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和藏药:理念的变化 山东援藏久久为功、创新方式,给藏族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深入影响

大众日报 2020-08-28 09:45 大字

□ 本报记者 梁旭日

改变,总是充满着各种挑战。而其中,理念的改变尤为艰难。

但在山东援藏“接力跑”中,改变却实实在在发生着,通过久久为功、创新方式等,给藏族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深入影响。在山东援藏的诸多工作中,最能体现理念之变的,是白朗县蔬菜产业和聂拉木县藏药产业的发展。

从不吃菜到教人种菜

在西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在这高寒之地,白朗蔬菜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日喀则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位于白朗县城边上,年楚河畔的峡谷地带。7月20日,在博览园内一个挂满鲜艳圣女果的大棚内,藏族群众边巴正忙着采摘。劳作的间隙,他用简单的汉语介绍,除了在这里上班,家里还种了5个大棚。

2019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46万亩,产量1.2亿斤,产值突破1.6亿元。全县7000多农户中,有3000多户种植蔬菜,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市首位。

可在种菜伊始,没有人能预知今天。

20多年前,山东援藏干部人才来到白朗援建,同时也带来了寿光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但最初,很多当地农牧民并不认可。

山东济南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白朗县委常务副书记李盛利介绍,虽然地处峡谷,当地也有种青稞的传统,但由于高原严苛的气候、贫瘠的土壤条件,这里的藏族群众既不种菜,也不吃菜,历来是以食用牛羊肉、糌粑为主。

但总有人敢为人先,巴扎乡彭仓村的村支书开始带头建棚,当年就尝到了甜头。见到效益后,村民们纷纷跟着学起来。

就这样,在山东援藏的帮助下,白朗种下了第一粒蔬菜种子。

如今在西藏,凡是有蔬菜基地的地方,就有从白朗走出去的技术员。白朗蔬菜实现了从“技术输入”到“技术输出”的转变,农牧民实现了由“卖蔬菜”到“卖服务”的转变。

“不要小看了一个大棚,它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还改变了思想观念,现在藏族群众也学会经营了,也搞合作社了,也成立公司了,这都是山东援藏带来的。”一位当地干部说,这里原来产出的蔬菜,主要就是土豆、萝卜等简单几种,现在产出的果蔬,已经达到七八十种,这也改变了藏族群众的饮食结构。

不重厂房重研发平台

7月26日,在新设立的日喀则经济开发区,一个个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中有一个来自聂拉木县——西藏神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飞地经济项目。

在这个总投资2.5亿元的项目中,有一部分投资数额不大,只有700万元,却非常受公司董事长尼玛次仁的重视。这就是由山东烟台第九批援藏工作组援建的全国首家藏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尼玛次仁介绍,藏药产业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的特色优势产业。而神猴药业,是藏药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飞地经济项目占地150亩,集生产、研发、康养等功能于一体。项目建成后,企业年产值预计可达3亿元,拉动760人就业。

他之所以特别看重这个研发平台,是因为藏药产业发展存在的一大短板——由于缺少实验数据和检测标准,国药准字审批困难,企业很难做大做强。

针对这一情况,烟台第九批援藏工作组援建了藏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原来,我们在产业援藏上,多是把资金投向厂房、生产设备,现在,我们转向研发,引导企业走创新之路。有了这个研发平台,将加快补齐藏药产业链研发检测这个短板。”烟台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聂拉木县委常务副书记高文龙表示。

神猴药业作为一家藏药龙头企业,为什么此前没有自己建设研发平台?

“早前,没有这种理念。建研发楼,主要是援藏干部启发推动的。”尼玛次仁说。

现在,他对科研创新越来越重视,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这个研发平台,并不是建成就能见效。但它未来能发挥的作用、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帮我们建厂房、买生产设备。”

站在研发楼前,尼玛次仁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相信将来在这里,会研发出更多新药,真正做大做强藏药产业。”

新闻推荐

“一块冰”的浴火重生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装饰一新的239特色街区成为市民餐饮娱乐的网红打卡地。记者姜斌摄□本报记者潘来奎...

寿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寿光,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