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 你有多久没亲手写信了

潍坊晚报 2019-12-26 08:48 大字

四位至今仍坚持写信的市民向记者讲述他们的故事,邮递员坦言现在送的平信大幅减少

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远不及如今的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慢吞吞的书信距离我们渐行渐远。在微信、QQ等各种通讯方式占据主流的今天,有那么一群人还坚持用这种“古老”的方式与亲人、朋友联络,对于他们来说,书信承载的是沉甸甸的情谊和祝福。12月24日、25日,记者采访了几位仍坚持写信的市民,听他们讲述背后的故事。

刘向春

女儿入伍圆了特种兵梦,约定通过书信方式联系

2018年9月20日,是女儿小袁离家奔赴部队的日子,作为妈妈的刘向春一直记在心里。

小袁是独生女,一直有个军营梦,对于特种兵更是有着独特的感情。前年考到上海的一所高校,大二时,她被校园里的征兵宣传所打动,说服家人报了名,并顺利通过应征。作为家长,在寿光一家医院工作的刘向春当然舍不得,但她支持女儿的选择。

入伍后,小袁被分到甘肃,圆了自己的特种兵梦。从山东到上海,再到千里之外的甘肃,刘向春与女儿的距离越来越远,对女儿的思念越来越深切。在部队通讯不便,女儿提出与妈妈通过书信方式联系。

“在当下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写信这种‘古老’的通讯方式如同老牛拉破车一般,几千里的路程磨磨唧唧何时能到达?”刘向春说,当时她有些犹豫,写还是不写?如果写,还得准备信纸、信封和邮票,还要跑到邮局去寄,非常繁琐。可是不写,假如女儿的战友们都捧着一封封家书热泪盈眶,女儿只能眼巴巴看着,那滋味得有多难受。权衡再三,她还是决定抽时间静下心来完成女儿带着期盼的“任务”。

下班后,刘向春先去了一家文具店,挑选了信纸和信封,晚上便窝在书房,将自己和丈夫对于女儿的思念和谆谆教诲写好了。先打草稿再誊抄,第一封十页纸的家书就这么完成了。到了邮局,刘向春才知道,等慢吞吞的平信送到女儿手里,可能她已经下连队了,最后还是将信塞进更快的EMS信封中寄出。

“祖国的西北,高原、沙漠莽莽,这里将是你生命中缘定的风光……”手捧书信,父母的教诲言犹在耳。女儿说,每当艰难时拿出来读一读,瞬间仿佛有了百倍力量。

而刘向春夫妻也读着女儿的来信也心情起伏:“读着女儿的来信,我跟丈夫感动着、心疼着,感动于女儿的坚强和成熟,流着泪还能笑得开心灿烂;心疼于女儿的摸爬滚打样样不输男儿,坐着都能睡着的疲乏。”

至此,刘向春和女儿也感受到了古人“家书抵万金”的含义。就如刘向春在微信朋友圈所说:当下,还能放缓生活的脚步,以如此之笔链接于儿女,也算是对自我生命意义的一种思考吧。

春铭

半文言文写古风长信,送给主治医生表达感谢

对于30岁的春铭(化名)来说,书信是她表达情感最崇高的方式。

春铭在市区一家机关单位工作,性格细腻而敏感,读书和写字是她表达自己的主要方式。2017年底,她觉得自己“出了问题”,外界的各种压力将她压得喘不过气来,再加上成长经历和自身缺乏调节能力等原因,连日常的动笔都很难。

春铭拥有心理咨询师证,就像医不自医,虽然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问题,但无法治疗好自己的疾病。不过,也正是因为能够正视自己遇到的问题,她选择向心理医生求助。“找这位医生看了近一年,我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感觉生命中又出现了阳光。”春铭说,可能很多人难以体会一个人与疾病孤独奋战的感觉,所以也很难明白她对于这位医生的感激之情。

她一直在思考自己该如何向这位医生表达谢意,最后决定用自己擅长的文字来抒发心意。春铭专门买来了民国风的信纸,用半文言的方式一字一句写下了心声,将自己的改变和感激融于笔端。一封几页纸的长信,她字斟句酌,从构思到完成用上近一个月时间。

收到信时,医生特别高兴,说自己也特别喜欢文言文,很少发朋友圈的他还将信发给了朋友们看,这让春铭也很感动。前前后后,春铭又在这里看病半年左右,逐渐走出了人生的阴霾。后来,她又给这位医生写过信,最近她已经彻底好了起来,通过一封八九页的长信表达了谢意。

“现在什么都很快,但一封信删删减减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其中的一笔一划都倾注着我的感情。”春铭说。

范春华

微信号上每周一封“致小孩”,写给自己儿子

大家都称呼范春华为范范,她在市区一家医院工作,喜欢读书和写作,曾在知名医学微信公众号上发表过文章,业余时间也开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写写生活中的感悟和随笔,有时也会写医学相关的文章。因为文字功底好,她还被从一线护士岗位调到了行政岗。

三年多前,范范的微信公众号增加了一个固定主题——“致小孩”,里边的字字句句都是写给她年幼的儿子:“愿你能披荆斩棘,活得通透淋漓,愿你遇到幸福,收获喜悦,一切努力有结果。”“小孩,谢谢你,其实很多时候是你们小孩让我们大人看到了生活中的很多有趣”“好开心今天又是周末,又是我们开心的每周一约,此时此刻你刚刚睡着,我从你身边挣扎爬起来”……她用母亲与孩子对话的方式,记录着自己与儿子相处的日常,一起去看电影、研学、旅行,其中有日常生活的记录、对于儿子的谆谆教诲,也有对于自己的反思,字里行间洋溢出满满的母爱。

范范说,儿子今年9岁,上三年级,而她每周末一封的“致小孩”至今已经写了171篇。最初想到这个主题,主要是因为当时自己在一线工作,经常需要加班和值夜班,而且周末也难得休息,错过了很多孩子的成长。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关于他的一些节点记忆也有些模糊。为了记录孩子的成长,也为了留住那段记忆,她开始尝试给儿子写信的方式记录下与儿子的日常。

知道妈妈一直在给自己写信,儿子也常常打开这些文章翻看,不过因为年纪太小,也很难读懂文字背后的用意。不过等他长大后翻起,会发现这也是妈妈给予他的一笔宝贵财富。

蒲国华

和儿子写信交流,用积极阳光的语言开导

“娃,见信好!从送你进警大的那天算起,咱们四个月没见面了。虽然经常视频,却不如在我们眼前的好。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的娃已经是一名预备的人民警察了……”自从儿子今年考上大学后,家住高新区龙居苑小区的蒲国华每个月都给儿子写信,交流感情。

蒲国华的儿子丁蒲智龙就读于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移民管理专业,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只有每周三和周六发放手机1小时,他会利用这1小时的时间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同学朋友打电话。

每次通话仅有短短几分钟时间,根本来不及深入了解儿子的大学生活。有时通过儿子的微信朋友圈,蒲国华会感觉到儿子的情绪起伏变化,每当此时,她都会记录下来,在每个月的信中重点和儿子探讨,并用积极阳光的语言开导儿子。在最近一次信里,她重点和儿子分享了她上大学以及参加工作后的心得体会,积极引导儿子要做好身份的转换,有一个健康的状态。由于想说的话太多,她洋洋洒洒写了满满4页信纸。

“儿子在警校学习,家里人不方便去看望他,既然见不上人,就只能见到字了,见到家人的字,心情也一样激动。”蒲国华说,儿子上高中时,她来回接送,都是在车上交流。上了大学后,只能通过写信,让儿子感受父母的温暖和爱。

蒲国华的老家在新疆,来潍坊定居20多年了,期间一直不间断地和远在新疆的父母用书信沟通。看到家人的信,就像见到了家人一样,每个月她都盼望父母的来信,这已经成了她心灵上的一种寄托,每封信都温暖着她的记忆。“信,在我们这一代人看来是有传承作用的。我们离开家的时候就是盼信,家人的,同学的,后来通讯越来越方便,反而文字沟通少了,但阅读的温暖和感动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蒲国华说。

◥王伟霞

当邮递员送信18年,如今送的多是信用卡、银行账单等

48岁的王伟霞是潍坊市邮政公司寄递事业部一名工作了18年的老邮递员,主要负责收发信件、投递报刊等业务。12月25日下午4时许,王伟霞来到奎文区鸢飞路与东风东街交叉口附近的一个邮筒收信件,里面有平信和贺卡等。“我每天都会来邮筒取信,风雨无阻,有时会有十几封,有时没有。”王伟霞说,不管有没有信,每天开邮筒是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回想起18年前送信的场景,王伟霞记忆犹新。一辆墨绿色的自行车上搭着一个墨绿色的大布袋,里面放着信、贺卡,她挨家挨户送,时间久了,每家的家庭状况她都了如指掌,和用户成为好朋友。那时,王伟霞主要负责十笏园片区的居民楼,是整个片区的“名人”,谁见了她都会老远打招呼。盛夏时节,她楼上楼下跑得满头大汗,大爷大妈们给她送西瓜、茶水,碰上问路的,她也能准确说出住户的位置。一封小小的书信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深了他们彼此间的感情。“我记得以前有个陈大爷,每天都在胡同口等着我,不管有没有他的信,他都非常热情,有时还给我带着西瓜,我非常感动。”王伟霞说。

后来,有了报箱,王伟霞不用楼上楼下跑了,将信放到报箱里,按一下门铃或打个电话提醒对方取信。再后来,人们的书信往来渐少,她往居民家跑得少了。“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挺怀念那个时候,有些老朋友很多年没见了。”王伟霞说,随着社会发展,她现在送的平信大幅减少,但信用卡、银行账单、企业单位等信件业务增加。

“大街小巷的小卖部、小超市、文具店都能买到各式各样的邮票和信封,市民如需要也可以去就近的邮政营业厅购买。写信的人越来越少,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尽管如此,作为一名邮递员,我每天还是要坚持到邮筒收信,坚持给用户送信。”王伟霞说。

◥邮政部门

每天固定时间开邮筒是责任,送件业务会坚持下去

如今,信件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但它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却无法取代。“我个人觉得写信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每每看到熟悉的字迹,感觉都很亲切,通过写信,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潍坊市邮政公司城区寄递事业部苗圃投递部副主任杨立平表示,邮政送件属于普遍服务,始终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国邮政。

为方便群众收发信件,潍坊市在中心城区的部分路段设立了专门投递信件的邮筒,目前均可正常使用。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规定,每天都有固定的开筒时间,一般是上午10时或下午4时,邮递员会准时开箱收取信件。“每个邮筒都明显标注了开箱时间,市民在邮寄信件时可以看到,我们的邮递员也会准时收发邮件,请广大用户放心使用。”杨立平说,尽管目前写信的市民有所减少,但邮递员仍每天坚持开筒取信,这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他们的邮政送件业务也会继续坚持下去。

正所谓“家书抵万金”,无论是微信还是视频,都无法代替书信的分量,一封封手写的书信,给人们带去的是温暖的记忆。“现在写信的以老年人为主,还有部分军人,年轻的同学朋友之间写信的很少了。”杨立平说。

杨立平表示,除了平信外,贺卡类的投递也比较多,包括祝福和旅游类两种,祝福类的贺卡以节假日为主,旅游类的贺卡来自世界各地,有寄给自己的,也有寄给朋友的。另外,邮政还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商业投递业务,包括银行卡、企业信件等,无论是哪种投递,其服务宗旨都是“投递到户,服务到家”。近年来,邮政的服务更加贴心,专门开通了“爱心邮路”延伸服务,邮递员在送信件时还主动献爱心,帮助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买东西、扔垃圾,力所能及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困难。

A04-A05版文/图本报记者周晓晴刘燕

新闻推荐

化龙镇为贫困户解难题,提升帮扶质量

“你快拿着,都自己家的还那么见外。”贫困户孙荣兰手里拿着自家地里产的豆角正往帮扶责任人柴福荣手里塞。孙荣兰...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