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的“泥塑大衣哥”

淄博日报 2019-10-11 00:38 大字

许刚在文博会上精雕细刻“大衣哥”陶安黎摄□本报记者陶安黎通讯员韩裕

随着落英缤纷,秋风见凉,第八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已闭幕有日了。但文博会上精彩绽放的“淄博国瓷荟”,依然在观者心中熠熠生辉,散发着恒久的魅力。

不少到过淄博展区的人犹记得那个叫许刚的青年艺术家在展区一隅默默忙碌的身影。他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泥塑人物,尤为抢眼的就是他现场制作的泥塑“大衣哥”,手持麦克,憨态可掬,惟妙惟肖。周围观众的赞叹声,相机手机的拍照声不绝于耳。

许刚介绍说,他2006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从事陶瓷艺术已近二十年了。其实他当年上大学的初衷是想选服装设计专业的,但那年没有开课,又因当时家庭经济拮据,买不起电脑,无法选择其他专业,无奈之下选了陶艺,没想到歪打正着,从此与这门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他先是被聘请到山东华艺雕塑公司担任陶艺车间主任,后来应邀到寿光成立文龙雕塑艺术有限公司。2011年重回淄博成立了许刚艺术工作室。在第五届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的评比中,许刚以写实雕塑作品和扎实的艺术功底,从数十位陶瓷雕塑艺术家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的称号。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刚左手的三个手指有点残缺。他告诉我们,2011年,他在工作室搅拌陶泥时,由于搅拌机故障,将水桶带入搅拌池,将左手食指、无名指、中指前指关节生生绞断。

命运有时会给人开一些残酷的玩笑,却也会对勤勉的人给予应有的回报。许刚在追寻艺术的过程中,经历过的各种考验,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往往是坚韧的,稳固的,而这样的艺术人生才显得更有意义。如今说起这件事来,许刚显得很淡然,“没事,幸好是左手,除了对日常生活有一点影响,没妨碍雕塑。”

面对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很难想象,它们都是出自一双残疾之手。

一个人,只要认准一件事,并一门心思投入进去,注入精力和信念,拼上汗水与心血,从不言弃,义无反顾,精品往往就是这样炼成的。

许刚擅长人物肖像雕塑和陶艺叙事场景组合群雕。多年来一直将雕塑跟陶艺巧妙结合,熟练运用薄泥板捏塑成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作品在各级陶艺大赛中先后获奖30余项。其中《小禅师》获得省级金奖两项,国际大奖赛提名奖一项,入选“2014淄博工艺美术百件精品展”,并被江西国际高领大赛组委会和山东陶瓷协会永久收藏。作品《蹴鞠小子》赴英国参加“中国淄博陶瓷展览会”。2017年应邀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齐文化展。陶艺大型叙事场景组合群雕《酒神颂》其中人物360件,被山东齐民思酒厂永久收藏。此外,许刚还为青岛、寿光、滨州等地市设计制作大型雕塑,艺术足迹遍及省内外。

天道酬勤,志存高远。今天的许刚正处在艺术创作的巅峰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过他的勤奋和努力,探索和创新,必将塑造出更多精品佳作,焕发出更多魅力华彩。

新闻推荐

每个大棚都是他无言的丰碑

王乐义带三元朱村掀起“白色革命”,持续引领全国蔬菜种植潮头1978年,王乐义当选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他靠着自己的勤...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