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离婚,志愿者先调解 寿光协议离婚数回落

大众日报 2019-09-27 09:55 大字

□石如宽戴玉亮报道在寿光市婚姻家庭志愿者辅导中心,志愿者们就解决婚姻矛盾等问题进行探讨。□本报记者石如宽戴玉亮

本报通讯员程艳琳

9月12日,在寿光市婚姻登记处,志愿者王中梅和于翠娥在做婚姻调解工作。“我们接待了3对夫妇,调解成功一对,感到很高兴。”王中梅说。

王中梅和于翠娥是寿光市婚姻家庭志愿者辅导中心的志愿者。这样的志愿者从去年的84人发展到现在的260多人。

“我们希望创造一个婚姻家庭辅导的‘寿光模式’,降低离婚率,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寿光市妇联主席崔凤芹说。

寿光市关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潍北监狱服役的寿光籍犯罪青少年中,有大约30%的青少年来自离异家庭,而在离婚的夫妻中,95%的夫妻是有孩子的。

“夫妻不睦,家庭破裂,妇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崔凤芹说。

而根据另一组数据,寿光市离婚夫妻中年轻人占到离婚总数的59%。

为降低寿光市离婚率,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美社会和谐,寿光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综治、妇联、法院、公安、司法、民政、财政等相关单位参与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全市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网络和队伍建设。

去年1月8日,依托寿光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寿光市婚姻家庭志愿者辅导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配备8个辅导室,依托社会志愿者开展离婚劝和服务。

婚姻家庭调解工作比其他的调解工作更需要耐心。为此,寿光市妇联通过报社、电视台等媒体面向全市发布志愿者招募公告,招募了一批具备法律素养、热心公益事业、善于沟通调解的志愿者到中心开展服务。在260多名志愿者中,有妇联干部、女企业家、退休干部、传统文化讲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律师等,巾帼志愿者占比78%。

据介绍,全体志愿者被分成了14个小组,每周二、三、四在中心轮流值班。组长和副组长均由专业能力强的妇联干部、公检法司退休老领导、老干部等担任。

据介绍,来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大多数都“心存怒气”,如果强行让他们接受调解,效果会大打折扣。“每对前来离婚的人员在签订离婚协议前,我们先对他们进行登记分流,由专人负责发放顺序牌,并填写“婚姻家庭辅导工作记录表”,再交给志愿者开展一对一调解工作。”崔凤芹说,这样一来,可以确保每一对前来离婚的夫妻都是经过志愿者调解的。

志愿者董丽华作婚姻调解志愿服务一年多了,又自学了心理学,成为一名婚姻家庭咨询师。

调解的案例多了,董丽华有了一套自己的调解技巧。“孩子在不幸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受到的影响最大,有的人在填表的时候,写到孩子的年龄时会流泪。我们在调解时,就会先从孩子的角度入手。”董丽华说,“另外,我们在接触每一对前来办理离婚的夫妻时,都会先从‘面相’上判断调解成功的概率,如果有一方看起来面露忧愁,那这段婚姻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如果两个人态度都很坚决,思路很清晰,那我们也不会过多干涉。”于翠娥说。

为了保证调解的效果,中心还制定了“跟踪辅导”制度。对已劝和以及处于犹豫期的待定离婚夫妻,及时建立档案,通过电话、微信或登门走访等方式,跟踪了解情况。

据了解,运行一年多来,寿光市婚姻家庭志愿者辅导中心共接待离婚夫妻2145对,办理协议离婚的1437对,经调解和好的708对,调解成功率达33%。“协议离婚数比去年同期减少214对,17年来首次出现回落。”崔凤芹告诉记者。

据介绍,在做好离婚劝和工作、对问题家庭进行“围追堵截”的同时,寿光市妇联遵循“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开展婚前知识培训,从源头上预防家庭矛盾纠纷的产生。到目前为止,共举办培训班49期次,培训新婚夫妇5500多人次。

新闻推荐

88岁退役老兵携子交特殊党费祝福祖国生日

本报讯潍坊市寿光台头镇张家庄村88岁退役老兵张志学是位1946年参军、1949年入党的老同志。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日前...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