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让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

大众日报 2020-04-10 09:44 大字

□ 本 报 记 者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王婷婷

4月5日,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牛头镇村,村妇联主席朱萍刚走进牛头镇村扶贫缝纫车间的大门,车间主任常炳荣就过来打招呼。“要是没有朱主任的帮助,我家还是一样的穷,没有个活钱。现在,俺家脱贫了,日子好起来了。”常炳荣说。

这个扶贫缝纫车间实行计件工资,每件服装加工费3.5元左右,每人每天可加工30件左右。加工医用盐袋单件1,8元左右,每人每天可加工50件至80件。一个月下来,人均收入在2500元左右。

常炳荣是牛头镇村五分村人,家有5口人,公公87岁,吃低保;丈夫因为身体不好,常年只能打零工;另外还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学。“我之前在家里开了个裁缝铺,每年收入也就是4000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常炳荣说。

2018年6月,在朱萍的牵头下,牛头镇村与寿光千榕家纺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加工点,吸纳村中妇女就业。常炳荣因为懂得缝纫技术,被聘为车间主任,月工资2500元。拿到工资的第一个月,常炳荣就向牛头镇村提出,退了公公的低保。“有了稳定收入,就想着摘掉家中低保户的帽子。”常炳荣说。

在牛头镇村及周边村,像常炳荣一样,在朱萍的帮助下有了稳定收入来源的达到1000多人。2019年,朱萍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牛头镇村位于寿光市西北部,共8000多口人,是红色革命老区、牛头镇起义的所在地。村内老、弱、病、残、妇女等赋闲人员众多,为提高牛头镇村弱势群体就业能力,帮助这些群体发家致富,牛头镇村妇联主席朱萍与村委一起,根据村弱势群体需求,充分了解困难家庭情况,先后引进了部分适合贫困户自身条件和需求的扶贫就业项目,成立了潍坊市第一个“扶贫车间”,为村内老人、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让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扶贫必须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的分内事。”朱萍说。2017年8月,朱萍就与寿光清雅草编联系,让周边贫困户参与到草编工作中来。草编编织不仅为本村贫困户增加了个人收入,更辐射带动古城、台头、田柳、稻田、化龙、营里等六个镇(街)的村民和部分企业职工共千余人加入了草编队伍。

在这期间,朱萍还不断找路子、选项目,又与千榕家纺合作,成立代加工点并生产运营,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员就业问题。她还与寿光华昱拖鞋加工厂、新概念家政学校对接,开设拖鞋加工车间,提高贫困人员干事创业能力。

扶贫重在提升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而这正是“扶贫车间”为贫困户创造的。在家里,72岁的王盼云正忙着编一个海螺,做成一个能收入17元。学会了草编手艺,2019年,她和老伴王吉信在家做草编,挣了万余元钱。

除了让贫困户钱袋子鼓起来,朱萍还成立红柳志愿服务队,与村里的贫困儿童、老人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积极吸取社会公益力量,融入牛头镇村红色文化。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朱萍又带领红柳志愿服务队为贫困老人免费理发、提供爱心代购服务,并主动加入到村卡口值班队伍,成为傲立风雪中的一朵铿锵玫瑰。

思路变,天地宽。未来,朱萍还将与牛头镇村委一起建设新的“扶贫车间”,把草编编织、拖鞋加工与服装加工三个车间进行充分整合,继续引进花样面点、金牌月嫂、小儿推拿等家政培训服务,探索电商模式,将牛头“扶贫车间”打造成为全市更多贫困人员家门口的就业基地和致富渠道。

新闻推荐

潍坊市与省港口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报讯(记者贺德良)4月8日上午,潍坊市人民政府与山东省港口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山东港口潍坊港集装箱航线首航...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