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工作室 释放大能量
△李冠兴展示他的创新成果。△工作中的郭光吉。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潘来奎文/图
一个劳模,就是一粒种子;一个工作室,就是一个孵化器。近年来,潍坊市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广泛组织名师带徒,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鼓励企业在一线打造更多的创新团队和创新小组,充分挖掘和发挥企业内部首席技师、创新能手、金牌工人、熟练技工的帮带作用,以传授和学习技术绝活为重点,一对一结对子,一对多传帮带,整体提升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李冠兴:创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创新是什么?
在寿光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质量检验员李冠兴看来,创新不仅是轰轰烈烈的发明创造,也是看似不起眼的“小改小革”。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他完成了160多项工艺革新,获得了8项国家专利,把一个个想法变成了现实,为公司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创造成本,还减少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
2008年,凯马汽车的10万台驾驶室涂装线建成投产,却被一道铁链“绊倒”了。当时采用的铁链吊装方式,不仅极易损伤驾驶室,而且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为了根治驾驶室在涂装线磕碰损伤情况,我利用业余时间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驾驶室吊装夹具。这种夹紧系统采用自紧式弹簧装置,彻底解决了磕碰问题,并使吊装效率大大提高。该项发明成果被评为2008年度集团QC成果一等奖和潍坊市QC成果三等奖,并成功申报了国家专利。”李冠兴说,他并没有满足于此,又根据涂装生产工艺要求设计出了货箱无损伤吊装夹具,实现了多种规格和多个品种吊装,节时、节力、节能耗,该项革新成果于2010年获得了国家创新型专利。
这道工序怎么干?怎样才能干得更快更好?就是因为李冠兴总是带着几个“为什么”去巡检,才办成了别人办不成的事。
在公司总装车间,工人们每天都要跟螺丝打交道。往螺丝柱上串装平垫和弹垫,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费时费力,很容易掉落散开,浪费很大。发现这个问题后,李冠兴就想,如果螺丝柱滚丝前先将平垫和弹垫串上再滚丝,将其成为一体,不就可以省去工友们串装平垫和弹垫的工序嘛!在他的技术指导下,配套厂家完成了螺丝的工艺改进,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把工人们从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针对汽车用刹车油管经常出现密封不严的问题,李冠兴通过多次分析实验证明:原因是刹车油管在冲压成型和零部件加工过程中,模具精度以及各零部件锥度不一致造成的。随后,他对这一缺陷进行了更改,提高了整车刹车油管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每年为公司节省一百五十多万元的成本。
改进就是创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李冠兴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面对失败,面对别人的不理解,面对约定俗成的规矩,李冠兴用行动表明:坚持付出就有收获!
前几年,企业计划生产皮卡车辆,临时在轻卡装配线上通过试运行。结果发现,轻卡装配线上无法装配皮卡车辆,当时企业找到专家对装配线进行改造。专家组对轻卡装配线实地研究和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无法实现。
“听到这一结论时,我不服气,感觉一定有办法实现!”李冠兴说干就干,带领徒弟们对轻卡装配线进行研究和改造,更改板链运载工艺,重新设置安装了辅助支撑架。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创新改造成功了,使得轻卡汽车装配线既能装配轻卡汽车又能装配皮卡汽车。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并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感谢工会组织搭建起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今后在技术创新传承精神方面,我将潜心带徒,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一流的工作业绩,以实际行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李冠兴说。
郭光吉:群雁高飞头雁领
走进山东五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寿光分公司的“郭光吉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仿佛进入了一个小型的工地。在这里,不仅有各式各样的创新成果,还可以通过沙盘展示输变配电标准化施工作业流程。
10kV配电线路耐张杆上有悬垂、耐张线夹、回扎头、接地环、故障指示仪等多种设备,最外侧距电杆在1.5米左右,工作人员在杆上将安全带放到最大也难以伸到安装位置,高空作业时存在安全隐患和效率低等问题。郭光吉带领创新工作室人员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研制成功配电线路高空作业平台。“这种新型工具有较好的卡紧功能,平台主体安装在羊角支撑的平面上,并通过螺栓连接,平台主体上表面设有防滑垫。高空操作平台在高空作业时,效率高,动作迅速,安装方便,安全性高,非常适用于配电线路耐张杆作业。”郭光吉一边示范一边说。
目前线路架设过程中,跨越道路施工是非常常见的施工环节。跨越省路或县级路施工时,一般采用搭跨越架放线施工。造成施工费用成本增加,施工周期变长,制约施工进度及安全施工。为了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郭光吉团队又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电力架线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在施工现场搭建跨越架,施工过程中不影响交通,同时节约劳动力,降低施工成本,共计为公司节省施工费用120余万元。
电力线路定位后在电杆排放过程中,需要用吊车或搭好龙门架用倒链将电杆吊起放在排杆车上送到指定位置。传统方法运送电杆过程中需要的工具较多,用工也较多,人工、机械费用较高,特别是人工装卸电杆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郭光吉和工作室的同事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便携车载式电力线路电杆排杆升降运输装置,利用自带的升降装置在特殊地形将电杆排放到位,避免了电杆排放不到位带来的电力线路施工安全问题。
据统计,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获得30余项国家专利成果,多项成果已应用于日常的施工中。群雁高飞头雁领。郭光吉积极“以师带徒”传授技术,言传身教培养技术骨干。他的徒弟冯子刚在技术比武中名列前茅,成为专家人才,山东省总工会挂牌成立“冯子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郭光吉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先后获得多项政府荣誉,其中刘杰获得潍坊市首席技师、潍坊工匠等荣誉称号,王军海获得寿光市首席技师荣誉称号和富民兴寿劳动奖章等荣誉,张国明获得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寿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潍坊市财政局首批会计专家库专家等荣誉称号。
“目前,创新工作室正在开展两个‘走出去’活动,一是走出产业单位,联系各生产部室、运检中心、供电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汇总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二是走出供电公司,联合潍坊科技学院、潍坊学院等单位,不定期召开研讨会,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拓展思路。”郭光吉说。
新闻推荐
建筑垃圾变身“再生建材” 可复制“寿光方案”使生态环境更美丽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莹通讯员张乐强近日,寿光环卫集团建筑垃圾处置厂内一派繁忙景象...
寿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寿光,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