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滴汗水都变成希望的种子

潍坊日报 2020-08-28 08:41 大字

编者按8月21日,潍坊日报社举办第八期“融媒体大讲堂”,邀请小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会灵、寿光市泰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守波,与大家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现将分享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脚踏土地才真正明白人生价值——记小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会灵

背负父母期望,从小刻苦学习,只为有一天能走出农村,实现理想,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就在一切唾手可得的时候,又毅然放弃锦绣前程,重新回归农村,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民。在凉风习习的夏夜,看着璀璨的星空,回想这几年创业的艰辛,宋会灵偶尔也会发出“灵魂拷问”,这一切值得吗?

答案是不变的。值得。宋会灵说,只有脚踏土地,站在田野中,经历过耕耘的付出,才会真正懂得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明白人生的价值所在。如今,小乐西瓜生产基地扩大至300余亩,销售额近千万元,带动近40户农民增收致富,发展成为国内生鲜电商行业最具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网红品牌之一,也成为了潍坊乡村振兴战略中明媚的一抹阳光。

离开乡村又回归乡村,发现真正的诗和远方

宋会灵出生于河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见惯了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也品尝过在田地里汗水流过脸颊的刺痛感,她心中一直有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努力学习走出农村。高考后,宋会灵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除了大一开学之外,此后的学费都是她依靠打工赚来的。

毕业后,她进入天津市电视台工作。每天早上是最早一个来的,每天晚上是最后一个走的,靠着这股勤奋,宋会灵迅速融入了工作环境,由她参与主创的电视节目《半个世纪的团聚》获得了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节最佳记录片奖。几年后,她又跳槽到央企中建集团工作,负责潍坊一个大型房地产项目,销售业绩节节攀高。

事业顺风顺水,正当亲戚朋友都羡慕她的时候,宋会灵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选择。她辞去了央企高管的职务,来到寒亭区的农村种西瓜。

“为什么要放弃高薪去种西瓜?”六年后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问宋会灵这个问题。

答案来自于母爱。怀孕之后,“给孩子吃到健康的食物”成为她新的目标。宋会灵的孩子名叫“小乐”,小乐最喜欢吃西瓜,于是,“小乐西瓜”就这样诞生了。

名字的诞生很诗意,然而现实很残酷。宋会灵想象中的田野是诗和远方,刚开始种瓜的时候,她穿着高跟鞋,戴着首饰,化着浓妆,喷着香水,跟农户交流,农户大都不愿和她说话,认为她不是来种地的。“当时我经常在大棚里,把自己打扮美美的,拍了很多视频。”回忆过往,宋会灵自己也啼笑皆非。“后来我发现西瓜是非常大的产业,市场份额4000-5000亿元人民币。我下决心把种瓜作为事业,静下心来,穿上平底鞋,在集上买十块钱一条的裤子,到地里跟着师傅学种了两年瓜,从育苗到采摘,都亲自去做。这时我才发现,劳动之后所收获的东西就是诗和远方。”宋会灵说。

讲好品牌故事,借助“互联网+”打出一片天地

创业的道路并不好走,尤其是做农产品。市场上西瓜这么多,怎么能在最快时间内抓住消费者的心?宋会灵深知,一枚西瓜要想从潍坊走向全国市场,必须解决两个根本问题,第一是销售渠道,第二是品牌建设。

“在销售渠道方面,我们幸运的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从第一年种西瓜开始,宋会灵就把目光投注到了电商,为了敲开合作的大门,她无数次带着西瓜产品,大包小包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从北京、上海、大连再到沈阳、天津。“第一次去北京的时候,我一个人都不认识,下了火车,带着一箱子西瓜,心想我去哪啊?后来打听到了新发地市场,听说北京人瓜果蔬菜都从那里进货,我去了之后挨家店推销,也不说别的,进去就切瓜,让人家尝尝。”宋会灵笑着说,得益于西瓜品质和她的韧劲,小乐西瓜进入了北京市场,很快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从此之后,她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及销售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逐步积累起200余个稳定的销售渠道。为解决西瓜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保鲜问题,她联合顺丰快递创新研发适合西瓜的快递包装,打造城市落地配模式,率先实现了省内零破损快递直邮,从西瓜采摘到用户餐桌不超过12小时;实现了空运长沙、海运大连、陆运北京等大宗发货,24小时内到达客户手中。

在品牌建设方面,宋会灵以儿子小乐的口吻把她返乡创业的故事写了出来,并制成了绘本,放在西瓜箱子里,和小乐西瓜一起送到消费者的手里。宋会灵还录了个小片《种个西瓜给娃吃》放在互联网上,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一夜之间点击量就超过40万。小乐西瓜俨然成为一个“网红”。

小乐西瓜还做了很多内容上的嫁接:把小乐故事放到了新东方的英文课堂上;和VIPKIDS合作拍了连续剧《寻找世界上好吃的西瓜》;跟出版社合作专栏“小乐家的水果店”。“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持续创造和传播,把小乐品牌从一个网红品牌展示成可以长期发展的、持续的品牌。”宋会灵说。

坚持品质为先,在广袤土地上绽放理想花火

小乐西瓜的成功,与品质密不可分。“好不好吃”,是决定西瓜畅销与否的关键因素。创业初期,宋会灵并没有急于西瓜的投产,而是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去寻找合适的土地。为了让土壤恢复肥力,她先铺了几吨达到出口级别无任何残留的鹌鹑粪和豆饼,再开始下种。

“我们从日本引进了种子,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西瓜种植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宋会灵说,自己积累了两年经验之后,就带着乡亲们一起,按照小乐西瓜的标准和方法精耕细作,不乱用化肥农药,不过度使用土地,现在大家种的西瓜品质大幅度提升,“大伙也真正把我看作了自己人。”宋会灵说。

今年是宋会灵返乡创业的第六年,小乐西瓜也进驻了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始了三产融合布局。“在这个园区里,除了种植西瓜之外,我们还进行西瓜深加工,做了一款西瓜的果汁酒。想把原来小乐故事里提到的内容,在园区里真正落地。”目前,宋会灵的团队从品种、品牌到产业模式多方面进行创新,和全球顶尖西瓜专家进行合作,率先在国内引进了新型小型西瓜。

创业过程中,宋会灵不忘履行社会责任,总是尽己所能的回报社会。小乐合作社先后带动了75名农民再就业,每亩地收益提高了两千块钱,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同时,宋会灵还加入深圳“图梦”公益导师团队,并通过该平台给云南、贵州、四川等多个省区的学生上课,填补了中学生对农业认知的空白,让他们在前行的路上更加坚定且充满力量。

土地不会辜负每一个辛勤劳作的人。每一滴落在土壤中的汗水,终会长出希望的种子,结出理想的果实。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宋会灵在广袤的农村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执着、坚守、耕耘、收获,一枚小小的西瓜,承载的不仅是宋会灵的大梦想,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绿色希望。

初心不改创业永葆军人本色——记寿光市泰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守波

退伍不褪色,创业路上再难也不忘初心。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一直怀揣梦想坚定信念,从一无所有到崭露头脚,再到拥有一家50余名员工的企业带头人,王守波用十几年的坎坷经历成就了一番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诠释出一段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也书写了一段新时期企业家形象和退伍军人风采的故事。

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

王守波出生在寿光一个普通家庭,家里并不富裕,父母都是农民,他从小就跟着父母下地种田,常年劳作磨炼了他的性子,也让他立下志愿:以后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18岁那年,王守波参军成为了一名军人,来到新疆边防部队服役。部队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和政治理论学习,使王守波深切感受到当代军人吃苦耐劳、充满血性、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风骨灵魂,也磨炼了他积极上进、敢想敢为、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坚强性格。

几年后,王守波从部队退伍。不当兵了,做什么工作呢?带着这个念头,王守波进行了很多次尝试。到工厂打工,也跑过蔬菜运输,但都没挣到多少钱。“好在那时年轻,觉得即便是挣不到钱,也是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我。”如今再说起这段经历,王守波显得很平静。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很多接触过王守波的人都说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在老人眼里,我这就是折腾出来的。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王守波说。

在接触了多个行业之后,王守波逐渐找到了方向,寿光是全国的蔬菜基地,温室大棚建设与种植技术国内一流,此时正值国家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2009年,王守波紧抓机遇,成立了寿光市泰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成为第一家参加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的温室建设公司。依托良好的建设质量与规范管理,企业订单源源不断,几年内,公司业务迅速发展到全国各地。目前,公司年销售已经突破一亿元,申请设施农业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6项,成功申请成为综合性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带领农业设施走向世界

“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因为你是个军人,就必须无怨无悔。你是条汉子,就必须顶天立地。”从创业开始,王守波就一直这样告诉自己。公司创办初期,员工数量不够,王守波就亲自上,跟大家同吃同住,运输、建设样样都参与。后来公司规模扩大了,王守波也没有变成“坐办公室”的,依然长期在一线工地上。哪里缺材料了,哪里标准不达标,哪里需要整修,王守波门儿清。

“干我们这行,只有亲自参与进去,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客户选择了我们,我们必须用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回报这份信任。”长年参与施工建设的经验,让王守波从一名普通的创业者成长为具有丰富农业装备及生产经验的青年企业家。

同时,王守波注重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寻求多功能温室大棚、智能农业装备制造及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公司先后投入研发资金四百余万元,研发出了一系列新型蔬菜温室设施、装备,并积极响应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勇敢出海。公司先后派出技术人员到荷兰、日本等国家考察学习,2016年成立国际外贸部,将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与寿光农业设施、蔬菜种植资源结合起来,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推动寿光农业设施装备及产品远销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几内亚、日本、乌拉圭和中亚、中东、东南亚等16个国家与地区,并在乌兹别克斯坦、几内亚建立了办事处,为国外诸多企业及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为寿光蔬菜设施装备企业走向世界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仅要让寿光菜走出去,还要让寿光农业设备走出去。”王守波说。

谋划整合资源,振兴乡村经济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王守波创立的泰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成长成一家专业从事生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园区建设、运营、农业技术推广、蔬菜种植示范推广、温室材料及配件的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在国内外先后规划建设了一百多个现代农业园区,并借助寿光蔬菜产业平台助力当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领各地农民通过蔬菜种植脱贫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退伍老兵,我深有体会,所以我要用军人的作风和优良传统,保持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用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把公司做大做强,带动家乡更多的乡亲就业,让更多的人能够走上致富的路。”王守波说,下一步将整合公司及各个农业蔬菜园区的资源,聚力蔬菜网络电商销售,不断探索销售模式,设计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深入调研,通过培训、交流、资源对接会等形式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支持,推动县域生鲜蔬菜电商销售,不忘初心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报记者薛静整理)

新闻推荐

网红雪糕 怪味食代

消费者正在选购雪糕炎炎夏季,雪糕是不可或缺的解暑美味。记者了解到,不同于之前奶油味、巧克力味或者红豆绿豆味,如今越来越...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