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抓治水

潍坊日报 2020-09-30 09:33 大字

弥河荣乌高速路桥段。▲弥河分流控制闸。▲弥河吕家橡胶坝段。▲弥河大九路桥段。▲丹河寿济路段治理后。▲稻田镇宋家排涝滞水工程完成后。▲西张僧河双王城涵闸。弥河纪台桥南段。◤弥河格宾石笼。

□潍报全媒体记者刘福文

筑安全屏障,保河湖安澜。在水利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寿光市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优化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格局,运用系统思维进行综合治理。把境内的大小河流打造成为碧水畅流、河湖安澜的安全行洪通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生态廊道,留住乡愁、共享健康的文化休闲漫道,乡村振兴、增收致富的幸福康庄大道。

“大干一百天、决胜大会战”

把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来抓

不久前,在弥河分流北岔河穿堤涵闸机架墩上,一张大红色感谢信格外醒目,信中写到:“感谢各级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为我们村修建了这座既能引水又能排水的‘为民服务闸’,为我们村1600多亩耕地解决了灌溉和排涝问题”。

这封感谢信,是北岔河全体村民委托村“两委”写的。信中写到:“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你们每天都奋战在施工一线,头顶烈日、挥汗如雨,以最快速度、最好质量完成了‘为民服务闸’的建设”。信的内容虽然不多,但纸短情长,它既是对参建水利包靠干部工作作风的充分肯定,更是见证了全市水利工程建设这段最难忘的奋斗历程。

去年以来,寿光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根治水患、防治干旱”的部署,把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来抓,部署实施了总投资67.45亿元的2019—2020年水利大会战,工程总土方量3731万方,对境内16条河流进行全面治理,硬化堤顶道路273公里,安装路灯6848盏,建设桥梁205座、涵闸241个、泵站47个,大棚易涝区综合治理提升14.5万亩。今年5月底所有汛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

弥河是寿光的母亲河,在境内全长95公里,主河道长63公里,分流河道长32公里。2019年,受“利奇马”台风影响,弥河来水量大,高水位运行,超过了弥河保证水位。

为彻底解决弥河行洪和水环境问题,寿光市引进中交集团投资23.26亿元,实施了弥河防洪治理提升工程,对河道进行加宽扩挖,对阻水桥梁进行改造,对堤顶道路全部进行硬化,对堤坝险工险段用格宾石笼和浆砌石进行护砌,每隔50米设置一处排水沟槽,全面提高弥河河道行洪能力,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实现地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进一步完善了水系统“治、用、保”体系。

此外,按照“全域统筹、长远规划、系统治理”的原则,由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牵头,邀请水利部淮委设计院专家组进行总把关,科学制定了弥河、丹河设计规划,对各项水利工程防洪标准进行了全面提升,弥河、丹河、小清河等重要河道按照50年一遇标准,东西张僧河、桂河等一般河道按照20年一遇标准实施防洪治理。

涵闸、管道等穿堤建筑物一直是河道防汛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问题,寿光市专门对弥河、丹河的穿堤管涵、废弃管线等穿堤建筑物进行了摸底建档,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进行封堵和改造加固,弥河穿堤涵闸由71个压减到35个,丹河穿堤涵闸由80个压减到37个。同时,对原有穿堤管涵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将全部穿堤管涵变更为箱涵,两侧各增加刺墙2.5米,分别用浆砌石护砌30米,确保了建筑物与堤防结合处万无一失。

建立“四合一”应急防汛体系

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今年以来,寿光市在全面总结“温比亚”“利奇马”两次强台风应急救援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了“一线转化指挥、一线隐患排查、一线应急演练、一线物资储备”的“四合一”应急防汛体系,确保关键时刻队伍拉得出、物资供得上、战斗打得赢,全力把防汛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

田柳镇刘家庄子村平交道口改造前是立交道口,立交道口在汛期接到河道行洪通知时,需要安装装配式防洪墙或用沙袋进行临时封堵,增加了防汛工作压力。为此,当地政府积极征询水利专家和沿河群众的意见建议,将入村道路全部改为平交道口,遇洪水时,可以直接漫水流走,不再需要临时封堵。经过改造,全市立交道口从133个压减到31个,既减轻了全市防汛工作压力,又方便了沿河群众生产生活。

为更好地方便群众出行,彻底解决堤顶道路雨季泥泞难行、坑洼不平、通行不畅等问题,寿光市共投资2.6亿元,高标准硬化弥河、丹河堤顶道路273公里,把堤顶道路建成了一条“应急抢险交通线”,极大方便了防汛抢险时物资和机械的通行、集结,给日常巡堤查险、设施管护等工作带来了便利。

在防汛工作中,寿光市注重以智慧化、信息化手段提升防汛工作能力,投资6017万元,在弥河、丹河流域安装监控,将穿堤路口、堤顶道路、穿堤建筑物等全部纳入监控范围。在河道堤防陡弯、险工地段等重点部位,布设15台河道全景摄像机,对河道水位运行和险工护砌地段进行360度实时监测,有效提升了寿光市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功能。

依托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建设的“智慧应急”信息化指挥中心,接入公安监控1664路、应急监控555路、水利监控854路,组建了弥河、丹河双环网传输系统,形成了应急救援的智能化、扁平化和一体化指挥作战体系。特别是创新搭建的智慧水利公共服务平台,与省水文信息共享,实现了人员、机械、物资的统筹调度,极大地提高了巡防救灾效率。

在弥河干流三号路穿堤路口,紧急情况下,采用装配式防洪墙路口封堵方案。目前,共在35处县乡道路交通道口设置了这类防洪墙,待防汛指令下达后,由沿河镇街负责2小时内封堵完毕,有效提高了洪水灾害防御及应急抢险能力。

“舍小家,为大家”

广大干部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构筑起“水利长城”

在569公里水利会战战线上,寿光市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担当“施工队长”,带领1000多名党员干部靠在一线,抓质量、促进度、解难题,加快推进总投资67.45亿元的水利大会战,对16条河流进行全面治理,确保了汛前主体工程全部高标准完工,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构筑起了一道“水利长城”,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寿光市人大副主任丁世波与郑建民家都在潍坊,分别包靠战线长、工程量大、施工业态多的弥河二、三标段,为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他们每天调度工程推进、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连续40多天没有回家。丁世波同志一心扑在工地上,不顾脚伤未愈,对弥河三标段46公里全程徒步检查工程质量、排查防汛隐患,时常在工地一走就是一天,脚变得红肿疼痛,但从未因为脚伤耽误工作。

寿光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寇振彦从去年就担任丹河第一标段指挥,今年继续坐镇指挥。他每天坚守工地现场,抓调度、促推进、解难题,为全市干部作出了示范,树立了榜样。市政协常委陈绍棠、张树军担任标段副指挥,都已年近退休,但工作干劲一点不输年轻人。陈绍棠天天靠在工地一线,经常是身上土、脚上泥;身体欠佳的张树军做过骨髓移植手术,从来不喊苦、不喊累,任劳任怨,他们每天在一线的时间都超过10个小时。

弥河第八标段副指挥、市油区服务中心主任张永,全身心扑在包靠工地上,5个月的时间里,仅在五一期间和儿子高考结束后,利用晚上回家与70多岁的父母吃过两次饭。工作中,他严把施工质量关口,为避免施工企业就近使用卤水、海水施工,在每次拌料前,他直接用口尝的办法测试企业用水是否合格。因质量把关严格,施工现场规范,他所在标段的分洪闸工程正在争创水利行业泰山杯。

东西张僧河、阳河治理工程包靠负责人杨秀英,今年3月份就已办理退休手续,当时正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她主动向组织请缨:“这个标段我一直包靠着,情况我最熟悉,现在水利工程人手紧缺,是最需要我的时候,工程不完工,我坚决不离岗。”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退休不退岗、转身再出征”的初心使命。

弥河第三片区工程技术负责人、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科长侯玉春,妻子因车祸生活无法自理,为不耽误工作,侯玉春总是早上给妻子做好一天的饭菜,早上第一个到工地,晚上最后一个离场。靠在工地近一年的时间,他脸晒黑了,喉咙喊哑了,但他却说:“在水利工程面前,自己的事必须往后放,有了‘大家’的平安,才会有‘小家’的幸福”。

这样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广大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奋战在治水一线,把爱融入水利工程,把情照进百姓心中,用身躯做笔、弥水为墨,捍卫了百万群众的幸福安宁。

新闻推荐

“虾兵蟹将”身价低于去年同期 业内人士称中秋节临近价格可能上涨,市民购买要抓紧

中秋节即将到来,又到了一年中吃海鲜最好的时候。伴随着开海捕捞,潍坊市市场上的鲜活海鲜品种丰富起来。9月25日,记者...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