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区域“含绿量”变成发展“含金量”

潍坊日报 2018-12-01 10:01 大字

□本报通讯员李芳

在诸城市潍河、涓河、太古庄河的交汇处,一个总投资6.23亿元,规划面积3.2万亩的三河湿地公园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建设中。该项目倡导“还地于河、与水共生”理念,将成为一处集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湿地生态观光、花卉观赏休闲、田园趣味体验为一体、人文与自然融洽共存的高端生态区与城市近郊湿地公园。

在推进“四个城市”建设过程中,诸城市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路。“人在画中行”的场景,在这里比比皆是。

该市实施“一城一区四域”造林绿化工程,完成成片造林3.9万亩,51条河流全部落实河长制,境内水质达标率100%,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对30家散乱污企业进行整治,完成80家10吨以下小型燃煤锅炉改造,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全面落实河长、湖长制,启动“十河共治”,投资9000余万元,对潍河及其主要支流涓河、扶河、淇河等10条重要河流,实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完成清淤4.6公里、筑堤2460米、拦蓄水工程13处,打造出“梯级叠瀑、滨水绿廊”新景观,实现了看得见水、望得见绿、护得住生态的治理目标。

“开门可见山水,下楼可寻乡愁”“含绿量从未饱和”“肺活量不断扩增”……这是诸城市龙都街道大源社区生态宜居的环境写实。大源社区是个社企共建社区,良好的生态,是践行“两山”理论释放的生态红利,也生动演绎着从“生态美”到“百姓富”的绿色发展路径。大源社区由该市龙头企业大源建设集团出资流转社区土地,以工商资本下乡方式投资4亿元,发展园林和田园综合体项目,流转率达到80%以上,项目用工吸纳大源及周边社区800多人。大源发展的园林栽植各种苗木200多万株,成为诸城西南区域的“城市绿肺”“天然氧吧”,居民出门就是17处旅游景点,免费开放,成为社区百姓的“家庭花园”。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诸城要让农民住得上楼房,进得了工厂,享受到蓝天白云新鲜空气的同时,还想法设法将增加农民收入融入其中。该市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的路子,按照景区化理念和标准,以南部皇华、桃林、林家村、枳沟、密州、龙都、南湖“四镇两街一园区”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阵地,将乡村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的重点,充分利用河、湖、山、泉、田的优美生态,探索多元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实施“景村共建”,重点培育发展生态营地、休闲农庄和采摘篱园等新业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园区、社区、景区三区共建共享初见成效,使乡村旅游成了农民的发家致富之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聚宝盆。

诸城市充分发挥全市1000多家家庭农场的优势,探索“旅游+现代农业”的产业模式,逐步指导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延伸,加入旅游要素,完善旅游功能,丰富观光采摘、生态休闲、餐饮娱乐、文化体验等业态,把农场打造成采摘园、观光园和休闲园。永辉生态农场、宏德农场、梅香园、刘墉板栗园和泰田农业园等30多家采摘篱园,业态不断丰富、规模不断壮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密州春酒文化博物馆、美晨匠心谷、南湖市民公园等十几个旅游休闲度假项目拔地而起,丰富了采摘园、农家乐、木屋民宿、亲子体验、休闲农庄、房车露营地、科普教育等旅游新业态,成为游客周末“一日游”“二日游”目的地。目前,该市乡村旅游经营主体1000多家,年可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20多亿元,吸纳农民就业5万余人。

新闻推荐

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记者张鹏通讯员徐桂军报道本报诸城讯今年以来,诸城市龙都街道持续强化党建领航,以深化“作风建设年”和...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