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大棚撑起脱贫致富梦

北海日报 2020-01-02 10:07 大字

村民正在“点花”进行人工授粉。何美 摄上月27日,银海区福成镇山梓村寒气依旧,而福成现代果蔬扶贫产业园的大棚内却温暖如春,黄澄澄的板栗南瓜、小巧的拇指黄瓜、鲜亮通红的樱桃西红柿……棚内一片盎然生机。

村民正穿梭于碧绿的菜田里“点花”进行人工授粉,巧手飞舞……

“以前在家做农活,砍甘蔗、种豆角,收入没有那么多,现在来这里工作每天固定130元收入,生活比过去改善了许多,儿子读书负担也减轻了。”今年刚脱贫的李坚大姐欣喜地对记者说起了她的生活变化。福成现代果蔬扶贫产业园建成后,和李大姐一样受益的贫困户和村民还有50多个。

2019年,福成镇因村制宜施策,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而福成现代果蔬扶贫产业园项目就是其中一个重头戏。该项目通过试点示范—提档升级—全面推广三个阶段,引领贫困户和村民发展大棚果蔬种植,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福成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中国蔬菜之乡龙头企业——山东寿光菌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寿光公司),于去年10月在山梓村合作建成了目前北海最为先进的现代果蔬大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1995万元,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利用该龙头企业在大棚建设、种植的先进经验,以及蔬菜产销、经营网络以及品牌上的优势,推广互联网、产销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全面提升大棚种植水平及拓宽农产品销路。

在大棚里,记者品尝到了刚摘下,擦拭灰尘后便可放进嘴里的西红柿,清甜爽口,水分充足。寿光公司旗下公司北海禧丰农业公司经理桑海涛介绍道:“我们种植的是绿色无公害蔬菜,不使用有毒性的农药、肥料,基本不打农药。”在园区工作的村民补充说,这里的西红柿必须等到成熟才能采摘,味道天然清甜。

除了西红柿,园区还主要种植台湾品种五彩椒、西葫芦、口感辣椒等高端品种,销往台湾和海外等市场。园区通过建立电商、利用国内外销售网络,带动了当地种植产业信息化,扩大销售市场。

虽是冬天,但棚内的蔬菜依旧茎叶挺拔,硕果累累,长势良好。原来,该大棚作为现代化农业大棚,配套了物联网智能设施,可以检测调节棚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氧气含量,以保证蔬菜质量和产量。通过四季栽培,其中的樱桃西红柿亩产量可达2万公斤/年,拇指黄瓜亩产量可达2.5万公斤/年。园区占地共150亩,预计每年产值达700万元。

桑海涛说:“贫困户在务工过程中可学习种植技术,由专业技术人员传授,让他们真正掌握施肥、喷农药、采摘、包装、销售等一整套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以后自行种植时可产出高数量、高质量、全绿色无公害的蔬菜。”据了解,企业入驻2年、教会贫困户技术后,贫困户可租用部分大棚进行经营,龙头企业保底价收购、包销售产品。

产业园通过贫困户量化入股、优先雇用当地贫困户就业及传授先进大棚种植技术等,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全面带动福成镇贫困户及周边农民发展果蔬产业,助推福成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

新闻推荐

微信时代 你有多久没亲手写信了

四位至今仍坚持写信的市民向记者讲述他们的故事,邮递员坦言现在送的平信大幅减少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远不及如今的一...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