖花开。

相比几个月前,尼莫鼓鼓囊囊的肚子干瘪了很多,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峡湾产下了数百万的鱼卵宝宝。这片水域风浪激荡,海水冰冷纯净,适合繁衍。

五年前,尼莫的母亲从东北方的巴伦支海远征至此,产下了它和一大堆兄弟姐妹,然后向北而去。

很快,尼莫们在清澈海水中成长为一尾尾身材修长的小鱼。一天,尼莫突然觉醒了传承的记忆,“要去北方,那里更适合生长。”

近半的挪威北极鳕鱼,都出生在罗弗敦群岛附近海域。其外形修长、肥厚,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2、硒、碘和欧米伽3脂肪酸富等优质营养,被称为“白色黄金”。

几个月大的尼莫,北游1000多公里,来到了巴伦支海海域。这里靠近北极,但墨西哥暖流让南部洋面终年不结冰,浮游生物和营养盐类丰富,是全球四大天然渔场之一。

短短5年,尼莫长成到半米多长,十几斤重。性成熟后的尼莫,怀上了鱼卵宝宝,它脑海一个声音指引着它:回到南方去。

于是,尼莫开始了生命里的第二次大迁徙。

与数以百万的成年鳕鱼一起,尼莫跋涉1000多公里,向自己出生的地方洄游。摆动着浑圆的身体,鳕鱼浩浩荡荡涌过的场面,像极了非洲大草原的迁徙。随着它们的回归繁衍,9000亿颗鳕鱼卵均匀分布在罗弗敦群岛附近海域。

产完鱼卵,尼莫准备和父母一样回到北方。它不知道,前方海水之中,一面张大的渔网,静静地等待着它。

一次满载而归的捕捞

3月21日,美丽的巴尔斯塔小镇。一夜大雪,世界变成了白色。偶尔露出一栋栋红色小木屋,像是迟到了的春季小花。

“这见鬼的天气。”听着窗外北风凛冽,斯蒂芬念叨了几句。

凌晨三点,这位土生土长的渔民就已起床。斯蒂芬自诩是最纯正的维京人血统,性格坚韧,刚强,擅长极度严寒下作业。

“这可是最好的捕鳕鱼季节!”穿戴上橙色的防水服,套上蓝黄相间的连体雨鞋,斯蒂芬出门了。远远的,伙伴麦克伦已经等候在了渔船边。

每年1到4月,是挪威北极鳕鱼洄游产卵的季节,也被称为罗弗敦渔汛期。群岛星罗密布,峡湾很多,只适合斯蒂芬的这类小型渔船捕捞。

打开水下雷达,向着东南方向驶出几十海里,渔船到达了开阔的海面。这里是鳕鱼洄游产卵后,回北方的必经之地。

“减速!”招呼一声之后,斯蒂芬紧紧盯住了雷达屏幕,上面慢慢出现小绿点,这是海水下面的鳕鱼群。

渔船关闭发动机,悬停于海面。“就是这里,下网!”

在挪威捕获鳕鱼,一般用三种方法,网捕,延绳钓和手钓,其中网捕数量超过七成。为更好保护渔资源,近海不允许拖网捕捞,斯蒂芬和伙伴选择的是丹麦围网,下网之后是静静的等待。

斯蒂芬布下的渔网有些特殊,比南方渔民所用的网眼更大。“北纬62度以南,渔网可以捕捞44厘米长以下的鱼。而在这里(北纬70度),我们的渔网捕捞的鱼必须超过44厘米。要让更多未成熟的鱼,顺利通过。”

早上8点,天色已亮,空中还飘洒着雪花,海上风浪很大。

“起网!”斯蒂芬和麦克伦拖动着渔网,紧绷的网绳不断传递剧烈的震动。“这网鱼小不了。”拉网刚过一半,一簇簇青黑色的鱼头跳跃着露出水面。这一网鱼足有三四百公斤,卖到附近的鳕鱼加工厂,可以挣到五千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4000元)。

对于挪威北极鳕鱼,新鲜就是一切。捕捞后几个小时,它们就要被送到附近的鳕鱼加工厂,并冰冻保存在零下18摄氏度。

一个远道而来的工人

黄碧蓉(音),来自中国广西南宁,是鳕鱼加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她在巴尔斯塔镇加工鳕鱼已经整整13年。

“这里待遇不错,淡季休假时间很多,还可以拿到底薪。”谈到在挪威的生活,黄碧蓉一脸满足和幸福。13年前,黄碧蓉邂逅了一名挪威男子,并随他一起来到挪威。老公在巴尔斯塔的一家汽车4S店工作,她则成为了一名渔业工人。

加工鳕鱼,是一门技术活。

一尾尾鳕鱼从生产线上经过,自动切割鱼头、去鱼骨、斩尾,传送到黄碧蓉面前时,已是完全鱼肉。一刀划去零碎鱼肉,一刀切开鱼肚肉,一刀斩断鱼身肉,剩下的就是最精华、劲脆的鱼脊肉。

工厂的要求非常严谨,全套专业防护服,头上包着塑料帽。“要确保一根头发丝都不能掉落。”加工厂负责人说。

对黄碧蓉们的考核也非常严格,不仅要计算过手的鳕鱼重量,还要看精华的鱼脊肉、鱼身肉和碎肉的比例,“一味追求加工速度,会产生更多廉价的碎肉,造成鳕鱼的浪费”。

挪威北极鳕鱼一身是宝,鱼脊肉是欧洲大陆各个大餐厅最喜欢的部分,肉质紧实,富弹性,有嚼头。其次是鱼身肉,销路也很广,以家庭购买居多。而鱼头,多数卖到了南非,成为当地特色菜上了餐桌。鱼尾,则是英国人炸鱼薯条的最爱。此外,鱼肝可提炼鱼肝油,鱼籽是海鲜美食中的珍稀食材,鱼鳞可以制成胶原蛋白。

即便是切割下来零碎的鱼肉,也会被卖到附近的市场,做成各种鱼丸和汤料。

最与众不同的,是挪威北极鳕鱼嘴巴下颚,藏着一块白嫩、爽口的鱼舌头,是当地大厨做美食的上佳选择。而用古法腌制的鳕鱼干,已经是葡萄牙人钟情几个世纪的食物。

□那些往事

鳕鱼、人类与战争

在挪威沿海水域,生活着北极鳕鱼、三文鱼、鲭鱼、大扇贝在内的200多种鱼类和贝类。其中,最受喜爱的是挪威北极鳕鱼和三文鱼。

北极鳕鱼寿命很长,可以活40年,最长两米,60公斤。挪威海产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中国人经常吃的银鳕鱼和黑鳕鱼,其实并不是鳕鱼,一个属于鲈形目,一个属于鲉形目。根据动物学分类,真正能称之为鳕鱼的只有三种:大西洋鳕鱼、格陵兰鳕鱼和太平洋鳕鱼。

为了大西洋鳕鱼,英国人曾经和冰岛人打了三次仗,这就是著名的北欧鳕鱼战争。在当时的欧共体调停下,爱到冰岛附近海域捕捞鳕鱼的英国人,不得不三次退步,冰岛的海洋专属区也由12海里,扩大到50海里,最后达到200海里。而这一海洋界限,也获得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并成为国际通行标准。这是鳕鱼战争最深远的影响。

因为鳕鱼,挪威人也曾经和冰岛人干了一架。1992年,因为捕捞过度,冰岛附近海域的鳕鱼资源逐渐匮乏,当地渔民开始瞄上了远离冰岛本土,名为Loophole(漏洞)的水域。这片海,位于挪威和俄罗斯之间,因为是鳕鱼栖息繁殖区域,挪俄约定禁止捕捞。

穿越挪威海域,冰岛人渔船悄悄来到Loophole。很快,他们的行为被挪威渔民发现。冰岛人辩称,这一区域并非挪俄双方任何领海,无权禁渔。1994年冲突升级,不断发生渔民剪网和民间驳火等极端事件。1995年,冷静下来之后,三国坐下来谈判。直到1999年,三国才达成一致禁止擅自捕捞。

多年前,挪威人就开始与中国青岛合作,每年提供总产量一半、超过20万吨的鳕鱼资源,加工后销往全球。现在,在挪威海产局的推广下,越来越多的挪威企业和中国企业开始为中国市场定制挪威鳕鱼产品,并抢占了各大超市和电商平台,中国吃货们有福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志文/图

新闻推荐

昔日农家女 今朝变白领,昔日农家女 今朝变白领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化“三带一轴、三湾三城、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构建覆盖全域、面向未来的城市群主体形态。“三湾三城”概念首次提出,其中灵山湾被定位为西部湾区的核心区域。5年前的...

威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