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医师带徒的铁杆翁

潍坊晚报 2018-11-18 13:38 大字

在齐鲁大地乃至全国,张奇文算是著名的“铁杆郎中”。人们熟悉他身形高大、和蔼可亲的身影,佩服他一丝不苟、热情为患者把脉开方的行医态度,更赞赏他向后人传艺授业的精神。在《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周颖所著《厅级郎中张奇文》一书中,用“一老(指《名老中医之路》一书)、一少(指全国首创中医少年班)、一世界(指七下南洋在澳洲办学立法,将中医中药引向国外发展)”概括了张奇文在中医方面的成就。

张奇文,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儿科、妇科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工作。历任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山东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正厅级)等职。现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学会会长、山东省医学学会会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澳洲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学术顾问。1978年出席全国科技大会,两次被评为全国劳模。

生在中医世家牢记祖训参与乙脑治疗坚定信念

张奇文今年83岁,从事中医超过60年。1935年,张奇文出生在寿光上口镇北半截河村一个中医世家,爷爷张世富早年在南京行医数年,在张奇文不满周岁时离世。四爷爷张世恩也是一名中医,与肖学文、张国祯在村里开办了一家名为“同德堂”的药店。

秉承爷爷的遗志,张奇文自幼便跟着四爷爷学习中医。四爷爷给他布置的第一个作业是背诵经典中医典籍和古文,从《汤头歌》《药性赋》《伤寒论》《医学三字经》到《濒湖脉学》《内经》《金匮》《论语》《古文观止》等。张奇文回忆说:“那时候只知道背,不知道什么意思,四爷爷说背过了就能慢慢领悟,以后就知道什么意思了。”他一边背诵典籍,一边学抓药、制药。

张奇文在同德堂一学就是3年。此时正值国共两党拉锯战。一天,国民党抓走了四爷爷,称他加入了共产党,四爷爷被枪毙在邢姚洱河滩上。这件事对张奇文刺激很大,他立志要学好中医,传承四爷爷的衣钵。时局稳定后,张奇文回到学校上课,他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中医典籍,如饥似渴。印象中,四爷爷曾多次告诫他:“中医是吃饭盘,端碗想着代代传。”那时,他认为会号脉就是铁饭碗,世世代代不能丢。

1954年,张奇文考入山东省昌潍医士学校(昌潍医学院的前身)的西医专业。在日常课程之外,他仍不分昼夜地学习中医知识。张奇文发起成立了学校第一个中医药研究课外小组,被称为“小中医先生”。1957年毕业时,张奇文不仅是全校评选出的11名优等毕业生之一,还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这时他认为,中医是国粹,是为人民服务的传家宝。

留校后,张奇文经常带着学生到济南实习。同年8月,潍坊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肆虐,短时间内昌潍专区第一人民医院就收治了90多名病人,一时人心惶惶。时任校长将张奇文推荐到医院,安排他在中医科与中医名家曹同文一起参加中西医结合抢救乙脑患者。张奇文与老中医们一起夜以继日进行治疗。乙脑发病有高烧、抽风、昏迷三大症状,当时西医对此病毫无办法,只能通过冰敷降温,且会留下许多后遗症,但经过张奇文等人诊治的乙脑患者无一例死亡,这在当时是特别了不起的事。治疗的过程及效果更加坚定了他学好中医的想法。

师从名师终成名医推动澳洲中医立法

命运和机遇,使张奇文在成才的路上如虎添翼。在从医过程中,他带着问题向恩师郄秋浦、曹同文、蒯仰山等6位名老中医求教,在临床的实践中学习中医。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和实践,他的医术不断提高。他先跟晚清秀才郄秋浦学习经典的内科、妇科,郄秋浦善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师生二人朝夕与共侍诊三年。后又拜潍城区祖传三代儿科名医蒯仰山为师,学习儿科5年。他认真总结了6位老前辈的经验,文章先后发表在《中医杂志》和《山东医药》等刊物上。10年里,他总是如饥似渴,虚心求教,认真做笔记。

张奇文白天侍诊,晚上潜心研读总结中医典籍,经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从80余篇已发表的论文到10余部大型著作的出版,直至如今已入耄耋之年,张奇文仍不放下耕耘之笔。在恩师栽培下,他的医术不断提高,尤其是儿科、妇科日渐精进,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医药专家。

1960年,年仅25岁的张奇文作为昌潍地区代表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3年,张奇文被评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成立传承工作室。从1989年始,他7次应邀到澳大利亚讲学,协助澳洲中医药针灸联合会会长林子强教授在墨尔本、堪培拉、悉尼、布里斯本等各大城市游说联邦政府和各省(州)卫生部要员,和各省(州)的学会同道一起上下互动,推动中医立法。他还组织了多次学术报告,赢得了听众的高度赞扬,足迹遍布全澳,使得中医药这项国粹走出国门,是澳洲中医药立法的有功之人。

山东省原省委书记苏毅然曾问过张奇文:“奇文同志,您退休后,有什么感想和转变?”他风趣地说:“有两大改变和感想,一是从坐‘奥迪’到‘打的’;二是从吃‘大酒店’到吃‘路边小店’,我与人民群众越来越近了。晚年愿为振兴中医中药再出把力,把老祖宗的遗产继承和发扬下去。”

张奇文擅长儿科、妇科、内科,远近闻名。他有个中医门诊,一楼药铺,二楼诊室,每天来这里求医问诊的人络绎不绝,有时看诊到午后1时到2时才吃午饭。坐诊时,坐在旁边的徒弟记录存档,把握要点。

1980年,张奇文牵头与周凤梧、丛林合作,邀请全国中医名家撰文,回忆其从医道路和治学经验,编辑出版《名老中医之路》一书。这本书经10多次印刷,仍然供不应求。周凤梧病逝后,张奇文又同柳少逸等人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六辑,先后介绍了336名全国各省市的名老中医,总结了他们的传承经验和治学精神,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相继出版,中医药界人手一册,在海内外也被抢购。

成立中医少年班,坚持收徒培养铁杆中医

30年前,张奇文还在山东中医学院任党委书记时,就力主从娃娃抓起,成立中医少年班。他带领团队上下征求意见,反复找专家论证,争取领导支持,紧锣密鼓地办成了专攻中医的少年班,在当时全国独此一家,轰动不小。

少年班学制8年,包括3年预科、5年本科。预科阶段主要课程为高中数理化、文史哲和中医启蒙典籍;本科阶段则在学习古汉语及一门外语的同时,主要学好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兼学历史中医名著原著及一些必要的现代医学知识,后期进行专业定向带教和培养。1985年至1987年少年班共招了3届,147名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中医药相关领域工作,其中很多已是名医、学科带头人、领军人物、单位骨干。

现在,不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爱好者慕名求到张奇文门下。“有人想学,说明中医的魅力巨大,传承大有希望。”张奇文一次次颁发收徒贴,弟子们齐行拜师礼,并宣读入门弟子誓言,自此正式结为师徒。张奇文择徒的条件只有一条:“热爱中医”,有些医学基础最好。如今他已收徒41人,他的4名子女也拜父为师。张老深情地说:“我的4个孩子,从小耳濡目染,都跟我学过医,其中两个还从事医药行业,我一直担当着‘师傅’的角色。这次正式将他们收为徒弟,就是想把父亲和师傅的角色分开,只有分开,才能更好地以严师的角色要求、教导他们。”

张奇文对中医不号脉深恶痛绝。他多次感慨地说,有的患者本想找个中医看病,结果医生却让他打针输液;有的中医院给病人检查的时候只依赖B超或者CT。如果一个中医连最起码的望闻问切都不做了,还能叫中医么?所以,培养更多的“铁杆中医”成了张奇文最大的愿望。他深知自己精力有限,可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继续收徒。

从河南远道而来的黄甡是为数不多的高学历高职称弟子。黄甡硕士毕业,有20年儿科临床经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优秀传承人”。尽管学术精湛,但他仍说:“张奇文先生是中医儿科的舵手。”跟随学习一直是他的愿望。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剂教研室主任高秀兰脱产拜师跟随张奇文学习6个月,学习期间一直与家人分离,租住在潍坊。她说,学校教育和“师传徒”是中医传承的两种最主要的方式,但毕竟中医仰赖实践来积累经验,“师传徒”更利于传承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她清空所学,从零学起,张奇文的人品、医德及诊疗技术,都让她折服。

张奇文手把手地教徒弟们望闻问切、辨别中药的真伪优劣、炮制煎服方法。张奇文说,这些弟子中有不少人已成为中医界的优秀接班人。他的徒弟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中医馆。

最先教弟子医德,拜师誓词也是人生准则

教学中,张奇文最先教导弟子们的便是“医德”。他说:“大人物、小人物,性命不分大小;有钱的、无钱的,治病不以钱量。自古以来中医治病“医药不分家”,中医不仅坐堂问诊开方,中药炮制、调剂也得精通,药品真假优劣鉴别更是不在话下,治病不但要医术精通,且药真价实,毕竟医人离不开好医好药的结合。”

在张奇文百寿堂的墙上写着这样的拜师誓词:“积德行善,授业育人,为师一日,如父恩深;吃苦耐劳,事业要勤,修身养性,善待病人;医乃仁术,奉献爱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零做起,学必认真,须知医理,博大精深;严师高徒,心心相印,不骄不躁,春满杏林。”与其说这是要求学生的行为规范,不如说是他自己承诺的行医信条和一辈子处世的人生准则。他总认为自己活着就要干活、干活,忙活、忙活;活着就要动脑、动手,活动、活动。几个不同含义的“活”字即是他的“养生之道”。

现在,已到耄耋之年的张奇文每天做两件事:白天到门诊坐诊,晚上著书立说。每个月还要抽出三五天,应邀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坐专家门诊。张奇文抓住一切时间将中医中药的宝贵经验传承下去,退休之后已出版医书12部,影响深远。

A06-A07版文/图张国华

新闻推荐

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石如宽戴玉亮11月9日上午,汇源集团董事长程效明一结束厂区的例行检查,便来到台头镇南兵村村委...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