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崔乐全的“八小时内外”

潍坊日报 2021-02-19 09:02 大字

□潍报全媒体记者孙希明

通讯员张佳宁亓铭涛

2月17日,正月初六。早上八点半,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菜农崔乐全和妻子一起,开私家车到附近大棚里,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大棚里暖融融的,丝毫感觉不到潮湿。“现在种棚不是以前了,基本是智能化,棚里的温度能够调控,这时候每天都控制在30度以下,加上自动放风机,大棚里暖和又不潮湿,适宜蔬菜生长。”崔乐全说,“以前种大棚是一项重体力活,光拿早上拉草帘子来说,一个大棚就需要一个小时,现在用自动卷帘机,两个大棚只需20分钟。而且有些智能化程度高的设备,在家里通过操作手机APP就可以了。”

崔岭西村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在以前当过外贸经纪人的村党支部书记崔玉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通过走标准化、品牌化、组织化等先进道路,菜农种植管理技术和瓜菜质量不断提升,打开了一条通往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的销售主渠道。“卖菜不成问题,收入比较稳定。正常来说,两个大棚一年下来,纯收入十万多元!”对于收入问题,崔乐全快言快语,毫不避讳。

崔乐全的西红柿正处于生长期,再过两个月才能上市,现在主要是抹杈子,两口子边干活边说笑,不到十点就把当天的活干完了。“早上八点半来、十点多回家,下午两点半来、五点多回家,跟城里人的八小时工作制一个样了。”崔乐全笑着说。

每天种大棚需要八小时,那八小时之外干什么呢?“走,我带你们健身娱乐去。”崔乐全驱车拉着记者,来到位于小区一角、前年建成的崔岭西村“文化礼堂”。这里煞是热闹,有的村民在一楼下棋打牌或玩台球,有的在二楼村史馆参观或阅读。崔乐全是个台球爱好者,和一位球友交战了几个回合,非常投入和专业,一看就是经常来练手的人。“除了打台球,我晚上还和朋友一起到小区外面的水泥路上跑步,一跑就是5公里,我妻子晚上来礼堂前的广场上跳舞,大家的业余生活都充实着呢。”崔乐全告诉记者。

采访的时候,记者恰好碰到村党支部书记崔玉禄。作为“文化礼堂”诞生的主要见证者,这座建筑寄托着他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期许:“‘文化礼堂’就是我们菜农八小时之外的文娱场所和精神家园,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阵地,让他们的业余时间丰富多彩,积极向上,最终做到村庄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村民既有钞票又有素养!”

新闻推荐

2020年潍坊市房地产成交呈阶梯式上升特点,房价稳中略涨全市房企拿地成交达444.05亿元

2020年,潍坊市房地产市场在疫情考验之下,仍保持健康平稳发展,一些指标实现正增长。2月3日,记者采访了解到,预计2021...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