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师为您破解“健康码” 介绍“三六九健身法”等简单易行的保健养生方法
开栏语
从古至今,健康长寿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求“治未病”的理想方案,寄望“防病于未起”“治病以天然”。即日起,本报推出“健康码”栏目,图文并茂地介绍一些简单易行、方便记忆的保健方法,带您进入悟之有妙、练之有效、明之有理、受之有道的养生境界。
作者简介
孙承志,山东寿光市人,高级中医养生保健师,复旦大学博士,中国健康文化大会创始人,编写出版了《泰山养生缘》《中华养生典籍》等作品。
“治未病”就是好医生
“治未病”的概念源于《黄帝内经》,指的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概念和方法,是中医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强调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里的“治未病”指的是对未患病机体进行保养,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是“治未病”的其中一层含义。《素问·刺热论》中又有:“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这里的“治未病”指的是疾病在尚未发生而出现征兆的时候,先施以治疗手段,阻断疾病的发生,这是“治未病”的另一层含义。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性,对“治未病”的理念进行了论述和阐发。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就说:“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这些观点不仅丰富了祖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也使“治未病”成为渗透和贯穿于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可见,对于每个人的健康而言,“治未病”才是最好的预防,“治未病”就是好医生。
“治未病”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确有丰富内容和经验认识的中医特色理论。中医不仅强调对于当下病机和症状的解除,更强调在治疗中对于未病的预防,这就涉及对于疾病发展过程的准确掌握和预判,这就是中医“治未病”在临床中的实际运用。即使在疾病状态下,中医理论更强调既病防变,防止因为小问题导致身体出现大的故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田清春通讯员刘纪录)为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推动现代...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