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希努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单宝瓶: 带领团队攻克36项缝制工艺创新项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王小涵通讯员刘晓林
担任车间主任,日产量提高超10% 5月5日晚8点,本是大多数人的休息时间,单宝瓶却刚下班到家没多久,正在准备晚饭。“每天个人定制的西装零活一百多套,为了能按期交到顾客手中,我们缝制车间就得多干会儿”,单宝瓶笑着说。
2003年,单宝瓶进入新郎希努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车间一线工人,并于2004年通过单位的技术比武,进入技术中心担任西裤工艺员,负责西裤样品的制作,编制缝制工艺等。由于技术精湛,她先后在2006年诸城市技能大赛中获服装专业第一名、职工组服装制作一等奖,在2010年获诸城市“鑫城杯”技能大赛职工组服装缝纫二等奖,2014年获诸城市技能大赛服装缝纫比赛一等奖。
2010年,单宝瓶被调到西装二厂四线下衣担任车间主任。工作中,她根据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工序,引导职工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质量标准。“当时车间有90多人、100余台机器,每天生产800多条西裤。我担任主任工作后发现有的人手脚麻利,我就将她调到重要工序;工作稍慢一些的,就调到简单工序。”人员调整后,下衣车间平均日产量超950件,日最高产量可达1200件。2014年,单宝瓶调任上衣车间主任,不久后,实现上衣车间日均产量提高了超10%。
改进生产工艺,累计节约生产成本400余万元
2012年前后,单宝瓶所在的车间接到了英国马特兰晚礼服款西裤的制作生产任务。“因为第一次接到这种款式的生产订单,侧缝缎面的饰带非常难做,同事加班加点,也经常出现宽度不标准的情况。”单宝瓶说,当时交货日期已经定了,效率却特别低。那段时间,她连续两三天晚上睡不着,就在琢磨如何改进工艺。“后来受到了T恤后领缝压条的启发,侧缝跟压条很相似,我就想了个办法,请维修师傅给做了礼服专用撸边的撸子,这样由原来的三道工序简化成一道工序,用工减少了三分之二,效率却提高了一倍,最终按时完成产品交付。”
2015年,车间接到了一批有0.5cm拼接的西装驳头生产任务,原本的工艺需要先画再缝制,工期长、效率低。单宝瓶灵机一动,就找维修师傅制作了一个0.8cm宽的压脚,减掉了画的工序,不仅使生产效率提高30%,生产的西装驳头也更美观了。
2019年底,车间接了广州潮州农村商业银行的一批工装订单,要求大兜开线为上开0.5cm、下开1.7cm。实际生产中,在衣片上标画大兜位置、画开线宽度,再用平车上到衣片上共计用时170秒。单宝瓶进行技术攻关后,改为用模板直接上开线,用时105秒,效率提升38.2%。
多年来,单宝瓶带领团队先后攻克36项缝制工艺创新项目。她先后获“山东省二级技师”“潍坊市劳动模范”“潍坊市技术能手”“诸城市首席技师”等称号,并于今年被授予“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车间返修率低于0.5%,优等品率超98%
17年来,从一线人员走向车间中层,单宝瓶始终将“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的理念贯穿在工作中,每天靠在车间里,认真钻研服装操作工艺,在提高生产质量上下功夫。她不仅从新职工“进门”时严格要求标准手法,每天还至少花一半的时间带领班组长在生产线上指导职工操作。长期以来,她带领的车间制作服装产品返修率始终控制在0.5%之内,优等品率达到98%以上。
在带徒传技方面,她通过“传帮带”和身体力行,向后辈传承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推动服装行业迈向“朝阳产业”贡献力量。“车间里所有员工不会的工艺,我都会手把手去教,只要我会的,我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不会的我也会去努力去钻研,或者请教技术老师然后教给他们。”在单宝瓶眼里,将自己的技艺交给徒弟,徒弟再继续传给新人,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给单位创造更多的效益,职工的收益从而增多,生产积极性也更高了。
今年43岁的单宝瓶,是新郎希努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装二厂一线上衣车间主任。多年来,她始终将“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的理念贯穿于工作中,对生产质量严格把关,其所在车间制作的服装产品优等品率达98%以上。在此基础上,单宝瓶先后获“山东省二级技师”“潍坊市劳动模范”“潍坊市技术能手”“诸城市首席技师"等称号,并于2020年被授予"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单宝瓶(右二)在跟职工讲解工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伟)诸城市引导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引领,指导和帮助...
诸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诸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