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榛子两种“好滋味”

潍坊日报 2020-06-18 09:08 大字

身着工装的魏本欣和他的榛子。

□本报记者窦浩智

通讯员徐春光文/图

一颗榛子能改变什么?在位于诸城市南部山区皇华镇胡沟山岭,榛子既让荒山披上了绿装,又让农户找到了增收途径。

从昔日“风吹石头满地跑”到如今山上“绿意葱茏果飘香”,通过种植榛子发展生态农业,胡沟山岭上的榛子树成了村民眼中的“绿色银行”。

6月17日上午,一场小雨过后,行走在华山农林万亩榛子产业园,空气中弥漫着榛树特有香味。在产业园育苗基地,杨洪富和其他几十名身着带有“魏榛”标识工装的村民一起管理榛子幼苗。

杨洪富是胡沟村里土生土长的农民,说起这身工作服,杨洪富格外看重:“这是合作社专门给俺们制作的工作服,上班时统一着装,活不重,一个月给3000多块,干不好哪行?”

2013年,已经从华欣铸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位置上退休的魏本欣,本可以在家安享清福,但他看不得村子里一座座荒山和还在过穷日子的父老乡亲,铁了心决定返乡种榛子,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胡沟山多、水缺、地少的真实写照。十个年头九个旱,地理位置又偏远,大山里的人们一直渴望着脱贫致富。推广榛子种植,既能推动农民增收,又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2015年,魏本欣决定把大果榛子产业作为富民支柱产业,示范推广种植,向荒山荒地要效益,实现经济生态双赢。随着榛子产业落地生根,当地找到了脱贫致富路。杨洪富所在的胡沟村是省定贫困村,这里发展传统农业没优势。榛子种植技术相对简单,抗旱耐贫瘠,适宜丘岗浅山区种植,魏本欣决定引入榛子种植,带动贫困户入股,发展脱贫新产业。

技从哪里学?榛子怎么剪枝、怎么施肥都是学问,为了让乡亲们少走弯路,魏本欣把从栽种到摘果的每一步都拍成照片,再配上文字说明,装订成册发给每一户榛农。最先尝试榛子种植的魏本欣已成为“业界”有名的土专家。

一场山雨过后,清风阵阵袭来,山上绿意葱茏。65岁的魏本欣特别喜欢雨后到榛子林里溜达,“以前这山坡地雨天泥水四处淌,改种榛子后,小雨不见水,大雨清水流。”

梯田高低错落,线条行云流水,一排榛子树,远处青山环绕,那蜿蜒曲折80公里的水泥山路最为醒目,如玉带一般将基地大大小小17座水库串联起来,一幅优美的乡村田园景色便浮现在眼前……这几年,胡沟村的村民们发现,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庄变得愈发美了。

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合作社2.1万亩榛子基地的200多万棵榛子树陆续进入盛果期。眼下,合作社正推行“土地返包”试验:加入合作社的社员,每5户为一组,可承包至少30亩榛子园,合作社提供农资、技术、收购等服务,榛子收货结算后,合作社扣下每亩300斤榛子的承包费和服务费,余下所有收益全归承包农民。

每到仲夏时节,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进山“赏榛”,大果榛子现摘现卖,供不应求。眼下,合作社又出台了好政策,杨洪富和一些村民正打算承包榛子园,“虽然摘了贫困帽,俺还要奔小康哩。”杨洪富说。

新闻推荐

青岛西至诸城铁路年内开工

除了提升现有铁路线服务,山东省将加快高速铁路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一批新线开通运营、开工建设。潍坊至莱...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