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发展效益质量 注重环境宜居宜业
□本报记者付生薛静
未来五年,我们将迎来建国70周年、建市70周年。这是潍坊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百年接续,70年接力。面向未来,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换发展动能、实现转型升级,围绕重塑发展空间、厚植发展优势、奋力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一三四七”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围绕“一个总目标”,确保“三个走在前列”,着力打造“四个城市”,实现“七个新突破”。
“四个城市”中,“品质城市”的提出,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重要举措。要求我们把品质升华到价值观、文明、理念来认识,把品质立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各环节,提高城市发展的品位、质量和核心竞争力,这既是潍坊转型的目标方向,也是提高潍坊竞争力、彰显潍坊特色的有效途径。
“品质城市”的核心内容是,“品质立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工匠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质量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生态环境、社会文明、市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诚信潍坊、品质潍坊成为城市靓丽名片,潍坊成为当地人为之骄傲自豪、外地人羡慕向往的美好家园。
用“诚信”提升素养
诚信是人类文明的共同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不懈追求,也是立身之本、齐家之要、兴业之基。潍坊市是经济大市、人口大市,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市场化完善期、国际化提升期。夯实诚信基础,建设诚信潍坊,对全市更好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潍坊市积极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成了“一网三库一平台”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了信用法规制度,建立了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稳步推进统一代码工作,逐步深入信用监管机制,健全了组织领导保障体系,出台了《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关于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全国259个地级市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中,潍坊市名列前茅,并被确定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面对市委对诚信建设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潍坊市围绕“四个结合”,聚焦“四大领域”不断深化诚信潍坊建设,为“品质城市”建设增添新动力。
——坚持政府推动与社会共建紧密结合。推动各级各部门既要当好诚信潍坊建设的倡导者、设计者、推动者,又要加快完善市场机制,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
——坚持基础建设与信用应用紧密结合。大力实施信用信息平台和数据归集“提质扩面”工程,为信用信息应用打好基础。坚持以“用”为本,深入实施信用记录和信用产品推广应用“深化提升”工程,推动信用信息广泛应用,体现信用价值,形成良性循环。
——坚持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紧密结合。统筹完善褒扬诚信和惩戒失信体制机制,双向发力,同步推进,让守信者一处守信、处处受益、路路畅通,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坚持示范创建与文化引领紧密结合。把“抓创建”与“抓常态”紧密衔接,既积极探索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确保圆满完成示范创建各项目标,又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道德宣传教育,传播诚信文化,使诚信文化深入人心、融入社会,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为规范。
——率先推进政务诚信。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强化示范意识、自律意识,带头讲诚信、抓诚信;坚持全面依法行政,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加快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严格落实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大力推进商务诚信。聚焦社会高度关注的企业失信重点领域,尽快完善企业“红黑名单”制度,完善企业市场准入、退出信用审核制度,推动企业强化诚信自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严格履约。
——全面倡导社会诚信。围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用工、教育及科研、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领域,切实加大信用建设力度,构建风清气正、互信互爱的良好社会风尚。特别是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诚信建设。
——切实保障司法公信。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潍坊市实际,加快构建开放、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依法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
用“质量”强筋壮骨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实施高端高质高效战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标世界一流,提品质、创品牌,打造“好品潍坊”。
培育“工匠精神”,提质量、创品牌,是化解当前经济结构改革中难题的良方,更是实现“品质城市”发展的力行之举。
面对“品质城市”建设新任务,潍坊市以提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坚持统筹改革创新,强化政策引导,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全面推动潍坊制造向潍坊创造转变、潍坊速度向潍坊质量转变、潍坊产品向潍坊品牌转变。
——坚持创新驱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依靠质量创造市场竞争优势,增强潍坊市产品、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固本强基。加快培养质量技术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深化质量理论研究,夯实质量管理基础,推进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增强质量诚信意识,发展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坚持以质取胜。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以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以质量升级推进经济升级。加快推动全市区域发展竞争力显著提升,在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树立一批中国质量新标杆,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业、品牌企业,推出一批具有潍坊特色的标准体系。
产品质量保障方面,促进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促进社会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效益显著改善,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品牌产品。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优良。
农产品安全方面,促进安全水平稳定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全覆盖,“三品一标”产品种植面积比重、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持续优化;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镇(街道)、示范园数量持续增加;重点养殖品种、主要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步提升;重点渔业品种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规模以上养殖企业通过“三品一标”等管理体系认证面积进一步提高。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食品药品方面,促进安全形势稳定良好。加快推动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建设,打造“食安潍坊”。深入开展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创建,主要食品和专供婴幼儿及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安全状况稳定在较高水平。充分发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的作用,实现所有地产药品制剂品种赋码生产,药品批发企业扫码经营。
制造业方面,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加快促进工产品质量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合格率稳步提高,主要工业产品的质量损失率逐步下降。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大力实施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造纸包装等优势产业提升计划,促进产品升级、技术工艺更新、产业链做优做强,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一批优势企业和一批知名品牌。
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促进竞争力明显增强。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物基新材料、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为重点,坚持行业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扶持,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主导或参与制定一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主要产品技术质量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质量素质高、品牌影响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推动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进入全省一流、全国先进行列,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用“规划”引领发展
城市建设离不开规划的先导先行。建设“品质城市”,要求总体规划、专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无缝对接、形成体系,城市设计特色突出,城市风貌、建筑风格与人文环境相互协调,基本建成港口、机场、高铁、高速、快速路、地铁为骨架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为此,潍坊市以深入实施规划提升工程为抓手,引领城市向更高层级跨越。
——开展“六项重点任务”,全面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着力推动片区联动发展。深化完善《潍坊市域2048(建市100年)战略发展规划》《潍坊市概念性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两大战略规划,统一城市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功能项目规划编制覆盖范围,超前编制重要片区、重点项目规划,做好北部新城(包括高铁站片区、中国食品谷、北辰中央休闲区)规划开发、火车站南广场片区开发、博物馆群与美术馆群选址、医疗健康城等规划服务工作;助推交通优化提升;推动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城市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加强控规与城市设计的相互衔接,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深化完善《中心城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编制《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集中力量实施一批事关城市长远的大项目、改善民生的城市更新工程,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的城市功能体系;优化规划审批流程,规范项目批后监管,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树立城乡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开展好规划督察和执法检查。
——持续深化“五项改革”。进一步推进中国食品谷“三规合一”试点工作,启动编制《中心城市“三规”融合试点规划》,更大范围内探索研究“三规合一”工作;进一步理顺规委会审议机制,细化三级规委会工作方案;完善深化规划招标制度,做到分类指导、可操作性强,提高一般性规划项目的编制效率,吸引名家大院承担潍坊市重大城乡规划编制任务;启动编制《城市龙头企业与城市融合发展规划》,推进城市规划与城市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的融合衔接,研究制定规划与产业结合的创新办法,做到产业企业与城市总规、控规甚至城市设计相结合;扎实做实社区规划师工作,做出亮点。
用“乐居”丰富内涵
打造“品质城市”,提升市民生活品质,让“生活在潍坊”成为一件幸福圆满的事,让“梦想来潍坊”成为一个可期待的愿景。这对城市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要“聚居”,更要“宜居乐居”。
近年来,潍坊市从提升城市形象和创优人居环境出发,将棚户区改造和住房保障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着力解决群众住房条件,目前全市共完成棚户区改造5.8万套,货币化安置率90.2%,居全省第一位。
全市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启动了174个“四全一特”示范社区建设,重点打造了奎文樱园社区、潍城曹家巷社区、高新新邻里社区3个市级示范社区。诸城市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寿光市、安丘市获批省级中等城市试点,昌邑市列入省级I型小城市试点,寿光羊口镇获批省级新生小城市试点。
出台海绵城市实施意见和专项规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意见和专项规划,指导全市开展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昌大建设集团、寿光一建成功晋升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实现潍坊市特级资质企业“零突破”。启动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百年建筑,奎文苇湾小区改造提升项目获批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根据党代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潍坊市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城市建设步伐。有序推动大片区改造,配合高铁枢纽建设,统筹食品谷、潍坊总部基地,规划建设好高铁新片区,打造市区北部隆起带;实施火车站南广场片区综合改造,形成城市功能新板块、城市提升新地标;加快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步伐,打造城市功能核心区,提升城市发展新能级。全面优化市区交通组织,有序优化城市路网体系,优化发展公共交通,打造畅通城市;扎实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治理违章建筑等城市痼疾。扎实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危房改造,加快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深化智慧城市建设。完善智慧潍坊基础设施,形成集政务应用和社会应用于一体的云计算中心,实现城区主要道路和重点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打造“潍V”智慧城市应用品牌,构建智慧民生服务体系。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扎实提升城市管理品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也做足了准备,重点项目建成运行、拆墙透绿、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夜景亮化提质、供水供气供热增强、节水治污建设、城管执法创新……一项项品质工程,为潍坊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森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荣誉增添动力,一件件民生实事,让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充实。
目前,潍坊市建成运行了开元立交桥绿化亮化和辅道工程、眉村净水厂管道取水工程、黄旗堡地下水源地恢复工程、宝通街高温水供热工程、宝通街缓行道挖补罩面工程、白浪河中水回用工程、鸢飞路综合改造工程、污泥无害化集中处置工程八个重点市政工程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了公用事业保障能力。
开展城市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活动,做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优化公共自行车系统,自行车规模达3.24万辆。城市亮化水平显著提升。宝通街西环路道路照明工程顺利完工,获第11届“中照”照明工程设计奖路桥组一等奖(最高奖)。城市道路、桥梁实现科学养护、安全管理,确保市民出行安全。增强供水、供气、供热等公用事业领域的服务保障能力,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和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查行动,保障市容秩序洁净常态化。
实施新一轮提升市区计划,潍坊市还将扎实开展整治违法建设、违法偷排、城市内涝、停车难、市容环境、雨污混排、市区内超限超载渣土车“七项专项”整治,提升城市网格化、精细化、法治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用“绿色”支撑未来
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自觉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加速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加快推动生态建设,给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注入“绿色”动力,潍坊市从本地发展实际出发,启动实施水气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等环保“十大工程”,全力改善环境质量,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由之前重点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的治标,向标本兼治且更加注重治本转变。
——治理大气污染。积极实施工业点源深度治理、车辆污染综合管控、城建环卫精细管理等工程,全面减少各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认真落实《潍坊市按行业环保先进标准管理重大项目暂行办法》,逐步加严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取消行业污染物排放特权,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重点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完成现役燃煤机组、10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开展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为有效控制燃煤污染,大力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工程,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淘汰改造现有燃煤项目,加大散煤治理力度,推广型煤、洗煤等清洁化利用。
——改善水环境。对全市涉水企业分行业全面实行总氮、总磷、重金属等环境指标监控管理,深化开展废水治理再提高工程,加快实施城镇废水综合利用、河流湿地生态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治、用、保”并举,持续改善辖区水环境质量。同时,积极推进再生水综合利用,引导高耗水企业处理回用废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鼓励城市建筑配套中水回用设施。
——推动森林城市建设。以“一主五副”中心城市圈为主体,着力构建“圈、带、点、面”有机结合的中心城市圈大绿色生态格局,累计造林20余万亩;突破滨海,启动实施75平方公里滨海绿化全覆盖工程,完成造林5万余亩;“两河开发”和“三八六”环保行动,大力推进库区、河流和胶东输水干渠绿化,突出抓好潍河、弥河、虞河等16条河道生态修复,完成水系绿化20多万亩。加大湿地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积极推进自然湿地恢复与人工湿地建设,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湿地公园为主体,省、市级湿地公园为补充的保护网络。
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经济新常态,潍坊市将继续深化“三八六”环保行动,做好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任务的细化分解,积极推进大气、水、土壤、重金属等污染防治。围绕“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四大类污染源抓深度治理,综合治霾,确保实现空气质量良好率和PM2.5浓度改善率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推动市区雨污分流和黑臭水体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加强大气环境质量预警及预报能力建设,加强环境安全应急管理,确保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强化环境执法与司法衔接,继续引导和规范非政府生态环保公益组织发展,形成依法打击环境违法的强大震慑力。按照“全面设点、全市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努力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增强环境监测数据应急预警、测管联动、综合保障的能力。
扎实组织实施山区绿化、沿海防护林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网、森林镇村、湿地保护恢复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森林镇村建设工程,打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镇容整洁、林居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家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继续加大潍河、弥河、汶河等河流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力度,探索促进湿地可持续利用和良性循环机制。
深化绿色发展,潍坊市发展承载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为“品质城市”建设支撑起广阔空间,增添更多美丽基因、美丽动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孟祥风)近日,省发改委公布了“十三五”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名单,个县市区(开发区)入选。潍坊市潍城区、诸城市上榜。在试点内容上,潍城区主要围绕打响老潍县民俗文...
诸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诸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