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嘉定府(7)

三江都市报 2017-05-18 08:07 大字
嘉定府在清帝国统治下,在康熙、乾隆两朝,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但其间,在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年,公元1786年)发生了一次乐山历史上最大的洪灾——“老丙午大水”。该年五月初六,泸定发生7.5级地震,摩岗岭老虎崖崩裂,壅塞大渡河河道,形成老虎崖堰塞湖。延至五月十六日,老虎崖堰塞湖坝体溃决,二十丈高的湖水一泻而下,直奔下游诸城镇而来。清人张邦申在《锦里新编》中载:“沿河沟港,水皆倒射数十里,至湖北宜昌势始渐平,舟船遇之,无不立覆。”

洪水汹涌而至,同治《嘉定府志》载:“决自峨眉界来府,崇朝而至,涛头高数丈,如山行然。”比平常水位整整高出12米。《双流县志》载:洪水迅漂急下,直扑嘉定府城,壅遏岷江,“逆行十里”。

“如山行然”的大水如此壮观,可谓千年难遇,故有不少好事者在当天早上就跑到古城墙上去看稀奇。咸丰《天全州志》载:“(河水)一日一夜至嘉定府。十六日(当为十七日)辰时,嘉定府东门城上惊观大水,人众如堵,顷刻墙崩,落江者不计其数。”一些乐山人看热闹把命都看丢了。

号称“嘉州八景”之一的丽正门外的两尊铁牛(铁犀)也被洪水冲没。张瑞《铁犀记》载:“丙午之灾,南城崩塌三百余丈,民屋之在城湮者数十家。求所谓古迹之奇,八景之一,付之乌有。”《四川通志》亦载:“嘉定府城西南冲塌数百丈,江中旧有铁牛高丈许,藉以堵水亦冲去。”从此,“铁牛在江心”就成了乐山的一句俗语。乐山城外原有走马、半边二街,连同那几十户人家,也在这次大水中全数冲没。灾害之重,百姓没齿难忘,专称“水打嘉定府”。

在峨边,大渡河也发生山崩,并也形成了一些堰塞湖。民国《峨边县志》载道:“忽大渡河山崩,水溢上流,居民迁避不及没者千余家。”其后,老虎崖溃坝,上游洪水直下,“至十五日,水势高至数十丈,沿河场市如归化、罗回、沙坪、万旋等一洗尽净。”乐山大渡河沿河场镇五渡溪、铜街子、福禄、沙湾等场镇被洪水冲得一干二净。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中回忆说:“(沙湾)场的北端有一个很大的沙洲叫姚河坝,听说那是旧沙湾场的废墟。在一百多年前的‘老丙午\’,大渡河涨水把沙湾场冲没了。后来才移到现在的场所的。”“老丙午”就是乾隆五十一年,“老丙午大水”“水打嘉定府”便成了乐山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其后,“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丙午六月初十日,灌县起蛟发水,……至嘉定,势极汹涌,诸祠庙及张公桥皆崩塌,城外成巨浸,大舰直泊迎春门内。盖百年未有之灾也。”同为丙午年,与上次大洪灾刚好过了一个甲子,如此天灾,岂非咄咄怪事。

新闻推荐

用旅游描绘新图景

竹林、龙门口生态旅游度假区、卜板台·李子园、Hi世界农乐园……近年来,三市四镇的海青、桃林、两城街道把旅游作为未来规划,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基础之上,深挖旅游资源精巧利用,描绘出一幅...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清嘉定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