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像探险 寻亲像探案

青岛早报 2021-03-23 05:46 大字

[摘要]让爱回家●延伸

广西小伙小钟在青岛 “流浪”7个多月后,在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最终和家人团圆,这样的故事让人感动。昨天,青岛早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0年以来,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已经成功为36名被救助人员找到了家人,但寻亲只是救助服务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工作人员要走进少被人们关注的角落,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一份温暖的保障。极寒、大雪、台风、暴雨,越是需要躲在家里的天气,越是需要他们走上街头,因为对于那些露宿在外的流浪人员来说,他们这可能是最后的保障。

坚持探视让“三不”小伙开口

“我们工作人员都知道小钟,之前不知道他名字,和他打交道多了,称呼他为‘三不’小伙,因为多数时间他和大家的交流只有 ‘不要’‘不去’‘不知道’,再就是前几个月寒潮的时候,偶尔还会回答个‘不冷’。 ”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葛文华回忆,他们是去年8月份发现这名小伙的,当时青岛连续下了几场大雨,还有台风过境,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加大了走访巡查力度,特别是一些立交桥底下容易积水的地方。当时是走访环卫工人时得到的消息,一个年轻小伙子住在胜利桥附近立交桥的底下,那个地方特别偏僻,周围都是绿化带和草坪,根本没有路能走进去。

“一个成年人在里面没办法直腰站立。里面有一个木制的长凳,上面铺了一床被子,他就躺在上面,头发和胡子都很长,甚至都看不出年龄。 ”葛文华向记者回忆初次见小钟的场景,和他接触的过程并不顺利,小钟一直用被子蒙着头,不愿意和他们交流。

“叫什么、家在哪里等都不回答,也不愿意跟我们回到救助站接受救助,我们递过去的食物也不接。 ”葛文华介绍,因为救助政策是自愿接受救助,小伙子也并非是精神异常的人,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当时只能先简单记录下来,并且持续去关注。从那之后,救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周都会坚持去探视一两次,给这个小伙子送些水、饼干、方便面和御寒棉衣被,特别是冬天寒潮天气,更是每天都会去看看。对于送来的物资,尽管每次小伙都说不要,他们还是把这些物资留在那里,让他们欣慰的是小伙把这些物资都用上了。

“去立交桥底下巡查了多少次,我们都记不清了,原来没有路的草坪都被我们工作人员踩出了一条小路。 ”葛文华说,印象最深的是今年1月份,青岛迎来了多年未见的寒潮,气温骤降,他们去探望小钟,小钟就蒙着头缩在被子里,一直喊 “不冷”,他们无奈只能多给放下几床棉被。

寒夜里为流浪人员送衣送被

在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的努力下,最终小钟被家人接回团聚,他们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类似救助小钟的事情还有很多。今年1月份,早报记者跟访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时就目睹了这样一幕,在长春路一家便利店的门口,巡查人员发现了一个被各种废纸壳、塑料瓶包围的大木箱。“这里可能就住着露宿人员。 ”工作人员判断。果不其然,掀开木箱的顶盖,一位露宿者蜷缩在木箱里。 “你这被子太薄了,今天晚上太冷了,你这样会被冻坏的。晚上去救助站里过夜吧,那里有热水还有暖气。 ”面对工作人员的劝说,这位来自平度的露宿人员表示拒绝。 “这里不冷,明天还得捡废品。 ”几番劝说,工作人员只好尊重他的意愿,给他送上一床棉被和一套棉服。 “把这被子垫在底下,衣服盖身上,这样会更暖和些,有事记得找我们。 ”临走前,工作人员还塞给他一张“救助卡”,上面写有救助站的电话以及能提供的帮助。

当天,在杭州路立交桥下,工作人员用手电筒仔细寻找着,在一个只有一米高的桥洞里,一位老年露宿者蜷缩在被子里,工作人员靠近时,能闻到很浓的酒气,他也一再表示有足够取暖的被子,同样拒绝前往救助站。工作人员拿来被子和大衣,盖在老人身上,并且帮他把被角掖紧。“很多露宿人员为了御寒都喜欢喝点酒,但喝完酒身上容易发热,晚上睡着会踢开被子,更容易发生危险。 ”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不仅要熟悉他们落脚的地点,更要熟悉他们的一些习惯。

幕后

电脑里藏着“寻亲秘籍”

在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三楼的一间办公室,悬挂着一块“小丛工作室”的牌匾。这个以90后女孩丛淑丽命名的工作室,主要工作是帮那些智力残疾、精神障碍的流浪乞讨人员寻找亲人。丛淑丽告诉记者,受助人员接受救助后,身份信息明确有返乡能力的人员,救助服务中心会为他们购买车票;无独立返乡能力的人员,他们会将其护送返乡;“最麻烦的是那些无法提供身份信息的,我们则需要通过多种手段为他们寻找亲人。主要是一部分走失人员因为智力残疾、精神障碍、阿尔兹海默症等原因提供的有效身份信息有限,甚至有的还没有办理过身份证件。而让这些人员得到最终的救助,就是把他们送回家。 ”

“因为无法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和亲人的联系方式,这些都得靠我们对隐藏在他们身上的信息一点点地收集分析。 ”丛淑丽告诉记者,在她的电脑里有一个文件夹,藏着十余个EX-CEL表格,里面分门别类地记录着救助服务中心各种人员的详细信息,从姓名到口音,健康情况、智力情况,是否能正常交流,是否进行过DNA比对等等,所有这些信息都是为帮助他们寻亲准备的,信息掌握得越全面、越细致,寻亲的成功率就越大。

“寻亲神器”照亮回家路

“点击这个按钮,就可以进行人脸比对,这也是我们现在寻亲的一个重要手段。”丛淑丽说的按钮是民政部的社会救助数据库的上传按钮,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寻亲效率。去年5月份一名叫刘洪增的走失人员,就是通过人脸比对成功找到家的。 “他已经走失五六年了,去年被警方送到我们救助中心。 ”工作人员介绍,他被诊断为重度精神发育迟缓,因为无法和工作人员交流,刘洪增在救助中心的登记表上一直被称为“无名氏”。直到他的照片被上传到民政部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大家才终于了解到他的身份信息。去年6月刘洪增被送回了诸城老家,和兄弟团聚。而这次广西小伙小钟,也正是得益于人脸比对才找到家。

“很多智力残疾的走失人员,多是由好心市民、民警、社区工作人员送到救助中心,我们会第一时间帮他们拍照,上传数据库进行人脸比对,看看能不能查到相关信息。同时也会上传到民政部下属的‘全国救助寻亲网’,走失人员的亲属可以上传照片来比对,方便寻亲。”丛淑丽介绍,如果民政部的数据库中没有相匹配的信息,他们还会和公安部门联合,把走失人员的照片和公安户籍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

相关链接

遇到求助流浪人员可以打这个电话

在早报记者多次跟随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少有露宿者愿意去救助中心接受救助。“为什么宁可在立交桥下受冻,也不愿去有暖气、有餐食的救助中心? ”葛文华坦言,大部分露宿者并不愿意去救助站。一方面因为他们都有各种“工作”,要么拾荒,要么在周围打零工,去了救助服务中心会耽误他们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觉得有约束感,按照规定,在救助服务中心不能抽烟、不能喝酒,当然还怕被劝返乡。 “现在救助服务都是自愿的原则,他们不愿接受救助,我们也不能强迫。”葛文华告诉记者,而对于这样露宿在外却不愿被救助的对象,救助站工作人员往往会给他们送上一些御寒的衣物和充饥的食品后离开。

面对露宿人员的担心,葛文华介绍,他们也制定了很多人性化的应对方案,比如晚上去救助中心接受救助,第二天也可以外出打工,不受限制,主要还是要保障露宿人员的生命安全。希望大家看到街头有需要帮助的流浪人员、露宿人员时拨打热线电话:84851591,他们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记者 刘鹏 通讯员 孙静

新闻推荐

镇上企业有了服务专员

□潍报全媒体记者窦浩智“这是刚刚领到的诸城市服务企业专员联系卡,上面需要贴上自己的照片以及姓名、职务、...

诸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诸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