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重走丝绸之路,感受丝绸文化” 本报小记者走进裕红祥丝绸文化馆

齐鲁晚报 2016-08-30 00:00 大字
本报威海8月29日讯(记者李孟霏陈乃彰)21日,本报小记者走进裕红祥丝绸文化馆,近距离了解蚕的一生、丝绸文化及制作。在参观活动之后,小记者们还获得了一个可孵化的蚕茧,作为纪念品。

当天上午,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首先为孩子们讲解了中国的丝绸文化变迁,并为大家展示了古老的缫丝、丝绸纺织技术。在裕红祥丝绸文化馆内,一台台古香古色的纩丝机和纺车整齐的摆在大厅中,这些设备现在已经被历史淘汰,这里的几辆都是馆长毕旭东亲手还原的。讲解员们站在纩丝机前,熟练地为小记者展示胶东民间纩丝技艺,好多蚕茧在水里飞快翻转,16根几乎细不可见的蚕丝汇聚一束,抽出屡屡的丝线。

丝绸馆内还有蚕从最初的一个小黑点到一龄蚕、二龄蚕、结茧等过程的各个标本,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造再到装饰出品,丝绸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吸引着小记者。

小记者跟随讲解员的讲解,在丝绸博物馆的一件件老物件前,了解丝绸历史,并增长了对丝绸之路的了解。丝巾、丝绸画、丝质旗袍,在丝绸馆内,展示着许多蚕丝做成的“宝贝”。各个时期纺织工具的演变,让孩子们对我国的丝绸文化和丝绸技术赞叹不已。“以前的人真聪明,没有现代化的机器也能把蚕茧变成丝绸,好厉害。”小记者发出感叹。整个小记者们看得非常认真,还有部分小记者在认真做笔记,把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的最后,大家还一起感受了一下草木染。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给纺织品上色的方法,称为“草木染”。活动最后,小记者们还获赠了一枚蚕茧,作为纪念品。此次的“丝绸文化之旅”不仅满足了小记者们对丝绸文化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

新闻推荐

老人免费查体增设B超银滩医院服务更贴心

本报威海8月30日讯(杨大杰徐园园)今年以来,银滩医院为辖区内1500人(次)老年人进行了健康查体。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健康查体增加了B超项目,提高了查体的准确性,受到居民欢迎。“今...

威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