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强 他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了34年,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对党无比忠诚、对事业一片赤诚、对群众满腔热忱,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细、做精、做到极致,用一
□本报记者吴晓强
他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了34年,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对党无比忠诚、对事业一片赤诚、对群众满腔热忱,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细、做精、做到极致,用一生的拼搏和坚守,生动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精神追求。在群众心里,他是一位优秀党员,一位好院长,人人都夸他务实、清廉、有担当、有作为……他就是诸城市龙都卫生院原党支部书记、院长王金鉴。
王金鉴,男,1965年2月出生,1981年6月参加工作,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诸城市程戈庄镇卫生院副院长、桃园乡卫生院院长、辛兴镇卫生院院长、百尺河镇卫生院院长、龙都镇卫生院院长。他长期俯身农村,探索出“改善医疗条件、提升医疗技术、比拼服务水平”发展乡(镇)卫生院的三大法宝,守护基层百姓身体健康,先后被评为潍坊市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诸城市劳动模范。2015年8月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年仅50岁。
11月16日,记者来到诸城市,踏着王金鉴生前的足迹,在他生前工作的地方一一进行采访,用笔记录所听、所见、所感,用心感悟他平凡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心系百姓自芬芳
诸城市委书记李峰在2016年9月6日《人民日报》6版“中国道路中国梦”栏目撰文《心系百姓自芬芳》。文中介绍,2003年,王金鉴临危受命担任诸城辛兴卫生院院长,为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水平,他多方筹资、积极外聘名医、提升职工素质。一年多后,一个业绩倒数的卫生院成了该市乡镇卫生院的排头兵,周围百姓享受到医疗条件改善带来的实惠和便利。党的干部要“忠诚于党,忠于组织”,忠诚的政治品格,是以切实的行动来体现的。王金鉴忠诚于党、干事创业、服务群众,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向组织提要求,心中挂念的始终是百姓健康,树立了忠诚的典范。
为加快门诊楼、病房楼建设进度,王金鉴天天蹲守工地,鞋上满是水泥渣子,衣服上净是涂料油漆;为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他连续加班,累晕在医院。
一个实干苦干的干部,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一个好干部,总是把群众当亲人,胸膛里跳动着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让病人能住得安心放心,王金鉴有时间就往病房跑,设身处地为患者排忧解难,多次为家庭困难的患者和孤寡老人垫付医药费。为了分流人员以减轻医院负担,他让妻子第一个下了岗;医院聘了一位放射科专家没地方住,他把自家房子让了出去。老百姓说,“病号跟着院长走”,足见患者对王金鉴的信任。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也是最好的说服。一个好党员、好干部,如同一朵盛开的玫瑰花,由内而外散发着芬芳气质,让周围的人闻其香赞其行、慕其名承其志。
一片赤诚心向党
王金鉴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谨记一名共产党员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时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出了一支支业务水平高、职业素养强的响当当的队伍。1992年6月,王金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工作日记中写下“这一生一定不愧对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的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是一个很善于做职工思想工作的人。辛兴卫生院内科主任张金霞回忆说:“有一次,王院长找我谈话说,‘金霞啊,你这么优秀的技术尖子,有没有想过加入党组织呢?’我说我干好业务就行了,还用入党吗?”“党支部可是咱们院的主心骨啊,像你们这样的业务骨干加入党组织,就会有更多的职工向你们看齐,向党支部靠拢!”在王金鉴的引领教育下,张金霞和外科刘主任、内科刘护士长一起入了党,后来辛兴卫生院的很多业务骨干也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入中国共产党。
“说到就要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就得先做到。”王金鉴是一个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院长。他在一次职工会议上说:“我是院长,也是党支部书记,我们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力量是无穷的。你们就以党员为标准,向我看齐,向党员看齐。这样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医院才会越来越好。”
无论走到哪里,王金鉴都把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到医院管理和职工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龙都卫生院准备盖新病房楼时,原先的仓库需要拆除,三伏天,王金鉴带领党员和年轻职工20余人,硬是将10余间仓库的资料、文件搬出来。王金鉴身上就是有这么一股力量,让大家信任他、跟着他。有一次,王金鉴凌晨三点多就和同事从卫生院出发到临沂进药,直到晚上11点多还没回来,那时电话不便利,大家都很担心。快到12点了,才听见有车进医院的声音。刹那间,全院的灯都亮了,十几个同事从办公室、病房、药房等跑了出来。不知情的人,都纳闷这医院的职工大半夜的不睡觉在干啥呢?只有职工自己知道,他们这是在等院长,只有看到院长安全回来,他们心里才踏实。试想有这样的凝聚力,怎会有干不成的事呢?
寸心难报三春晖
“娘,俺大大来?我拿点钱使。”“恁大大没在家,你使多少钱?”“400块。”“我就剩下400块钱了,你拿着吧。”
在王金鉴的老家东丁家庄子村,年迈的双亲说起儿子生前往事,依然无法抑制内心的悲恸。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其中的滋味,难以用语言来描述。
王金鉴的老母亲回忆起的这段往事发生在2014年,老母亲说:“我没有问金鉴要钱做什么,金鉴也没有说,拿着钱就走了。”
老父亲告诉记者,他心疼儿子,所以这些年,每当金鉴回家要钱,他都不难为他,有一千就给一千,有五百就给五百。“他拿着这个钱贴补了那些有困难的病号。”老父亲也记不清王金鉴从他那里用了多少钱了,但他理解他的儿子:“俺这个孩子打小就心疼人,心很善。”
王金鉴上初中的时候,路上会经过一个五保老人的家,他经常在上学放学的时候去老人家里帮着老人打水打扫卫生,在普遍贫困的那个年代,他还将家里人的吃食偷偷拿出去给老人吃。在他工作后,身上仍旧保留了年少时候的那份悲悯,也许是天性,他就是看不惯别人受苦受罪,一而再地帮助别人,帮助更多的人。“他总是先看到别人的难,从来也不考虑其实我们自己也难。”
王金鉴的二弟一家在村里开了个卫生室,据他的二弟媳妇回忆说,大哥经常打电话嘱咐说:“看着人穷的,能不要人家的钱就别要人家钱了。”二弟一家也总是按照大哥说的去做。王金鉴有两个弟弟,一个小他两岁,一个小他五岁,他们从小就一直受到大哥王金鉴的关心和照顾,从小就相信他,大了就支持他。
王金鉴是在16岁那年顶替父亲成为程戈庄卫生院的一名药剂师。老父亲知道那时候他更愿意去上学,而不是去接班。他学习好,想先学更多的知识,考上医科大学。“那时候农村,能顶上一个就轻松一个。”尽管不情愿,但是为了父母,为了家人,王金鉴还是去上班了。后来,他在卫生院边上班边学习,考上了卫校,虽然有了更高的学历,他也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继续踏踏实实留在乡镇上。
“大大,给你钱!”老母亲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王金鉴发了第一个月工资时的情景,他有些欣喜有些激动地告诉父母,自己发了24块钱,并要把钱全部留给父母。父亲留下了一半。
“大大,给你钱!”这是刚开始工作时候的王金鉴,孝敬父母;“大大,你给我点钱使。”这是当了卫生院院长以后的王金鉴,待病人如亲人,视人民如父母。
打铁还需自身硬
“辛兴医院那个样,你不帮帮?”2003年11月,王金鉴上任辛兴卫生院院长的第二天,就来到了时任辛兴镇辛兴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沐亮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就要求帮助。
哪个镇政府不希望自己的驻地医院办得好好的?帮,他当然想帮,可是,外人能帮什么?帮了又有多大的作用,还不是得靠你们卫生院自己发展?
王沐亮同意了尽力说服乡亲们加入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意味着增加乡镇卫生院的病号源,但并不能保证维持,更不能保证病号源的回流。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好比别人用大喇叭招呼大家来看戏,来是来了,能不能留住观众,最终依靠的是这出戏本身是否吸引人。
王金鉴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走的路子,无论是改善医疗条件、提升医疗技术还是比拼服务水平,都是在苦练内功,但又不能仅仅只靠自己,必须充分借助外力。
于是,人们就看到了那个到处求人的院长。市里有医院搬家,他就到人家院长办公室,求人把用不上的病床送给自家医院;附近村里有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生,他就三番五次到人家里,希望人家考虑到自家医院上班,他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打动了孩子的家长……
王沐亮评价王金鉴,“为老百姓的事,他愿意求人,他自己的事,不会求人。”
王金鉴的老父亲说,一次,金鉴回家看望他们老两口,是他自己租车回去的。父亲诧异,“金鉴啊,你都当上院长了,你们院里不送你回家啊?”金鉴对父亲说,“咱自己的事,不能耽误了医院用车,公私不分还中?”
“大哥,你给我找个工作,去你们医院开个车也好。”“你别去,干不好再给我丢脸。”王金鉴的堂弟找到王金鉴,希望他帮着解决工作,王金鉴一次又一次拒绝了;他的另一个亲戚多次希望从一家医院换到另一家医院,这样能离家近一点,王金鉴在这两家医院都干过院长,但是始终不肯帮这个忙。他一辈子都在求人,但是家人求他的事情,他却从不答应。
老父亲没有什么文化,对王金鉴的教育就是“贪、偷的事咱不干。”王金鉴是个孝顺的儿子,当年在程戈庄卫生院的时候,他常常骑着自行车,赶三十里的路回家看望父母,父母在农村,王金鉴在城里看到有什么老两口没见过没吃过的糕点,就买回家给两位老人吃,匆匆回趟家,再匆匆赶回自己的卫生院,陪着父母吃顿饭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在辛兴卫生院病房楼建设期间,忙得没有时间回家,老父亲就时常到辛兴去看儿子,“咱盖楼不能留下骂名”,老父亲的教育,直白得让人听了多少有些不舒服,王金鉴没有对父亲说什么,但用行动证明着,作为父亲的儿子,他没有让父亲丢脸。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克义通讯员巩向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在诸城市超然台上留下的千古咏月名句。9月13日,一场以“中秋月超然情”为主题的纪念苏轼中秋词创作940...
诸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诸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